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很难改变。良好的习惯,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基础。所以,讓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好习惯成就孩子,成就未来!
  【关键词】小学生 良好行为 习惯养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很难改变。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许多学生常常犯错,违反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随地乱扔垃圾等。而只有当老师提出来了,批评了,教育了,他们才会意识到,才会改正。然而一转身,他们又会照旧。
  我们不能只怪学生,不能等到学生违反了,才去教育。但老师也不可能每天对着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采用惩罚的手段,毕竟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何能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在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生主动性,自觉性较差。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
  一、榜样激励
  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要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要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让先进的同学带动后进的同学,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或保持良好习惯,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遏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要从“早”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即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待到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再改正,难度就会增大。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要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红花,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今天你头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有一次,我买来一包小红花,又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我最棒”的荣誉角。课堂上,我把要求告诉给学生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红花,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红花。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布置任务和要求。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花。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花,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红花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四、与家长密切配合
  除了学校外,学生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家庭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能否成功。因此,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坚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使学生不仅在学校保持良好的行为作风,还可以在校外继续坚持下去,形成良好习惯,使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这点工作中,老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可以定时开家长会,经常进行家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各方面情况,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并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在老师与家长的不断沟通,互相配合下,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开展政治教育工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采取更加全面的方法实现政治学习效率的提升。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作用的价值,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创新教育作为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与研究。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本文从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同等重视,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尤为看重,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重要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锻造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学生自我素质和学校的名誉与声望。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其有着较为特别的重要价值,当然培养创新能力需要讲究方法。  【关键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条件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方法 改革探索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植物性农药应用的历史悠久,由于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和农副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有机合成农药的“三R”问题的加重,80年代以后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受到广泛关 注,并已成为当
【摘要】课改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思想品德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有饱满的激情;精彩的课堂教学语言;时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课堂教学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搞好课堂总结、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高效 把握激情 精彩自主 探究合作 联系反思  课改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身为从事初中思想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当前,“90后”大学生已然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的主体, “90后”大学生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为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90 后”大学生,即指出生于20 世纪90 年代
【摘要】新课改明确强调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紧密联系生活才真正符合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脱离了现实生活去对学生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肯定是徒劳的,无效的。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