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是“标”,德治才是“本”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时代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势不可挡地冲向时代的前沿。北京天坛公园为杜绝游客大量“顺走”免费厕纸的行为,在公厕内安装人脸识别厕纸机,通过面部识别屏幕,机器下方便会滑出适量厕纸。这一智能机器的使用确实收到较好的效果,南门公厕的厕纸使用量从20卷下降到4卷。我認为天坛公园的这一举措未免有些治标不治本,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达到自觉的目的,才是治理该问题的根本药方。
  智能机器的使用确实一定程度地遏制了人们“顺走”厕纸等不良行为,但从中国的长远角度看,国民较高的道德自觉意识才是遏止不良行为的根本。
  不只是顺走厕纸这一行为,交通领域同样出现类似情况。深圳交警部门为遏制行人不文明过马路现象的产生,研制出一款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不文明过马路者的人脸识别,将其信息分析处理后,投射到路口的大屏幕上,利用舆论力量警示并惩治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这一事件同天坛事件是“同根生”,同样只是看到一时的效果,却忽视了人们缺乏自觉道德意识的根本问题。试想,如果人们都能发自内心地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文明交通,哪里还用得着什么人脸识别机器呢。
  智能化的步伐势不可挡,智能系统的使用确实解决了许多复杂繁琐的人工问题,但它毕竟是人们设置好的固定程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无人超市”虽然省去了收付款步骤的繁琐,但它仍然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商品被乱放、商品被“顺走”现象时有发生,究其根本,这些行为都不是智能机器可以完全控制了的,都是由于人们自觉道德意识的淡薄和主观道德良知的丧失。正如康德所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人心,就是头顶上的灿烂星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有了心中的道德,有了自觉的行为,无需安装任何机器,社会将会井然有序,世界将会美好无比。
  道德意识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是智慧的人类所特有的,是任何客观的智能机器无法匹比的。围棋天才柯洁在同阿尔法的围棋决赛中以0:50的结局惨败,除了对人工智能的感叹,人们更多的是为柯洁赛后雄心勃勃地说“我还要再充满激情的下棋”所折服。柯洁和阿尔法的对决,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认识自我、自觉提升自我的人性之美,这流淌于人们血液及心房的意识是任何人工智能无法拥有的。因此,智能系统再完善,智能机器再完美,也只能是人们设置的死的东西。刷脸取纸只能从行为上阻止人们“顺走”厕纸,却永远不能让人们明白“顺走”厕纸是多么耻辱的事情。只有人们自觉地认识到不该“顺走”,并自觉地不去“顺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为何不从根本上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和自觉意识呢?
  可见,智能只能治理社会“疑难杂症”的“标”,都不能治理它的“本”,德治即道德建设才是治理它的根本良方。
其他文献
我的手一向是冰冷的,冷到任何一个人摸到我的手时都不禁皱眉,但是我不怕,我有一颗温暖的心就够了。可是,那一幕的场景却让我的心一层层地被冰雪覆盖。  夏天,天气热得空气都发生了偏折,仿佛一切都处在烈焰之中。  坐在车子中的我,被扑面而来的冷气安抚得竟不再烦闷。嘴里含着一支冰棒,耳里塞满了流行音乐,我转过头去看着窗外的人。行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忙赶路,车子也比一般行进的速度快了很多。  车停了,红灯
期刊
“沉默是金”这话不错,但沉默不一定就是金,甚至是害,处理不好就会像“癌细胞”那样扩散,形成“集体冷漠症”。这种群体性的道德失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个体的见死不救更可怕。试想,一人有难,你袖手旁观,我不愿出手,他见死不救,彼此影响,引来的将是更多的看客或笑客。若是班集体,没有正气,奋发优秀更无从谈起。  当下,我们班主任老师也会遇到部分学生对情感欠缺反应、迟钝、对人或事无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不
期刊
人生,人的一生,总要为自己选择一个远方。也许通向远方的路上,荆棘密布,可一旦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民国时的大师陈寅恪先生,他早年游历欧美十数年,每到一所大学,读完该读的书,旋即离开,却不曾为学位而攻读,而是博览群书,获取真知。回国后成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学术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先生之选择不在名与分,而是真正的学术!是的,既然这样选择了,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远方是否符合大流,也不
期刊
思想品德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并加以践行。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姿态,而是弯下身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独特的个体,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  一、兴趣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
期刊
家是温暖的,是幸福的。我的家是由幽默糊涂的爸爸、勤劳爱美的妈妈和调皮捣蛋的我组成的。  周末,已经到了早上八点了,可我和爸爸还躺在床上睡大觉,你可别小看我们俩,我们可是鼎鼎大名的“懒猪”呢!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声”,才把我们叫了起来。只见爱美的妈妈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嘴里还嘀咕着:“换季了,又没衣服穿了,好像去年是裸着过来的。”可见,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那么一件衣服,于是妈妈“拎”着爸爸和我去“败家”
期刊
上学期,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记得刚开始时,总是记不住孩子们的名字,甚至在一次公开课上也叫错了孩子的名字,弄得自己好尴尬。其实,孩子们非常在乎老师是否记住了他的名字,因为在他们心里,如果老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开学第一天)叫出自己的名字,就会觉得老师重视他,喜欢他。面对全班几十个孩子,如何很快记住他们的姓名,了解他们的特性呢?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 “唤”小名,增感情  为
期刊
当下的高考語文作文形势明显重视作文的逻辑思维,“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议论文写作对思维的要求更高”,因此议论文写作训练必须围绕逻辑思维训练来进行。 一、议论文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以抽象的概念和判断以及推理几种形式,通过分析、综合与比较的基本过程,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议论文要磨练的是学生思维的方法,要提升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刻性是思维
期刊
听蝉如垂钓,当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蝉声与鱼乐都来自于大自然,但听蝉是对天籁之音的欣赏,而垂钓却是对天籁之物的毁灭。听蝉靠的是雅兴,而垂钓凭的是耐性。只见过许多一坐就是半天的垂钓者,却未见过一听就是半天的听蝉者。  在江苏淮河北岸的家乡,蝉有两种:一种是夏蝉,俗称“解牛”,体形矮小,在枝头作潜伏状,叫声响亮而悠长;一种是秋蝉,俗称秋凉子,体形近于蚂蚱,声音短促如鸟鸣。每当夏日来临之际,解牛便唱开了
期刊
一本好书,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同睿智而高尚的人谈话。汲取书中的精华,填充靈魂的空虚,书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深入去了解书的内容。拨开前方的雾,前面屹立着一座冰冷的大门,却丝毫不减我对书的热情,丝毫阻挡不了我追求书的脚步。那种感觉,如春风一掠而过,如春雨丝落而下。  在我蹒跚学步时,总会看见姐姐手里捧着一本书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此,我很不解。有一天,我歪歪斜斜地走到书房门口
期刊
古语有言:无畏,方能成大事也。可无畏,真的没有过错吗?  女游客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试戴手镯,却在摔裂之前没有畏惧摔裂之后的责任,事故发生后想以经济能力有限为借口而拒不赔偿,此景着实值得玩味。人,该为自己所作之事负责,而非找借口逃避。事发之后的畏惧,为何不在事发之前出现呢?  而在此例之前,也有一个相似的事件。小男孩随父母在埃及游玩之时,在金字塔内刻上了“到此一游”的字迹。可想而知,男孩刻字之时,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