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建与重建中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避免替代思维?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笔者通过对自己最近的一个教学片段进行初建、反思、重建,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初建;重建;课堂效率;以生为本;合作学习;核心素养;数学思想方法
  【初建课片段】
  方法(一)累加法求通项公式
  1. 设数列{an}满足a1=1,且an 1-an=n 1(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方法(二)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2. 在数列{an}中,a1=1,an=n-1nan-1(n≥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方法(三)构造法求通项公式
  3.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 1=3an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教学思路】
  在教导学生如何利用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的片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先介绍利用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的三种方法: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法,然后教学生如何利用这三种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这种讲授法教学。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掌握情况看,发现大部分存在以下问题:
  1. 对于第一、二题许多学生还是采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解决,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还说明学生对于题目一、二的形式与等差、等比数列定义的区别还不清楚;
  2. 对于第三题学生更会存在困惑,为什么我们要构造一个新的数列?如何构造?无从下手。说明本人采用讲授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是一种无效教学,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只是模仿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人,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内涵,就不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即使学的时候会了,过后也很难回忆起。教师要“怎么教”,学生要“如何学”,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做法提高课堂效率:
  1. “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在本节初建课中,教师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依赖模仿、记忆,没有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囫囵吞枣,学习效果不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所学知识“润物细无声”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这将终生受益。
  2. “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本人觉得“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生生互动的方式替代以往枯燥无味的讲授法教学模式,把足够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对待问题的看法。
  3.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目的。本片段教学可以培养以下两个数学思想方法:
  (1)转化与化归思想。该片断教学虽然用了三种方法来分别介绍如何通过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項,但其本质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来解决,即转化为等差或等比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这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2)类比思想。在方法二的教学中,教师原本是仿造方法一再讲一遍,对学生来说枯燥无味,而且被动地接受,思维没有得到训练。因此,在方法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类比方法一的研究思路进行探究,不仅课堂时间节约了,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4. 渗透“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效率。对于方法三,学生存在的困惑是为什么要构造新数列?如何构造新数列?构造的新数列一定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记忆,学生只会解这道题而不会解这类题。因此可以采用让学生现象观察→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在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这两方面的核心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反思本人将此教学片断进行重构如下:
  【重建课片段】
  知识梳理
  对象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an-an-1=d(n≥2)
  anan-1=q(n≥2)an≠0,q≠0
  表示
  通项公式
  an=a1 (n-1)d=am (n-m)d
  an=a1qn-1=amqn-m
  前n项和
  Sn=n(a1 an)2=na1 n(n-1)2d
  Sn=na1(q=1)
  a1(1-qn)1-q(q≠1)
  【教学思路】本节课虽是学习三种利用数列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但其本质是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因此在课前先复习等差、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方法(一)累加法求通项公式
  问题1:设数列{an}满足a1=1,且an 1-an=1(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设数列{an}满足a1=1,且an 1-an=n 1(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教学思路】步骤一:先让学生思考问题1与问题2的不同之处。同学们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点在于an 1-an的值一个是常数,一个不是常数。当an 1-an的值是常数时,它是一个等差数列,借助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够解决。反之,它不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此刻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步骤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获得解决方案。步骤三:让学生思考如果式子an 1-an=n 1改为an 1-an=2n,an 1-an=1(2n-1)(2n 1)能够解决吗?   方法(二)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问题3:在数列{an}中,a1=1,an=2an-1(n≥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问题4:在数列{an}中,a1=1,an=2nan-1(n≥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教学思路】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对于方法二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研究。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果式子an=2nan-1(n≥2)改为an=n-1nan-1(n≥2)能够解决吗?
  方法(三)构造法求通项公式
  问题5: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 1=2a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教学思路】问题5的教学是本段片段教学的难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主要采用让学生进行现象观察、提出猜想、推理论证这样的教学思路来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第一步现象观察:先让学生观察式子an 1=2an 1,有的学生可能会尝试将式子转化为an 1-2an=1来解决,但发现它不是等差数列,因为它与问题1中的式子an 1-an=1的区别在于an 1,an前的系数不一样;有的同学可能会尝试将式子转化为an 1=2an来解决,但发现也不行。怎么办呢?第二步提出猜想:先让学生写出a2,a3,a4,a5这四项的值,然后让学生通过这四项的值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因为a1=1=21-1,a2=3=22-1,a3=7=23-1,a4=15=24-1,a5=31=25-1,所以an=2n-1(n∈N)。第三步推理论证:如何证明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式子an=2n-1发现an 1=2n即{an 1}是一个等比数列。因此,只需要将式子an 1=2an 1改写成an 1 1=2(an 1),这时就构造了一个是等比的新数列,问题解决了。这给了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当我们遇到不会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猜想、论证来获得结论和解题的思路。第四步:让学生思考如果式子an 1=2an 1变为an 1=2an 2n能够解决吗?这时需要构造一个是等差的新数列来解决。
  我们为什么要利用构造法来解决问题,是因为我们要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至于构造出的数列它可能是等差也可能是等比数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应是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死记硬背结论。
  结束语:教师教给学生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考慮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希望通过教师的不断反思,教学方式的不断改变,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还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叶雯雯,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湖滨中学。
其他文献
《秘书》杂志开辟了关于企业办公室转变职能的专题讨论,实属及时必要。笔者以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办公室转变职能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越彻底越好。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早在1911年,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就把标准化引进了科学管理,将其列入科学管理4大原理之首。今天,尽管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都有丁新的发展和变化,但它同标准化的关系
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军事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作为具有辅助决策职能的军队秘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在高科技条件下履行好辅助决策的职能,已
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的甘薯脱毒苗不同世代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显著,商品薯率明显提高,薯块粗裂变形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随着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接近
摘 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技术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优化技术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实践体验,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通用技术;技术实践;核心素养  一、 丰富体验活动,培养技术意识  学生生活在技术的世界中,时时都有技术的体验。除了通用技术课
摘 要: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而且也促进各行各业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整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产业,将传统金融领域中金融流通、金融支付、投资管理等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并且运用信息化技术形成全新的业务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就业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群体水培试验表明,两优培特生育期间N素营养供给不宜波动太大,以1.5mmol/L的平衡供N效果最佳,表现为前期分蘖多,干物质积累迅速;中期颖花分化多,退化率低,茎鞘的N素含量1.5%~1.85%范围内,茎鞘碳水化合物积累
基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以期实现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
导入热带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改变现有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狭窄的途径之一。鉴此,对5份温带自交系、4份导入了热带种质的温带自交系和1份热带种质自交系进行了双列杂交
摘 要: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法在中药制剂含量测定中应用广泛,色谱导论部分内容作为基础知识,直接决定着学生对这两种方法的掌握程度。本文介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色谱导论课程设计,旨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接纳知识。  关键词:中药制剂检验;色谱法;色谱分离过程;色谱流出曲线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