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数学复习课中的变式教学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fa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数学复习课中,往往存在: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现象。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浅入深、体现梯度、形成系统,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关键词】高三复习课 变式教学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高三数学复习课中,往往存在: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现象。由于缺乏新信息刺激,学生思维难以兴奋,成了解题的机器,发散思维受到了抑制,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逐渐削弱,复习效果可想而知。为了克服以上弊端,高三复习笔者尝试了变式教学。
  所谓数学变式教学练,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浅入深、体现梯度、形成系统,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1.一题多解,触类旁通
  例:已知x+2y=1,求x2+y2的最小值。
  本题分析时,侧重引导学生从方程、函数、数形结合等不同的角度去思索、探讨,得到了以下解法:
  解法一(利用方程的思想):
  设x2+y2=t ,∵x,y 满足x+2y=1,∴由方程组x+2y=1x2+y2=t ,
  得5y2-4y+1-t=0。要使方程组有解,必须△≥ 0,即16-20(1-t)≥0 ,
  ∴t≥15 ,∴x2+y2 的最小值是 15
  解法二(利用函数的思想):
  设t=x2+y2 ,∵x+2y=1 ,∴x=1-2y,
  ∴t=x2+y2=(1-2y)2+y2=5y2-4y+1=5(y-25) 2+15,
  ∴x2+y2 的最小值是15
  解法三(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由x2+y2=((x-0)2+(y-0)2) ,可知求x2+y2的最小值就转化为求直线x+2y=1上的一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即求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x-0)2+(y-0)2=|0+2×0-1|5=15 ,
  ∴x2+y2=15 ,即x2+y2 的最小值是15 。
  解法四(还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设x2+y2=a2,∵x2+y2=a2 的图像是以原点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而这个圆必须与直线x+2y=1有交点,只有当圆x2+y2=a2与直线x+2y+1相切时,圆的半径a取得最小值,则a2也最小,即x2+y2的值最小,
  ∴求x2+y2 的最小值就转化为求直线x+2y=1与圆x2+y2=a2相切时,圆的半径a的大小,因此半径的大小就是原点到直线x+2y=1的距离。
  ∴a=|0+2×0-1|5=15 ,∴x2+y2=a2=15 ,即x2+y2的最小值是15 。
  这里解法三与解法四最终都落在求原点到直线x+2y=1的距离,但思维的角度不同,所用的知识也不同。从而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增强。
  2.一题多变,横向联想
  例:画出函数y=x2-5x-6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函数y=f(x)是增函数是减函数。
  2.1 条件特殊化。
  条件特殊化是指将原题中一般条件,改为具有特定性的条件,使题目具有特殊性。将课本习题条件特殊化,引导学生挖掘条件,考察特定概念。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1:画出函数y=|x2-5x-6|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函数y=f(x)是增函数是减函数。
  这不仅考察了绝对值的概念,也考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这符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学生容易接受。
  2.2 改变背景。
  改变背景是指在某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另一些条件的形式,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变换习题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将原题改为:
  变式2:画出函数y=x2-5|x|-6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函数y=f(x)是增函数是减函数。
  这样变式不仅考察了函数的图象,而且考察了偶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变式3:求函数y=x2-5|x|-6在区间[-3,5] 上的最值。
  变式4:求函数y=log(x2-5x-6)2 单调区间。
  这样的变式练习,学生可以画图得出,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得出,通过这样的练习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且能巩固基础知识,熟练常规解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改变以往“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交流少,记忆多、操作少……”的现象;运用变式教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对教学中定理、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表象,更能让他们自觉地探索事物的本质,使他们明白复杂问题都是从简单转变而来的,消除了学生们的定势思维和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系统全面地复习好高中数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出真知,实践性课外地理教学,让学生亲临地理现场,身临其境,感知地理,认识地理,形成知识,提高技能。  【关键词】强化 实践 课外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感知地理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有效课外教学,形成学校与社会、与家庭、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构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拓宽地理学习空间,拓展学生地理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新课程理念被误解及其滥用、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等问题与困惑,只要我们作有心人细心观察深入研究,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 大胆应用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以使初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教学实践 问题 对策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成绩的两级分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英语学科的特点来看;从学生本身来说;从教师方面来讲;从环境来分析。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探索解决的途径: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面向一切学生,是解决两级分化的前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克服两极分化的的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优化学习气氛,创设语言环境;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乐学、会学;优化教学活动,提高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语文改革迫在眉睫。怎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怎样的语文教学方式才能推动语文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两个话题——技术与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把语文的话语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我们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反思,我们纵观整个语文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技术与艺术的两股力量相互牵扯,相互啮合,推
期刊
【摘要】教材中的课文都已经过专家精选的美文佳作,在思想内容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连贯得体的典范。因此利用教材做例子,进行语文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学好语文 利用教材 提高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开发,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理念,于是有些人就把教材丢在一边,去开发新资源去了。我们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的
期刊
【摘要】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学好数学知识打好“概念、简单应用题、三表和数量关系”四个基础;抓好“结构训练、编题训练和思路训练”三个训练,重视“中间问题、结构特殊问题”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应用题 基础 训练 解答 问题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分析解
期刊
【摘要】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和重要建树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程 课题研究 “三维”互动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验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高一历史新课程“三维”互动教学探索》这一课题研
期刊
【摘要】早读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抓好英语早读课,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英语早读如果能从一开始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就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早读 问题和策略 教学效果    早读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
期刊
【摘要】地理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 原则 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是《找春天》。为教学这篇课文,作者变更教学进度,调整课时安排,把《找春天》这篇讲读课文设计成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课来上,让学春天和找春天完美结合,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暖意,春天的景象,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力;提高他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事物,研究自然的兴趣。  【关键词】讲读课文 构思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