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过于重视书本知识传授,忽略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没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我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 利用课程资源的现状
  小学阶段一般是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我们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上、下两册及一本选修课本。三本书要用四年,如何合理分配、合理使用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我听了许多课,发现教师在选取和开发课程资源时,通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囿于书本
  有效的课堂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所谓“用”教材,即不照本宣科,不依样画葫芦,不把教材当做“圣经”顶礼膜拜,而仅把教材当作自己课堂的一个支点。可是,大多数教师面对教材时总显得有些畏手畏脚,因为他们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关注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层面,课堂教学中未能设计有效的任务驱动并对其加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例如,有的教师在教PowerPoint这一单元时,只是照着书本机械地让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而并没有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作为蓝本,从而造成教师教之无奈,学生学之乏味。
  2.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脱离实际
  我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欣喜地看到,有部分教师也确实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隐性的课程资源。但是,任何的挖掘,任何的辐射,都需要有一个中心点,那就是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而定的教学目标。一味地无目标挖掘和拓展,必然导致课程资源开发得过广过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并能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从而进一步开拓教与学的渠道,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活动更加合理有效。所以,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策略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把握教材资源,于深度开发中实现有效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我们现在用的教材还是2007年审查通过的,很多教学内容早已“落伍”,但一线教师还得继续使用。如何在使用现有教材的课堂中,使教学更加有效,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在这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实现了有效教学。
  (1)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实现课堂有效
  信息技术有先天的优势,它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三年级《复制与粘贴》一课中,如果把“复制”和“粘贴”这两个命令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随之进行的课堂训练中,自主参与性就会大打折扣,使训练远离“有效”。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任务设计上,我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设计了“龟兔赛跑续集”、“听声音找位置”、“组合线段”等任务,将书本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地预设在任务中。这样,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从而在非常轻松的学习氛围下,积极参与,主动求索,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知识点。
  (2)合理整合其他课程,催化课堂有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其他学科的课程中发现与信息技术应用契合的因素,进行跨学科的整合,使教学资源最大化、最优化。例如,在PowerPoint单元学习中,可以跟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教学:新授课呈现的内容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如选择“连环画的制作”或“上海世博小导游”等主题,涉及的图片、文字资料由教师提供。通过这样教学资源的开发使用,可以较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使课堂效率更高。
  2.把握学生资源,于主动建构中实现有效
  (1)抓住学生兴趣点,设计有效策略
  我们在选择资源的时候更多的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才能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执教《窗口操作》这一课时,我在第一个班级采用了“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在训练后,能掌握“最小化”、“最大化”、“窗口缩放”等操作,但学生只是机械地练习,至于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却感到很茫然。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在第二个班级中,我改变了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段作为导入,当学生正聚精会神地欣赏动画片段时,我偷偷按了“最小化”按钮。此时,真是一“按”激起千层浪啊,学生所有注意力都被调动起来,“动画片为什么没有了”,“刚才明明有的,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听,好像声音还有啊”,是什么原因导致动画一下子消失了呢?学生都来了兴趣,纷纷猜测。于是,我及时地点拨学生,告诉他们是刚才简单地操作了一下才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过具体怎么操作要自己去探索。这下,学生就在愉快的气氛中逐渐掌握最小化按钮的使用方法和名称的由来。而在接下去的“最大化”、“窗口缩放”等操作时,我同样利用猜谜的方式,寓学习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点。
  (2)发现学生生长点,重构有效内容
  在课堂上,对学生以前在实践中已接触过的,教师只需点到为止。而对于学生新的生长点,我们应该进行突破,把教学时间集中于这个点上。对此,我有着深刻的体会。教学《欣赏音乐》这一课时,我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为例,先讲解了如何搜索和下载这首歌曲,然后再让学生下载教师指定的几首歌。一节课下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我预想得那么高。课后,我通过调查,发现好多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对在互联网上如何下载和播放音乐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还有些学生对此操作已十分熟练。于是,在其他班级新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本课的重点“搜索和下载音乐”:让学生自行搜索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曲。果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百度”很快搜索到。此时,我又引导学生下载这首主题曲,利用小组协作的方法,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做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大家很快都完成了任务。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里,我着重对如何甄别资源、下载的具体操作办法、保存位置、播放器的介绍等难点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尽管容量似乎和最初的那堂课相比大了很多,但是,学生却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在“跳一跳,摘果子”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与满足。
  3.把握生成资源,于预料之外实现有效
  在教学《下载图片》一课时,有一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
  教学完网上搜索和下载图片后,我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尝试下载“喜羊羊”的图片,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正当大多数学生动手尝试操作时,“老师,他的桌面变成了许多跑步的灰太狼。”一个学生喊道。还有不少学生去围观,场面一时失控。面对没有预设到的这一幕,我可以一拍讲台,让大家安静下来,重新回到教学中。但转念一想,何不来个因势利导。于是,我把屏幕广播切换到这位学生的计算机上,请他来演示一下如何将下载的图片设置成桌面背景。一番操作后,这位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面对身边的同学向他投去的羡慕眼光,这位学生自然很得意。“老师,我还有个方法!”我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心想:今天这课可是越上越有意思了。我循声望去,原来是班里计算机基础也很好的顾攀。“好,你来试试!”“老师,我家的计算机上也装了‘Acdsee’这个浏览图片的软件,这个软件中有个工具菜单,也可以直接设置桌面的背景…
其他文献
随着城区用电负荷的快速增加,城区内变电站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综合考虑土地占用面积及城市环境协调等问题,地下变电站及户内变电站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封闭的三维空间内
期刊
行政性垄断分为合法行政性垄断与非法行政性垄断两种形态。非法行政性垄断包括地区垄断、行业垄断、强制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和行政强制交易行为;合法行政性垄断包括国家垄断、
我市中小型个体私营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进一步加快发展受到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制约.本文分析了此方面的各种制约因素,就适应中小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
变压器是电网中至关重要的电力设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转。随着海洋石油开采的需求增大,海洋石油开采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使用于深海的变压器应运而生。变压器的漏磁
大学国际性是全球化时代大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自大学诞生时即已附着于大学,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大学国际性是一个时代范畴,同时又具有较大程度的永恒意
<正>鼠标咔咔点几下,就能在网上找到许多"班级"。这就是"在线班级"?啊,不是,是"班级在线"。玩弄字眼吧,你?也不是,这两者的关系,就跟"人生"与"生人"一样,词素虽然没变,但字序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在电力工程中的各个领域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变压器内部的温度变化是表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判别标准,温度过高会降低变压器的绝缘能力,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