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大雁塔的“盖头”来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1986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雁塔位于唐朝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唐朝砖仿木结构的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到西安旅游的人都想一睹它的芳容。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其“身材”完美,有着标准“体形”——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的外表是由内、外两层青砖砌筑起来的,所以塔身十分厚重,再加上塔内数十根的木柱和对应的横梁构成的筒形结构,就显得其内部空间更狭小了。为了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自如行走,上下穿梭,聪明的设计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塔内安装螺旋式上升的直角木梯。如此一来,人们便可以沿着木梯盘旋而上,很容易到达塔的每一层。
  如果你从远处看去,大雁塔给人的印象既古朴又大方,而从近处观看则是精致至极,富有浓郁的中国风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大雁塔从最初建造至今,曾经历过四次“整容手术”,而且每一次“整容”,其风格都不尽相同。它不仅有模样上的变化,连“服装”也有不小的改观——由里及外,层层迥异,實属混搭类型,很潮、很现代。今天,我们不妨掀起它神秘的“盖头”来一探究竟。
  大雁塔最初的建筑图样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大塔(大觉塔)的。塔有5层,高60米。后来,唐高宗李治觉得这座仿印度式样的建筑,无论怎么看都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不协调,也不符合大唐本土的情调,于是下令改建大雁塔,并且由原来的5层加高到了9层。这样,大雁塔便“穿”上了含有中国元素的“唐装”。
  实际上,大雁塔一直是唐朝高层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不只是唐高宗,就连他的皇后武则天也是如此。公元701年至704年,朝廷又对大雁塔进行了修整。武则天认为,凭什么唐高宗非要把奇数里的最大数字“9”作为塔的高度,她就是不服气。心高气傲的武则天偏要打破唐朝佛塔界已固定的阳性奇数层高的规矩,进行了创新,将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数10层。所以,大雁塔的“身高”又增加了一截。
  但是,无论武则天多么有能力,还是会有后人看不惯她的行事风格。在公元931年,后唐王朝以为,武则天不能随意改变“奇数为阳”的规矩,一定要把它改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大雁塔便被做了手术,“身高”猛降到7层。然而,后来由于西安地区经历了几次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也震裂受损,使得大雁塔自然“毁容”。
  到了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的时候,因大雁塔塔身严重受损,所以它又接受了一次重大的修整加固“手术”。“美容师”们在保留了唐朝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又给它“穿”上了0.6米厚的“毛呢外套”,增加了它的厚重感。而且,建设者增加了塔的“身高”,使它达到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便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雁塔了。
  大雁塔历经千余年风雨的洗礼,也曾多次被改变容貌及风格,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它的“盖头”下淳朴的中国风气质。
  (陈彦芙/文,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6期,有改动)
  【阅读笔记】
  1.下列对原文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的大雁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外形古朴大方,结构匀称,风格单一。
  B.为了能在大雁塔内部狭小的空间中自如行走,上下穿梭,设计师巧妙地在塔内安装螺旋式上升的直角木梯,便于人们到达塔的每一层。
  C.大雁塔最初是模仿印度佛塔的式样建造的。唐高宗李治觉得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不协调,也不符合大唐本土的情调,于是下令改建大雁塔,使得大雁塔有了中国元素。
  D.大雁塔从最初建造至今,曾经历过四次修整,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雁塔,是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修整加固的。
  2.请概括大雁塔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中的加点词“中国”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说本文标题《掀起大雁塔的“盖头”来》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斗和/设题)(参考答案见第45页)
其他文献
并肩走着  骤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是隔了多年时光  我们走在雨和雨的  间歇里  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  却没有说一句话  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  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雨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条细枝条  像过冬的梅花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  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  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  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  安详地走着
期刊
为了减肥,妻子每天走山路锻炼。半月有余,电子秤上一站,体重不降反升,不禁有些懊恼:每天重复做这些,有意义吗?  我告诉她,当然有意义。你跳跃着躲开一只蚂蚁,就是为善良代言的人:你听到寺庙里的佛音,停下来,虔诚地合掌,我能听到你为家人和朋友许愿:一缕风吹过,花香沁人心肺,你闭上眼深深地吸气,拥有这样的神情,就是写作者笔下的美人;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你的心灵轻盈,看着叶子从绿到黄,又从无到有,品味
期刊
爱,只有在完全真诚的氛围中,才能带来完全和持久的幸福。除非我们拥有这种真诚,否则,爱不过是一场试验。我们彼此的期待、甜言蜜语和爱之吻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但是,真诚只可能被高尚的人和良心受过训练的人拥有。此外,仅仅有那样的良心是不够的:如果真诚是与生俱来而又不可或缺的基本所需,那么,良心就差不多应该是平等的,程度相当,质量相同,使良心和真诚有机配合的爱该是经过巧妙设计而成的。因此,很多逝去的生命
期刊
【导读】  萧红,原名张迺莹,中国现代女作家。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封建乡绅家庭,幼年丧母,后进入女子中学读书。1930年,为反抗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后结识萧军,并开始陆续发表作品。1942年,她病逝于香港。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呼兰河传》是其代表作。初中语文教材中提到了这部名著。  《呼兰河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既没有中
期刊
莹①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日:“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③。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
期刊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的大意是:去哪里寻找诸葛亮的祠堂呢?它就坐落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掩映台阶自显春色,树上的黄鸸隔叶徒然在婉转地鸣唱。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商讨天下大计,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开创并匡扶基业,忠心耿耿。可惜诸葛亮出师北伐未
期刊
你想要了解春吗?  你的心情可有那蝴蝶翅的翩翩情致?  你的歌曲可有那黄莺儿的千啭不穷?  你的呼吸可有那玫瑰粉的一缕温馨?  你想要了解光吗?  你可曾同那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  你可曾同那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  你可曾同那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  (选自《流云小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有校改)  【推荐者说】  宗白华,原名宗之櫆,我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这首诗形式新颖,每句都是
期刊
[作文题目]  请将“北京,这里有我的__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600-800;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9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之一)  [写作提示]  “北京”一词限定写作范围——在北京发生的事儿。“我的”限定写作角度——用第一人称写与自己有关的事儿。宏观上,考生
期刊
①20世纪80年代,一位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输入了一串字符“:一)”,用以表示微笑。这个生动、亲切的笑脸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最早的“表情包”。此后,人们“视觉先行”,创造出各式各样形象的表情符号。21世纪初,即时通信软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套视觉情感符号,这些造型可爱、神态各异的“小圆脸”具象地模拟出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颇具典型性,推出后风靡至今,成为流行符号。  ②表情包的出现,某种
期刊
早上,我去育秀路大嘴超市买鱼,回到电瓶车那里,横竖摸不到车钥匙。停步,挠一下头皮,理一下头绪,不知道钥匙丢在哪里。正想着,一个文静的姑娘向我走来:“是你的?”“是我的。”钥匙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我说:“谢谢。”姑娘浅浅一笑,转头就走,向着东方。阳光下,姑娘的背影修长、从容,透着自信。我突然想起贵州凯里公交车上用纸巾将车厢地板反复清理干净的那个姑娘,仿佛凯里的那个姑娘来到了育秀路上。凯里的那个姑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