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谓语活用词配价分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en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动词在句子中的重要地位,为兼顾语义与句法结构,本文拟通过对《坛经》中处于谓语位置上活用为动词的词语进行配价分析,以充实古代汉语配价研究内容,为古代佛教典籍中的佛教文献语言研究提供新思路。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坛经》中处于谓语位置的活用词多数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其基本句式可表示为N1+V+N2。
  关键词:《坛经》;活用;配价
  在我国,朱德熙先生第一次将配价理论引入汉语语法研究。随后,文炼运用“向”的概念来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重要意义,并发表了第一篇运用配价理论研究现代汉语动词的论文《单向动词及其句型》。之后,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语义、句法关系研究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学者们也开始尝试将配价理论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配价的确定及基本句式
  配价的确定,关键在于研究动词配价组成的动核结构。动核结构以动词为核心,由动词和它所联系的语义角色(语义成分)组成。而动词所联系的语义成分主要分为支配成分和说明成分。支配成分是动词在语义上自足且不可缺少的从属成分,直接参与动词的行为,大部分的主体语义角色和客体语义角色都属于支配语义角色,如施事、系事、当事、受事等。说明成分是不参与动词的行为,用来说明动词发生的时间、地点、使用的工具等。语义层面的基本配价框架是支配成分和动词所构成的最小的、意义自足的动核结构。这样的动核结构才能成为配价研究的框架。
  而动核结构是一种深层的、隐性的语义结构,它必须表现在显性的句法结构上才具有可操作性。“句法层面的基本结构是语义平面的动核结构在句法平面表现为动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主谓结构。而动核结构中的支配成分和说明成分在主谓结构中表现为各种句法成分。语义平面最小的动核结构在句法平面表现为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所谓最小的,是指在这样的结构里,只有动词和能表现支配成分的句法成分。所谓意义自足,是指一个主谓结构的意义必须完整。”①基本句式确定了,句法向也就确定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定语法条件下句法成分由于省略、移位而产生的句式,是派生句式,如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因此笔者在进行配价分析时,把派生句式恢复到基本句式,且基本句式应当包括谓语动词所支配的全部语义角色。
  对于动词配价,邵敬敏先生提出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价”:“语义价”和“句法向”。“语义价”是指在一个语义层面上,一个动词在以该动词为核心的语义结构中所能支配的、不同类型的语义角色。所谓“句法向”是指在句法层面上,一个动词在以该动词为述谓中心词的基本句式中,不借助介词所能关联的、处于主宾语位置上的、不同类型的语义角色的数量。语义角色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非名词性成分。②笔者认为邵敬敏先生的观点涉及了动词配价的语义、句法两个层面,兼顾了二者的关系,较为全面,因此本文采用此观点对《坛经》中的处于谓语位置活用为动词的词语进行分析。
  二、《坛经》动词活用分类
  在《坛经》中,处于谓语位置上词的活用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①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②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2.动词为动用法
  ①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
  ②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以上两例句中,动词“辞”、“烦”有“为……辞谢”、“以……烦恼”之义。
  (二)其他词类活用为动词作谓语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
  2)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
  3)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
  2.名词活用为意动
  1)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2)我师曹溪六祖。
  3)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2)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
  3)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4.形容词活用为使动
  1)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2)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3)诸人闻语,总皆息心。
  4)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5.形容词活用为为动
  1)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就是用作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此例句中,“负”位于谓语位置上带宾语,表示“此事业”是“负”的原因,意为“因……骄傲”。
  三、《坛经》活用动词配价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法现象。我们将因活用所产生的语义价和句法向称之为“准语义价”和“准句法向”③。
  1)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2)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3)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例句(1)中“居”本为不及物动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带上宾语,临时具有了“致使”的语义特征,和动词“延”构成兼语句,“延”的宾语为“居”的主语,“居”支配着两个语义角色——施事和使事,“居”是准二价准二向动词。例句(2)不及物动词“现”带上宾语,拥有了“致使”的语义特征,同时支配两个语义角色——施事和使事,“现”是准二价准二向动词。例句(3)“增”带上宾语,支配着两个语义角色——施事和使事。
  基于以上分析,《坛经》中使动用法的不及物动词为准二价二向动词,其基本句式为:N施+V动+N使。   1)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
  2)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例句(1)中动词“辞”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临时具有了为动的语义特征,有“为……辞谢”之义,表示出于“老疾”的原因而辞谢,宾语是动词谓语的原因。动词“辞”支配“师”和“老疾”这两个语义角色,其句式决定了“辞”是准二价准二向动词。例句(2)“烦”表示出于“作偈”的原因而烦恼,宾语是动词谓语的原因。就句法层面来说,动词“烦”支配宾语“作偈”和省略的小句主语“我等”,故动词“烦”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
  基于以上分析,《坛经》中为动用法的动词为准二价二向动词,其基本句式为:N施+V动+N为。
  1)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
  2)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
  3)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
  4)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例句(1)中“雨”本为名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临时具有了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名词“泪”构成动宾结构,关联着两个语义角色,其句式决定了“雨”是准二价准二向动词。例句(2)—(4)中名词“因”处于谓语位置上,受“相”修饰,活用为动词,有“互为因果”之义,与之相关联的是主语,这决定了“因”是准二价准一向动词。
  基于以上分析,《坛经》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配价有准二价准一向动词和准二价二向动词。
