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库氯铵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gaoy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症肌无力(MG)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极度敏感,阿库氯铵(Alcuronium)是中长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本文研究其用于MG手术患者的特点,并与非MG病人比较。选择Ossermann分级Ⅰ~Ⅳ级的MG患者10例,非MG患者ASA Ⅰ~Ⅱ级的患者10例。以阿库氯铵0.2mg/kg,2.5%硫喷妥钠4~6mg/kg诱导,以0.5%~1.5%安氟醚,1:1N2O和O2吸入维持并控制呼吸,以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拇收肌)。肌松达各种深度的时间以T3、T4消失,T4/T1比值达最低值,T1颤搐强度达最低值为标准。结果,MG组起效快,肌松程度满意,两组对比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当加速度仪显示外周肌肉处于深度阻滞时,有自主呼吸恢复者。本文还对MG临床分型与术后呼吸恢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型为Ⅰ~Ⅱ型者呼吸恢复快,Ⅲ~Ⅳ型者慢,但数量少还不能做出相关性的结论。

其他文献
报道了IPA期间患者血中MetHb含量与NADH-MetHb-R活性的变化,分析了两者关系及NADH-MetHb-R活性对IPA所致MetHb血症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伴随IPA时间延长,患者血中MetHb含量(11.07±4.90)与术前(1.08±0.51)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NADH-MetHb-R活性(0.82±0.38)较术前(2.05±0.48)明显降低(P<0.01)。两
观察了麻醉及手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彩响。39例患者分三组:A组静吸复合麻醉胸部手术,B组静吸复合麻醉上腹部手术和C组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观察其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24和72小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RFER)和抑制率(RFIR)。结果提示,静吸复合麻醉明显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硬膜外阻滞影响较小,手术创伤是比麻醉更重要的抑制因素。
期刊
选择开胸手术21例,分两组,A组无通气期为1分钟,B组为2分钟,应用BK-1304麻醉气体浓度监测仪,观察硫喷妥钠、琥珀胆碱诱导插管无通气期SpO2及PetCO2的变化。结果表明,面罩吸氧5分钟,诱导时呼吸停止手法过度通气1分钟,A组SpO2从95%±1.53%上升到98%±0.83%(P<0.01),PetCO2从4.42±0.44kPa降到3.43±0.53kPa(P<0.01);B组SpO2
杂种犬11只,麻醉后静注比有效肌松剂量大一倍的哌库溴铵(40μg/kg),采用Gould IM1000电脑监测仪创伤性监测法,观察用药后1小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哌库溴铵对血压、心率、肺动脉压、肺楔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心输出量、每搏量、左右心室每搏功及心肌氧耗量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因此。我们认为哌库溴铵为一较安全的长效肌松药。
20例择期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过度通气对卡肌宁作用时效的影响。正常通气组(n=10)维持pH值7.397,PaCO24.89kPa;过度通气组(n=10)维持pH值7.535,PaCO2 2.37kPa。以2%普鲁卡因(每分钟1ml/kg)和40%N2O维持麻醉,使用四个成串刺激(TOF)观察患者对肌颤搐的反应。当第一次刺激的肌颤搐反应值(T1)恢复到对照值的50%时,追加卡肌宁0
197例ASA Ⅰ~Ⅱ级患者接受紧闭回路N2O-O2-安氟醚低流量麻醉(LFA)并与20例气流量6.0L/分高流量麻醉(HFA)相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之安全性相同。LFA可节省挥发性麻醉药与载气80%~95%,并能极大地减轻手术室污染。MAP和HR监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LFA组麻醉15分钟,呼气末N2O浓度升高至63.1%,减低流量后呼气末N2O短暂降低,30分钟时又复升高
对咪唑安定的静脉诱导效果、剂量、时效、对呼吸的影响以及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诱导剂量和时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诱导快慢与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与文献报道一致。作者认为咪唑安定诱导时间和对呼吸的影响不但与剂量有关,且与注射速度有密切关系,注射速度越快,诱导时间短,呼吸抑制程度和呼吸停止的发生率越高。因此,使用该药全麻诱导时需面罩给氧并辅助呼吸。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