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加强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必要性,并对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策略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自主 学习指导
  自主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和发展的园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本文力图以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为依托,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支撑,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全面探讨影响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并寻找有效的自主学习指导策略[1]。
  1加强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必要性
  1.1时代发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加强自主学习指导符合时代对学生个体发展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个体发展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学习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己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家瓦·亚.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一文中就指出,只有學会自我教育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能激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他强调,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是个人智能、道德、和社会意识自我肯定的年龄期。在这个年岁上,学生精神上的正常发展,取决于他在集体人际关系和活动的一切领域中自我肯定的深刻程度。只有当少年不仅学会仔细观察周围世界,而且学会仔细观察自己时,只有当他不仅渴望认识自己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渴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只有当他心灵的力量集注于使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完善时,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社会发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职业发展,都要求个体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掌握、更新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完善自己的生活。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走出学校后所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毕生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2]。
  1.2加强自主学习指导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从教学论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通过这种互动和交往,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在知识获取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和学生作为获取同样“新鲜”知识的“受众”,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和学生分享新的发现,达到共进、共识。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淡化了知识的简单传授与预设,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慢慢掌握知识生成过程的理念,而教师在其中既充当了学生这种理念形成的引导者,也成为这种理念形成的受益者。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2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策略
  2.1突出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和潜能
  如何评价学生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试金石。在教学评价上,一个好的教学评价可以检查出教学与学习的效果。一个不好的评价反而会模糊了原有的教学目标,甚至造成反面的效果。但在有些时候,教师往往是以一个批评者的角度进行教学评价的,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居高临下的训斥,才能压得住学生,在限制和纠正学生某些不正确的行为时,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这种教育评价方式有的时候只能起到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应改变过去大而虚华的评价方式,更应注重学生自身情感、态度的转变。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尽量多的使用一种欣赏和赞美的语气,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之后再去评价学生,另外教师在内心情感上要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协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进步的喜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要坚持发展性原则,真正落实新课程“全体、全面、主动、差异、终身”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的发展性,就是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科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2.2先做后学,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架好让学生“跨越的桥梁”,实现学生“主体本位”的回归。而这种桥梁的根基应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教育资源。与生活主题密切结合是政治学科的一大特色,政治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每一个教学情境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应该源于学生们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体验的过程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体察知识内涵。体验学习可以不通过语言工具来实现,所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观念的转化。这是一种更注重实质的文化传播方式,这种方式对帮助学生感悟知识的内涵,促使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是行之有效的。
  3结论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引导学生遵循学习规律,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充实和快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2]马云鹏,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读写算2013年第23期和谐教育研究和谐教育研究2013年第23期
其他文献
植物性农药应用的历史悠久,由于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和农副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有机合成农药的“三R”问题的加重,80年代以后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受到广泛关 注,并已成为当
【摘要】课改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思想品德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有饱满的激情;精彩的课堂教学语言;时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课堂教学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搞好课堂总结、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高效 把握激情 精彩自主 探究合作 联系反思  课改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身为从事初中思想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当前,“90后”大学生已然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的主体, “90后”大学生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为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90 后”大学生,即指出生于20 世纪90 年代
【摘要】新课改明确强调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紧密联系生活才真正符合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脱离了现实生活去对学生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肯定是徒劳的,无效的。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一
【摘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很难改变。良好的习惯,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基础。所以,讓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好习惯成就孩子,成就未来!  【关键词】小学生 良好行为 习惯养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很难改变。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许多学生
目的:  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明事非、辨美丑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步骤:  1、调查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行为表现。  2、瞄准目标,针对性进行德育教育研究。  3、定期总结经验,收获研究成果。  实施过程:  一、分年級组各班班主任为“问题及行为”一题调查研究成员,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进取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