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典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zhaogan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诗的境界
  古典诗词大概分三类。其一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骆宾王七岁时候写的一首诗,没有杂念,甚至没有任何寄托,只是把世间的美好事物,通过语言描述出来,尽是一派天真。这样纯粹的诗,读来实在可爱。
  其二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写它的时候,正是酒兴正浓的时候。这一类诗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绪,或激越,或哀婉,饱满而赤诚,像是音符一般,或宕逸,或萧疏,扣人心弦。
  其三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写它的时候,正是安史之乱之时,国家动荡牵动着个人的悲苦,从而顾念到天下苍生。这样的诗近乎于史,虽不系统,却见微知著。经过人间疾苦,时代兴衰的浇灌后,具有纵横古今的感发力。而国家不幸诗家幸,说的也就是这般。
  如果再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围绕“境界”一词概括得极妙。总结来说,其一是“大境界”与“小境界”。
  大境界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小境界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大境界广阔雄浑,小境界精致细腻。无所谓高下,却能分出大小。
  其二是“造境”与“写境”。造境如: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写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造境会利用联想,拟人等多种手法,来营造出一些情境。写境是原原本本,将一种情境还原到文字中,不露雕琢。
  其三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无我之境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有我之境,一切是由作者的主观情绪为起始,世间一切景象都映衬、呼应着作者的心境。无我之境,作者仿佛只负责把一个气象呈现到读者面前,而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气象之外。
  真正的汉语力量
  经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能提高写作?我幾乎每次都说,从根基上来说,唐诗,宋词,没别的。唐诗宋词天天看,天天背。没有比这更直接有效的方法。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时间越拉长,它的力量就越强大。
  古典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基因所在,薪火相传后的分流和拓宽,更加丰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鲁迅在散文《秋夜》里有一句闲笔,历来被很多人当“笑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汉乐府有一首《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你要翻译过来,没什么实际意思,一句话“江南适合采莲,鱼儿都在莲叶下游来游去”就说完了。诗人非要把“鱼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交代出来,看似啰唆,实际却是最妙的地方。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样一写,整个画面,顿时活了起来,而不再是死板的讲述。江南荷塘的秀雅之气,便充满了情趣。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在《秋夜》里一上手的这一句闲笔,和这首汉乐府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看似拖沓了一点,却让氛围有了感官性。这种写法,或许只是一种创作与解读的巧合,但这种写作能力,却不是巧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这首《江雪》素来以视觉的白描为人称道。但实际上,诗在听觉上也造诣非凡。末尾的韵律,绝、灭、翁、雪,符合了典型的“124”式押韵。jue,mie,weng,xue,124句的拼音甚至都是一般长短的。而且四句的读音,拿现在来说,就是2413,四个声调没有重复,全部用到。(古代韵律和现代普通话的韵律存在一些差异,所谓的2413并不是柳宗元能预料到的,算是历史发展带来的巧合吧。)
  冯唐后来的现代诗: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隐约就是《江雪》的样子。四个画面组合在一起,步步入势,3和4存在勾连关系。子、玉、云、你,读音分别是zi,yu,yun,ni。124的韵母都是短韵,拼音一般长短。14是押韵,23也算是同类韵。声调是3423。一切像是安排,又看不出明显的安排。但正是这些微妙的字与韵的关系,才让这首小诗读来那么舒服。所以我经常说,冯唐的文字基因,其实是唐诗和古文。他所有的文字里,都有这种古典诗词的节奏。
  古典诗词是超级美学
  学文,其实很了不起,和码字没有关系,和年龄没有关系。一千零五十年前,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一千零五十年之后,在北京一家叫“福庐”的小川菜馆子里,靠窗的座位,我听见一对小男女,眼圈泛红,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文学,其实很了不起”,这句“文学”后面的逗号,其实是不需要存在的。“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的逗号问题也同理。但正是多了这个逗号,就产生了一种类似于诗词顿挫的语气感。
  阿城的文字也是如此,内功同样是诗词古文。“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
  整个行文节奏和布局,其实和宋词十分相似。跳脱示现,形散神合,单看一段就知道是高手。
  古龙写《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开篇: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穹苍作烘炉,熔万物为白银。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辗碎了地上的冰雪,却辗不碎天地间的寂寞。”这显然是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典型的写意与“造境”。
  任何真正的文学经典,传下来都不是偶然的。什么是好的文字,什么是坏的?简单来说,凡是读来蹩脚,让人感到气闷,乏味的,都不会是真正好的文字。所有好的文学,都带有一种令人阅读顺畅的舒朗,即便是令人伤感,揪心的,美学上依旧高屋建瓴。
  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给一个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古典诗词是超级美学。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最起码,它有提高一个人审美的作用。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诗词的美学,是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种自然美学。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是一种生活美学。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一种历史美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种情感美学。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一种世态美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种哲思美学。
