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期待”荡起阅读教学的浪花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期待”是接受美学的概念,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急于阅读的一种内在表现。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心理,把握教学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的“阅读期待”,把“阅读期待”转化为期待阅读的动力,化动力为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泉和真切的品味乐趣,就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此时的“期待”更能荡起阅读教学的浪花,让阅读课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摇篮。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期待视野 创设情境 巧用媒体
  
  “阅读期待”是接受美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和阅读过程中被“期待视野”所决定的心理指向和心理预期。它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急于阅读的一种内在表现。
  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读物的第一个信息(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入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它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阅读行为的进行及怎样进行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现谈一点我的粗浅认识。
  1.激情促趣,期待初读
  著名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必然使学生生厌,保持“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的陌生化,才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期待心理。
  例如: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时,一上课,我就通过课件给学生们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各种各样的或可爱或有趣的小动物轮番出演,让学生纷纷进入缤纷的动物世界,课堂上不时响起孩子们的“啧啧”声。这时,画面停在了“松鼠”画面上,我顺时问学生:“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有关松鼠的文章,你还有印象吗?”孩子们稍作思考,马上小手如林,纷纷交流对此课的印象,有的说:“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写得很有趣。”有的说:“松鼠可爱机警,温顺聪明,我很喜欢。”……在交流中我发现孩子的记忆已全被唤醒,每个人都沉浸在对松鼠的讨论中,言语之中已然流露出了对松鼠的喜爱。我抓住机会说:“同学们,假如这样可爱的小松鼠一不小心跑进了你的家中,请你想象一下,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和松鼠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哇!孩子们兴奋了。有的表示一定会善待这只可爱的小松鼠;有的表示要给松鼠安个家;有的说要给松鼠买吃的;有的说他肯定不会把松鼠捉住,让松鼠在家里自由活动等等。那份激动与喜悦已然不用说,教室里一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氛围。我顺势夸张地说:“同学们,就有这么一位幸运的孩子:有一天,一只小松鼠突然跑进了他的家,后来发生了许多离奇的事。快,孩子们,我们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迅速的打开书,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甚至等不及等我说读书要求。我索性也随他们读了起来。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地读书,心中好生得意,这样设置悬念的导课,读书的效果真不一般啊!
  2.调整“视野”,期待感悟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层次较低,阅读能力也很有限,他们的“期待视野”大多只停留在主要内容上。而阅读教学只讲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材中有不同的情感期待着我们去体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我们应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构建一个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探知欲望,而扩大期待视野,让学生发现阅读是块沃土,正等待着他们去开垦。
  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初读课文巧用导语引入课文,引出了蔺相如及廉颇两位关键人物,学生产生了“期待”,认真地去读课文,了解了蔺相如与廉颇二人的性格品质。对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敬佩有加;对廉颇的知错就改也大有褒奖。学生往往在这样的初读后,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阅读期待便大减。如果接下去一味地强求他们再读,效果就不会好,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讨厌上语文课。因此,此时教师就得想法子激起他们第二次“期待”。我就问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大家了解了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这两个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经过一番交流之后,让学生从三个小故事中选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分角色演一演。这次模拟情境演一演,立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表演之前,我先问学生:“要把角色演好,你应该先做些什么呢?”学生立刻说开了:“应该熟读课文”;“应该记住课文的话,读出人物说话时的情感”;“光记住背出来还不够,还应该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等等。为了更好地完成角色的扮演,学生的“阅读期待”又产生了。他们的“阅读视野”由一开始的期待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变成了期待通过阅读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己用,积累满腹的语言为演好文中角色打基础,期待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再创造的“灵感”,将课文的语言进行筛选、重组,让语言拥有“自我”的风采。
  3.拓展延伸,提升期待品味
  语文学习不应仅限于课本、课堂,学生的“阅读期待”不应该只锁定在课堂、教材,而应拓宽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课外读物,要在大语文环境下逐步提升“期待品位”。
  学完《少年闰土》,学生了解到了闰土是个知识丰富,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也体悟到了少年时期的“我”对闰土海边的农村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之情。当学生还沉浸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的瓜地里一个项带银圈的农村少年正手持钢叉勇敢地向一匹猹刺去…… ”的美好画面时,我出示节选于《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的片段:“灰黄的脸上已经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学生读了之后,皱起了眉头,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疑问,学生此时的情感也由闰土的变化而变化,还对造成闰土变化的原因,有进一步阅读探究的要求。课后,他们在老师的推荐下都积极地阅读了鲁迅的《故乡》,并交流了读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成年后的闰土生活多么困苦呀;有的说,“我”和闰土的这次相见很尴尬,两个人再也不可能称兄道弟了;有的说,成年的闰土没有小时侯的可爱健康……虽然学生的这些感受和鲁迅先生写《故乡》一文的意图还相差较远,但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通过这次的课外阅读交流真能体会到现实与梦想、过去和将来的变化,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挫折,哪怕是一点,已经够了……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心理,把握教学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的“阅读期待”,把“阅读期待”转化为期待阅读的动力,化动力为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泉和真切的品味乐趣,就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此时的“期待”更能荡起阅读教学的浪花,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摇篮。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学好数学知识打好“概念、简单应用题、三表和数量关系”四个基础;抓好“结构训练、编题训练和思路训练”三个训练,重视“中间问题、结构特殊问题”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应用题 基础 训练 解答 问题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分析解
期刊
【摘要】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和重要建树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程 课题研究 “三维”互动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验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高一历史新课程“三维”互动教学探索》这一课题研
期刊
【摘要】早读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抓好英语早读课,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英语早读如果能从一开始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就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早读 问题和策略 教学效果    早读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
期刊
【摘要】地理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 原则 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是《找春天》。为教学这篇课文,作者变更教学进度,调整课时安排,把《找春天》这篇讲读课文设计成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课来上,让学春天和找春天完美结合,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暖意,春天的景象,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力;提高他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事物,研究自然的兴趣。  【关键词】讲读课文 构思设
期刊
【摘要】高三数学复习课中,往往存在: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现象。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浅入深、体现梯度、形成系统,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作轴对称图形》中的一道探究题(以下简称“探究题”)。这道探究题的教学,让学生受益非浅,也让教者难以忘怀。一道探究题的教学,不能只重视结论的合理性去教学,而重要的是注重结论的过程教学。  【关键词】探究题 数学教学 结论 注重 过程    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而且使学生学得轻松,寓教于乐,收到了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方法 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达到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一块比较难啃的骨头,尤其是那些刚刚接触作文和写作底子较薄的小学生来,更是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绞尽脑汁。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习作能力都是在平时的语文阅读中获得的。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阅读理解能力,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 阅读教学 习惯 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