  1)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2)我师曹溪六祖。
  3)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
  以上例句中,名词“师”位于谓语位置上,带宾语,支配两个语义角色,分别为施事和意事,故《坛经》中具有意动用法的名词“师”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其基本句式为:N施+V动+N意。
  1)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2)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
  3)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例句(1)中形容词“轻”处于谓语位置,有“轻视”之义,语义上关联两个语义角色,是准二价动词,而该句为一省略句,省略宾语,在句法层面上支配两个语义角色——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例句(2)中,形容词“轻”的宾语由介词“于”引出,主语省略,而此句为一个派生句式,故“轻”在此仍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例句(3)中形容词“轻”带宾语“人”,主语省略。
  基于以上分析,《坛经》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为准二价二向动词,其基本句式为:N施+V动+N受。
  1)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2)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3)诸人闻语,总皆息心。
  4)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例句中形容词“折”、“充”、“息”、“净”等处于谓语的位置上,带宾语,活用为使动动词,这些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义特征,具有了“致使”的意思,支配两个语义角色——施事和使事,故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
  基于以上分析,《坛经》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为准二价二向动词,其基本句式为:N施+V动+N使。
  1)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
  此例句中,形容词“负”位于谓语位置上,带宾语“此事业”,活用为为动用法,支配两个语义角色,故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其基本句式为:N施+V动+N为。
  根据以上句子的分析可知,《坛经》中处于谓语位置的活用词语有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为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和形容词为动用法7类。活用词多数为准二价准二向动词,在语义层面联系着两个支配语义角色,在句法层面上这两个语义角色充当主语和宾语,其基本句式可表示为N1+V+N2。
  注释:
  ①张婵娟,《<孟子>动词配价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第11页。
  ②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44—157页。
  ③张婵娟,《<孟子>动词配价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第13页。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主编.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M].中国语文,1978.
  [4]邵敬敏.“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M].汉语学习,1994.
  [5]张婵娟.<孟子>动词配价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杨天娅(1990—),女,四川攀枝花人,硕士,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古代汉语、对外汉语。
其他文献
作为美国文学优秀之作的《飘》,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这部小说除了其文章语言及结构等让人印象深刻外,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也是一大亮点.《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
公共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近几年,浦口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比从前有了长足进步,随着“一卡通”与“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的逐步完成,以区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全区街道、社区(村)的公共图书馆(室)服务体系已初具雉形。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全区图书馆(室)服务体系的职能作用,是当前浦口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
孟慧敏老师是甘肃省护理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主任护师.她曾任兰医二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孟老师于1958年支援大西北,只身从上
在北京开放大学建设进程中,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在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方面做了大胆探索。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引进项目实施一年来,在课程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对青年人审美水平、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青年人阅读时间减少、轻浅阅读比例提高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青年阅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讨论大学、出版社、媒体乃至全社会引导培养青年良好阅读习惯的实施路径、重点问题,对青年阅读能力培的手段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年;阅读;习惯;培养  人类的文明始于结绳记事,发展于基于文字的文化传承。当前,相当数量的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艺术魅力与重要地位的作家,本文以作者独特视角探讨文学与生活、想象之间的矛盾,作家思想与作品内容的深层关系、
摘要:云计算是一种将互联网、分布式计算以及网格计算有机结合新型it资源提供模式,其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可伸缩以及动态的it计算资源服务。目前云计算技术已经在世界的一些商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而图书馆也要顺应云计算时代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创建图书管理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图书馆云服务。本文主要介绍了云计算技术的概念与基本特点,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与服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本文以“西方职场道德”为例,介绍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在实施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引进项目中采取的引进课程本土化实践的策略,以期实践摸索引进类课程的本土化建设的模式和途径,为北
那是一个秋日,我的36岁的生日.33岁从婚姻里走出来的我,为了寻找一份爱情,已经有了很深的沧桑与疲惫.昔日那种为了爱情而离家出走的凛然豪气已荡然无存.秋天的落叶在寒风中飘
《办公室》是艾丽丝·门罗一部短篇小说,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部短篇小说,使读者了解女性尤其是女性工作者为争取自己的独立空间所做出的努力和不懈的斗争,论文将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