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有机的关联”看议论文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高考語文作文形势明显重视作文的逻辑思维,“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议论文写作对思维的要求更高”,因此议论文写作训练必须围绕逻辑思维训练来进行。

一、议论文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以抽象的概念和判断以及推理几种形式,通过分析、综合与比较的基本过程,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议论文要磨练的是学生思维的方法,要提升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刻性是思维品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的思考深刻了才可能写出立意论证深入的好文章”,由此可知,逻辑思维就是议论文的生命和灵魂,议论文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再到行文落笔,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一篇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
  遗憾的是,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写作,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总是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论证”总是被轻视甚至忽略。比如现在很多学生在写一篇800多字的议论文时,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好像一篇议论文永远都是论点加几个例子,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议论文。显然,这样的议论文毫无逻辑思维可言。黑格尔曾说过,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若没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议论文写出来肯定是一盆浆糊,眉眼不分,一篇思维缜密的议论文,应该需要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所以,逻辑思维对于议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议论文逻辑思维训练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积极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平时的写作训练要充分积极地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因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有“发展等级”分这一项,即能从材料中引出深刻的道理,或对材料中引发的思考阐述深刻,观点新颖、有新意。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敢于认识,哪怕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还存在某些不足,但总比千篇一律的文章有活力有生气。积极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也是新课标形势下对高中作文的要求。因此,积极调动思维的创造性,学生可以想出有新意的、有创造性的关键词组合方式。
  第二,改变停留表层的直觉思维方式。
  所谓直觉思维表现,就是在写作上以直观性的描述和单一的情感去表达,它是一种低层次的浅显性的形象思维形式,它的思维活动仅停留在事物的表层结构上,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也仅局限在一种线性的因果联系中。学生以直觉思维方式写出的议论文,思路狭窄,既没有深度,也挖掘不到事物的本质。要改变这种状况,平时的写作就要训练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思维地考察事物,从事物的多维关联和整体性上去把握事物的特征,扩大生活视野和思维向度,增强对事物的“立体”认识能力。“有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广阔的胸襟视野、细致的生活观察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就成为高考作文成败的关键”。
  第三,加强议论文的逻辑思维训练。
  长久以来,我们总是认为数理化才有逻辑思维,才会去训练逻辑思维,殊不知,语文也有语文的逻辑思维,语文也需要逻辑思维的训练。高中阶段,我们应该明确建立一个写作逻辑思维训练体系,不能只是强化议论文的写作模式,也不能只是跟着高考作文热点走,我们应该基于高中三年学段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开发出我们自己的思维训练课程来,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议论文常见的思维主要有“大与小”“此与彼”“个与类”“果与因”“形象、抽象”“比较、思辨”“聚合、发散”“批判性思维”等八种类型。专门的思维课不是思维知识的讲解课,而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以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每一课聚焦一种思维类型,采取交流、讨论、辩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训练中内化、合成、迁移。我们既要设置专门性的写作思维训练课,也要善于利用一切契机和材料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训练思维力。

三、总结


  总的来说,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的实质就是议论的层次,议论的层次实质就是议论的推理逻辑性强,只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主任在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里说:“学校的日常写作教学应该凸显写作能力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文章写作的学习中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逻辑思维对于议论文来说有其极其重要的意义。逻辑思维训练运用于议论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在实际的议论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更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形成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新时代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既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和灵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以党建工作新成效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段话道出了语言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知识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維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由此可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语言知识的积累来自哪里?无可厚非,语文课堂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期刊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发展等,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扎根课堂,要着重夯实语文基礎,抓好课堂教学,不断丰富语言积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
期刊
隔著门板就隐约听见了琵琶、箫的声音,一看剧院舞台上,牡丹亭正好演到了精彩的部分:“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  剧团里演小生的叶清恰对着杜十娘讲出这一名句来,老戏骨徐柳露出惊喜的表情来,念唱到:“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叶清踏步上前,笑着对徐柳道:“小姐,咱爱煞你哩!”  徐柳一面走步,一面暗自出神,想叶清今日真不讨喜。台下观众那么少,他这么认真的演,自己都没办法偷懒了。她抬起头,
期刊
我的手一向是冰冷的,冷到任何一个人摸到我的手时都不禁皱眉,但是我不怕,我有一颗温暖的心就够了。可是,那一幕的场景却让我的心一层层地被冰雪覆盖。  夏天,天气热得空气都发生了偏折,仿佛一切都处在烈焰之中。  坐在车子中的我,被扑面而来的冷气安抚得竟不再烦闷。嘴里含着一支冰棒,耳里塞满了流行音乐,我转过头去看着窗外的人。行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忙赶路,车子也比一般行进的速度快了很多。  车停了,红灯
期刊
“沉默是金”这话不错,但沉默不一定就是金,甚至是害,处理不好就会像“癌细胞”那样扩散,形成“集体冷漠症”。这种群体性的道德失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个体的见死不救更可怕。试想,一人有难,你袖手旁观,我不愿出手,他见死不救,彼此影响,引来的将是更多的看客或笑客。若是班集体,没有正气,奋发优秀更无从谈起。  当下,我们班主任老师也会遇到部分学生对情感欠缺反应、迟钝、对人或事无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不
期刊
人生,人的一生,总要为自己选择一个远方。也许通向远方的路上,荆棘密布,可一旦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民国时的大师陈寅恪先生,他早年游历欧美十数年,每到一所大学,读完该读的书,旋即离开,却不曾为学位而攻读,而是博览群书,获取真知。回国后成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学术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先生之选择不在名与分,而是真正的学术!是的,既然这样选择了,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远方是否符合大流,也不
期刊
思想品德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并加以践行。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姿态,而是弯下身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独特的个体,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  一、兴趣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
期刊
家是温暖的,是幸福的。我的家是由幽默糊涂的爸爸、勤劳爱美的妈妈和调皮捣蛋的我组成的。  周末,已经到了早上八点了,可我和爸爸还躺在床上睡大觉,你可别小看我们俩,我们可是鼎鼎大名的“懒猪”呢!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声”,才把我们叫了起来。只见爱美的妈妈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嘴里还嘀咕着:“换季了,又没衣服穿了,好像去年是裸着过来的。”可见,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那么一件衣服,于是妈妈“拎”着爸爸和我去“败家”
期刊
上学期,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记得刚开始时,总是记不住孩子们的名字,甚至在一次公开课上也叫错了孩子的名字,弄得自己好尴尬。其实,孩子们非常在乎老师是否记住了他的名字,因为在他们心里,如果老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开学第一天)叫出自己的名字,就会觉得老师重视他,喜欢他。面对全班几十个孩子,如何很快记住他们的姓名,了解他们的特性呢?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 “唤”小名,增感情  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