  庄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在鼓吹诗词无用的年代,谁还在小楼一夜听春雨,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谁能来时脱剑膝前横,归去却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好,总有一些人,即便身处嘈杂的都市当中,也不忘吟诵铁马大漠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即便再奔波忙碌,也不忘偷得浮生半日闲,花间一壶酒,笑谈古今事。诗词的美学不能拯救生活,却能净化生活。它是精神荒漠里永远的绿色植物。
  (摘自《中国青年》)
其他文献
只有通过改革化解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本性矛盾,中国经济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更趋分化。在看多者眼中,中国经济增速已然中期见底,今年增速可能会略高于去年,一改逐级下探之势。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内第四次调高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使得乐观情绪愈加高涨。近期国债期货刷新上市以来新低,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引发市场对政策收紧的担忧,竟成一个触媒。  审慎
期刊
【材料】  经济史研究表明,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每50、60年就会发生一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的最大可能性存在于新技术革命的初期阶段。  我国光伏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光伏组件加工制造方面,而没有掌握包括光伏组件的制造设备、高纯硅提纯技术和新型光伏材料研究等核心技术,整个产业的附加值仅占全球光
期刊
不可否认,务实、有效的会议是动员和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充满空话套话的会风、充斥阿谀奉承的会风、照着稿子念的会风,是推动不了工作,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题的。  现实生活中,有几种会议既讨人嫌,又惹人烦:一是层层重复开会。比如,同样的一项工作内容,县里要开四个会:先是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再是县政府扩大会议讨论,再向县委常委会汇报,最后召开全县干部大会传达;二是不论大事小事、轻重缓急,工作未动,会
期刊
【材料】  下面,是某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调研报告的一部分:  2015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505 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征缴收入876 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51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截至2015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982万人,参
期刊
天灾是一件坏事,但是它里头含有好的因素,你要是没有碰到那个坏事,你就学不到对付那个坏事的本领,所以艰难困苦能使我们的事业成功。  找知识要到各方面去找,只到一个地方去找,就单调了。  随时都有两种方法可以比较。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一点不怕,无忧无虑,真正单纯的乐神,从来没有。每一个人都是忧患与生俱来,学生们怕考试,儿
期刊
一个到健身房锻炼的年轻姑娘,上跑步机仅两分钟后猝死;据说身体不错的中年男子为赢取优惠券,参加商家跳绳活动时突然倒下;精神病人上错公交后失踪,后被发现死在一座废弃工地。这些悲剧触动人心,随之而来的巨额“索赔”或追责,在信息时代传媒的放大效应下,更是成了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争议事件。  弄明白死因,找到“责任者”,讨个说法,依法索赔,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但过度的“维权”很可能演变为纠缠胡闹,非理性的诉讼很
期刊
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妨碍了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发展。  要走出仅仅是“一阵风”的认识误区。虽然不同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绝非“走过场”“一阵风”。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会散一尺。倘若党内政治生活时松时紧,一些党性修养不强的党员、干部就会懈怠下来。  要走出只抓“关键少数”的认识误区,着力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
期刊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有几次影响深远的理论创新,是对经典理论的体系化建构。包括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体系化、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体系化、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化。这几次理论体系化建构各具特色又有方法上的共同点,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若干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一是提炼一个鲜明的理论主题;二是具有双向延伸的逻辑结构;三是体现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化”特点
期刊
2017年9月,慈善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正式上线。截至2017年10月,平台已实时公布了全国2400多家慈善组织信息,通过在线平台公开慈善组织信息可查询到,一年半时间里,我国有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献爱心,助力公益事业。  调查显示,62.22%的网友有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益事业的习惯,20%的网友有过一次网络捐赠的经历,互联网+公益,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慈善模式。  参与式、社交化
期刊
【材料】  2017年11月的第一周,刚刚完成秋播的种粮大户王秋说“今年年景不好,比年景更不好的是肥料涨价。小麦主要用磷酸二铵,蔬菜用复合肥,这些肥料都涨价了。”据了解,当地肥料价格从9月就开始上涨,一吨磷酸二铵涨了400多元,一吨复合肥涨两三百,尿素的价格从9月11日开始也已经连续七周上涨了。几乎一周一个价,而这已是今年第三波涨价了。  业内人士分析,本轮化肥涨价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经济原因,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