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典文学在作文中熠熠生辉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历史人物群星灿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特别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那些立足于文学名著、历史事实基础之上的文章屡屡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构思上都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更容易获得更高的分数。熠熠生辉的古典文学在作文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老师和一些学生的追崇,因此,我们在作文备考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古典文学,增强作文的文化底蕴,真正让作文厚实起来。
  对古典文学的运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运用历史人物丰富作品内涵
  
  古典文学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宝库,不同年代的历史人物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是学生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他们充实了作文内容,丰富了作品内涵,影响了阅卷老师的心理感受。司马迁、陶渊明、李白、陆游、辛弃疾等这些名流频繁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由此看来,古典文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作文也因此增彩添色。
  2009年江苏省海门市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的一道作文题,要求以“放飞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一位考生在《放飞心灵》一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放飞心灵,是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是李白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洒脱,是陆游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旷达……也许你没有陶渊明的淡泊,也没有李白的洒脱,但你可以拥有名利之外的一片天空……
  
  二、借用古诗文增添文章的亮丽
  
  古诗文或意蕴深厚、富有哲理,或清新亮丽、意境优美,或琅琅上口、韵味十足。运用到文章当中,或表现自己的观点,或加强语句的文采,作用都十分明显。而对于考场作文,又能够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能获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深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遗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
  从这些灵动精彩的语句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恰当地运用和化用古典诗词,既能使文章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读者的心灵,给人一定的享受,又能很好地承载文章的义理,使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和文化味道。
  
  三、故事新编,旧瓶装新酒
  
  故事新编就是以历史文学和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点染成篇的。它是在准确地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名著、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人物情节进行加工、演绎和包装,进行再创造,翻新了花样去反映新生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章案例:
  木石前盟确实感人,可金玉良言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啊!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眼睛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掉包计给我招来了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的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上面案例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新编,立足于名著的宏观,大胆地选择了“为宝钗鸣冤”的角度,列举名著中的种种事实,言之有理,令读者信服,可谓妙不可言。
  当然,对古典文学运用的方式还不仅以上几种,我们只要立足于现实,全面透彻地了解历史故事的实质,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有机地把历史和现实连在一起,就一定能写出文化底蕴丰厚、文质兼美的文章。
  故事新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故事的含义。所选故事应是过去的,并且是现成的,当今的故事不应选入。故事应是文学体裁,这就决定了新编故事的记叙性,若新编故事尽述个人见解,则不叫编写,而叫议论文了。
  2、主题新。应该通过编写令其产生新意,反映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原来的人物故事是新编的基础,应对原材料进行改造与创新,使其符合新认识的需要。
  3、掌握创意的基本技巧。某人可能做过许多事,但可以仅就某个事件进行改编。如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曾经混在乐队中“因人成事”,后来因齐宣王要求独奏,而逃之夭夭,我们就可以这样改编、他逃走后苦练本领,学成后又重返宫廷。——借此表达“环境造就人的思想”。
  總之,古典文学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宝库,星光灿烂的历史人物,精彩纷呈的名人佳句,都给同学们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我们只要能够恰当地取舍,灵活地运用,就会使我们的文章多一份亮丽、添一份精彩,古典文学也就会在文章中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变革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便捷有利的条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它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方法,不仅能辅助教师传授知识,更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认知水平,强化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给课堂教学注入一种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教师如能适当根据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创新资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设计教学,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 激发 培养    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
期刊
摘 要:有某些共同兴趣的人组成的小组织我们称之为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从字面上来讲显然是在学生对美术有兴趣之上开展的。在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开展,不但能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 更能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美术特长的发展,而且它在学生的个性成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活动的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地进行,才能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关键词:初中 美术兴趣小组 活动    兴
期刊
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应用最广泛的科学技术。而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之本,应该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这一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更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
期刊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是思维形式的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中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是要教给学生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念教学就是达到这一任务最基本的环节,讲清概念,使学生确切地牢固地掌握概念,对学生数
期刊
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见,欣赏音乐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的来讲,音乐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器乐曲是依靠音乐本身的多种表现手段而形成的,声乐曲是以人类的语言跟音乐的表现手段相结合而形成,只不过声乐曲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可以更明了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而已。    一、给学生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
期刊
《猜想、证明与拓广》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课题学习的内容。教材以两个具体的几何议题(“倍增”和“减半”图形存在性问题),创设了问题情景,让学生从熟悉的简单情形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体验处理数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本案例涉及第一课时——倍增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方程、函数、证明等,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课题学习整体上是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课题
期刊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一千个学生为什么就不能还原给我们一千个生活呢?原因是有些教师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让本应丰富多彩、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充满着空话、套话的应试之作。学生写作依赖于我们教者的激发与培养,要求教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写作主体的认知需要、成功需要和他们对美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创作的灵感和创新的火花。本文从小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入手,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种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往往来源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实践的机会。  关键词:情境 创设 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
期刊
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美术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为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一直以高度的热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真正领会美术带给他们的知识和乐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创新精神,调节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