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缺乏与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缺乏与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的老年患者219例,其中HFpEF患者118例,对照组10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常规生化指标、25 (OH)D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心脏结构和功能,并对血清25(OH)D和HFpEF心脏结构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就老年HFpEF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HFpEF组血清25(OH)D水平[(37.58±12.92)nmol/L]较对照组[(60.82±13.61) nmol/L]明显降低(P<0.001);且HFpEF组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E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左房容积指数(LAVI)、三尖瓣反流速度(TRV)、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LAD、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LVMI、E/e\'、LAVI、TRV、PASP、NT-proBNP呈负相关,与e\'平均值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25 (OH)D水平是老年HFpEF的独立影响因素(OR =0.814,95% CI:0.723 ~0.916,P=0.001).结论 25(OH)D缺乏与老年HFpEF有关,是老年HFpEF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急性神经肌肉麻痹的常见病因,该疾病谱系包括经典型GBS和变异型GBS.截瘫型GBS属于变异型GBS,其在临床上罕见报道.目的 分析10例截瘫型GBS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截瘫型GBS的认识.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GBS患者,其中符合截瘫型GBS诊断的患者10例,占4.2%.回顾性分析10例截瘫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
背景 体外循环(CPB)是替代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肺功能的重要方式,准确预测CPB心脏复跳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至关重要.心脏复跳后心电图QRS波演变或与心肌细胞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无研究具体分析QRS波演变情况对心肌功能的预测价值.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者CPB心脏复跳后心电图Ⅱ导联QRS波演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CPB心脏手术患者180例,其中瓣膜置换术108例,瓣膜成形术4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5例,瓣膜置换术
背景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易被误诊为其他周围神经病,目前对该病的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HNP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HNPP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10—2020年所有关键词/标题中含有“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
认知障碍(CI)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CNS-IIDDs)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型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可通过刺激患者局部皮质兴奋性和大脑突触联系而改善神经功能,在治疗各类疾病所致CI中效果确切.但国内外尚无针对rTMS改善CNS-IIDDs所致CI机制的系统研究.本文就rTMS治疗CNS-IIDDs所致CI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背景 单纯监测颅内压(ICP)已无法满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需求,而平均颅内压波幅(MWA)能否取代ICP作为临床药物使用的参考标准尚需要进一步探索.目的 探讨监测MWA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ICP组(n=23)和MWA组(n=17).ICP组患者术后实时监测ICP,若患者ICP>22 mm Hg则应用甘露醇.MWA组患者术后监测MWA,若患者MWA>5 mm
细胞焦亡是一种以焦孔素家族蛋白为效应蛋白的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近来研究发现焦亡可能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转归密切相关.非编码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细胞焦亡相关分子.本文主要对非编码RNA调控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诊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背景 华法林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广泛、效果确切的抗凝药,但其治疗时间窗较窄、个体差异较大,故提高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分析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药剂科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进行CYP2C9*3和VKORC1-1639G>A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的住院患者54例,均为汉族人群.记录患者CYP2C9*3和VKORC1-1639G>A位点基因多态性;参照华法林剂量公益网站计算出的华法林推
目的 探讨应用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对20例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面积:2.0cm×1.5cm~4.0 cm×3.5 cm.18例供区直接闭合,2例供区于小腿内侧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16例术后均获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20例皮瓣均成活,1例于术后24h由于肿胀致缝线卡压血管蒂出现静脉血管危象,经拆线换药后解除危象,皮瓣成活.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术指外形接近正常手指,皮瓣
目的 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联合应用第2趾趾背甲皮瓣及趾腓侧皮瓣修复单指脱套伤,探讨该皮瓣在单指脱套伤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15例15指单指脱套伤的临床资料,采用游离第2足趾趾背甲皮瓣联合趾腓侧皮瓣修复,缺损平面均在近侧指间关节以远,缺损长度2.8~4.5 cm,指脱套伤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8 cm×5.5 cm~4.5 cm×6.5 cm.结果 术后15例15指皮瓣均顺利成活,仅1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5例均获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受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影响,因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引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的代谢异常.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5-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并发症,最常见的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高渗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