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儿童学习语文的快乐点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e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找到儿童学习语文的共通点
  语文教师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流量的大小。
  苏教版二上《夕阳真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不是很浓,对文字所呈现的图画之美的感受也微乎其微。两个自然段教下来,虽然学生也能读得声情并茂,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这种美不是他们真切感受到的,而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这样的学习不快乐!所以,在学习第3自然段太阳下沉时涨红了脸的内容时,我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当学生说完自己会在害羞的时候、被表扬的时候、使劲儿的时候涨红脸时,我化身“太阳”,跟学生互动起来:“小朋友,我是‘太阳’,我马上就要回家睡觉了。哎呀,我都忘记跟小朋友说再见了。让我使劲儿往上够一够,小朋友们,你们好,再见了!我们明天再见!”我边说边演,同学们一下子热情起来,一个个从凳子上站起来,拼命挥手跟我这个“太阳”道再见,他们的思维被激发了,一个个开始模仿涨红脸的太阳,“哎呀,今天怎么有这么多人来看我呀,真不好意思,我要找片云躲躲。”“爷爷还在夸我美呢,心里真高兴!”“还有人拿照相机在拍我呢,我一定要把浑身的劲儿都使出来好好表现。”“我是魔术师,变出好多漂亮的云!”“真舍不得回家,让我再呆一会儿。”……我问:“你们喜欢这个可爱的太阳吗?让我们再来好好欣赏它的美丽好吗?”这时,同学们读起书来眉飞色舞,诵读也水到渠成了。
  语文教师只要能够准确找到文本表达与学生情感的共通点,他们的灵感就能得到激发,就能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得到对文本内容最直接、最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心灵的真正触动,得到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
  二、把握儿童学习语文的兴奋点
  持续的学习容易产生倦怠,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保持持续注意力是很困难的。
  语文学习崇尚个性阅读,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发掘学生兴奋点的手段自然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设疑激趣,还是角色体验,如果一篇篇生动活泼的文本在学生渐显疲劳时,只是依靠纯粹的外在运动手段调动他们的注意力,怎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语文课堂上不应该是单纯的波浪型起伏向前发展,而应呈现出螺旋向上的态势,同学们的兴奋注意点会在思维爬坡的过程中不断迸闪,推动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又能相对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尝试带着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文本的学习。教学《小鹰学飞》一课时,我选择了汪峰的歌曲《飞得更高》,歌词与课文内容不谋而合,学生跟着歌曲摇头晃脑哼唱时,还忍不住挥拳鼓劲。同学们身临其境,对小鹰的“鼓起劲、拼命”等难点词语的理解迎刃而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之后的《青蛙看海》一课,我采用了儿童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旋律,设计了青蛙跟着小松鼠一步一步登上山顶的律动来感受小青蛙的所思所想,学生在活动中既放松了身心,又增进了理解,更加深了对小青蛙的喜爱。学生听着熟悉的旋律和改编的歌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学习劲头越来越足。
  三、培养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点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想让他们想学、爱学语文,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想尽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各种方式唤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渴望。听写词语是一项常规作业,很多学生对这项作业不是特别排斥,但也说不上什么喜欢,于是,我就对这项作业进行了形式变换,改叫猜谜。教师出题,学生猜是这一课中的哪个词语,谁猜出来了,就把属于谁的答案一起写下来。譬如,听写《梅兰芳学艺》一课的“动摇、注视、灵活、渐渐”等词语,“动摇”我出的谜面是:“坚定”的反义词。猜不出来再提示,看到这个词就想到不倒翁。“注视”一词我是让学生看我的表演来猜。“灵活”我告诉他们,这个词经常来说小猴子,也常用来形容我们的大脑和双手。“渐渐”则让他们猜是“慢慢”的近义词。猜中的学生不无骄傲,没猜出来的学生“咬牙切齿”,接下来会听得更仔细。这个猜谜听写活动不知不觉成了同学们最爱的活动。
  (作者单位:南通市永兴小学)
其他文献
Recently, BabyCenter has released its annual list of the most popular baby names. For the third year in a row, the top three names are Sophia, Emma and Olivia for girls and Jackson, Aiden and Liam for
期刊
London residents who are too busy to hit the gym every once in a while will soon get the chance to work out during their commute, thanks to a fleet of ingenious fitness buses which are full of station
期刊
It has just been about 9 months since the Rio Olympics concluded, but it’s never too early to think about where the world will be turning its attention to next. The 2018 Olympics will return to East A
期刊
Father’s Day in the USA is celebrated on the third Sunday of June with great enthusiasm and lots of fanfares.On this day,people refl ect on the invaluable role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下面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细细品味。  首先,新“课标”界定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范畴这是对
期刊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是“骄傲”。原句是这样的:“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对于“骄傲”一词的理解,课堂上出现了争鸣。在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旗帜鲜明地赞美“挑水工”“破水罐”,而冷落了战绩累累的好水罐。也有一些学生认为,那只完好的水罐,理应为自己圆满地完成任务而自豪,应当用自信的语气来读。在课堂上,我让学生
期刊
尽管从汉字的构造与书写来说,书法教育对于汉语汉文化的习得以及良好素养的养成意义重大,但时至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强调来突显,换句话来说,书法教育在今天成了问题。如此重
期刊
期刊
期刊
教者如何彰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的亮点呢?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思考发现,课文中有许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凸显人物性格特点、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它们是课文跳动的脉搏,是吐纳课文生命气息的关键点。抓住关键词组织教学,就抓住了课文的灵魂,会起到“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一、关键词是情感的喷发点  【案例】《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师:“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