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从学生和教师入手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x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比较清楚目前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的教育也开始受到了重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作文水平的差异。针对这一点,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作文教学的科学理论与自己的实践,谈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 。
  一、从学生的写入手——真实地展现农村特色
  (一)素材真实化
  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赏农村之景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从中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2.听农村之声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这是农村特所有的谚语。学生通过于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3.务农村之事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4.观农村之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
  (二)语言细致化
  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如在描写冷的片断时,有的写:“一片西北风过后,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树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学的弟弟放下帽耳朵,妹妹戴上大围巾。”这样经常强调,语言就精练具体了,作文也就有了感染力。
  (三)情感真挚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便是以情动人。但要真能“打动人心”并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惟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肝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二、从教师的教入手——教学方法多样化
  长久以来,大部分农村中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于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下面,我就农村中学作文教法提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教师以文为范
  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可是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儿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是自己的“亲笔作文”,通过“亲笔”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亲笔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亲笔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素。
  (二)仿古人之风
  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
  农村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常常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这么低,写作思路狭窄,内容干燥单调,语句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是農村学生与外界很少接触,较缺乏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认为:首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再者是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培养。
  (四)说写结合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条理清楚。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用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把习作内容同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有情操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积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操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果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来做比喻,学生的“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挖掘出学生的“情商”,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英语课呢?  一、寓教于
期刊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这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主体,所有影响教育外部客观的因素,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去实施。因此数学教学应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动”起来,讓学生在“动”中去思维、去体验,在“动”中获真知。 
期刊
一、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分析  进入八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程度也有了分化,八年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怎样设计英语作业使之成为学生喜欢的实物呢?开学初,请学生做了一张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的英语作业缺乏热情;学生最喜欢唱英文歌;24.14%的学生愿意给英语卡通片配音;一部分同学喜欢自己自己设计英语课的课件;还有一部分同学想写写影评。对于作业形式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会更加地广泛和深入,从而逐步过渡到教育数字化和教育现代化。在我校,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着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在这之上,我校的信息中心全体成员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与评价》的科研小组成员也加大了对数字化校园应用的研究,极力推动我校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等多方面工作向数字化迈进,把我校的数字化应用的影响力辐射
期刊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所肩负的重任。作为教師我们不仅要传授相应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而且还肩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发各种问题,教师为
期刊
一、对新课改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英语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英语教学重点由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转向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实际综合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
期刊
初一思想品德课就其内容而言,它拥有较多的是理论和抽象的概括,再加上我们这里中考是开卷考试,学生不是很重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它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短短几分钟课堂的导入,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一个好的导入,能充分地调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  二、英语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期刊
苏轼(1036-1101),北宋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共为“唐宋八大家”;而苏轼尤以在诗、词、文、书、画等多方面精深的造诣而称名,在宋代文学史以及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大家。而就词学而言,苏轼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词的改革创新,从而开创了豪放一派。而在苏轼所有的豪放词中,黄州词又更是一大亮点,占有重要地位。  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几经宦海浮沉,其中第一大转折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难点。最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识字量累计为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其中各个年级的识字都有具体的规定。可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教学的方法,而且应当创造性地熟练运用。  小学识字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十种。  一、利用图片教学  就是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