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pO2及PetCO2对中老年患者插管无通气时限的观察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g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开胸手术21例,分两组,A组无通气期为1分钟,B组为2分钟,应用BK-1304麻醉气体浓度监测仪,观察硫喷妥钠、琥珀胆碱诱导插管无通气期SpO2及PetCO2的变化。结果表明,面罩吸氧5分钟,诱导时呼吸停止手法过度通气1分钟,A组SpO2从95%±1.53%上升到98%±0.83%(P<0.01),PetCO2从4.42±0.44kPa降到3.43±0.53kPa(P<0.01);B组SpO2从94%±1.25%上升到98%±0.71%(P<0.01);PetCO2从4.59±0.36kPa降到3.53±0.61kPa(P<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经过无通气期,A组的SpO2为98%±0.93%,B组为97%±0.88%,与插管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但A组PetCO2为5.16±0.63kPa,B组为5.72±0.90kPa,与插管前及入室时比较有显著升高(P<0.01)。本文提示,麻醉诱导经面罩吸氧去氮后,无通气期(1~2分钟)对SpO2影响不著,但PetCO2均有显著性升高,对高龄、心脑血管供血不全的患者应予避免。

其他文献
期刊
选择普外择期手术68例,在安定或咪唑安定、芬太尼和氧化亚氮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下,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通过四个成串刺激(TOF),对氯胺酮影响去极化和非去极化两类肌松药的作用时效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给肌松药前注射氯胺酮引起肌颤搐升高5%~20%(5.64%±5.69%,n=26),差异显著(P<0.05),氯胺酮对阿屈可林、维库溴铵和琥珀胆碱的作用时效并无明显影响,但氯胺酮组筒箭毒碱的恢复时间(
研究了氟哌利多对外科手术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t-PA)及其抑制物(PAI)的影响。将20例随机分为氟哌利多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注射氟哌利多(0.1mg/kg)后50分钟,血浆PAI活性下降,注射氟哌利多后100分钟时,PAI活性进一步下降,t-PA活性升高,而对照组血浆t-PA及PAI活性无明显变化。表明氟哌利多可抑制外科手术患者血浆PAI活性,升高t-PA活性。
期刊
在4例实验家犬中注入酒精至腹腔神经丛后7天,全麻下活体解剖取材,并和自身未注射酒精的右交感神经对照。电镜和光镜下显示:局部注入酒精可使神经元胞核固缩、粗面内质网和Golgi's复合体扩张成泡状结构,细胞内脂褐素颗粒显著增多。神经纤维内髓精呈髓样变,微丝、微管减少和排列紊乱等均说明神经元胞体,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均有退行性改变。
观察了三七总皂甙(PNS)的脑复苏效应。18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6)、缺血对照组(n=6)和PNS组(n=6)。戊巴比妥钠麻醉,机械通气,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合并放血降压建立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脑缺血20分钟后,回输放出的血液,再灌注观察时间为3小时。再灌注5分钟时,PNS组静脉注射PNS(150mg/kg)。实验结果表明,再灌注3小时时,PNS组脑静脉血中的血栓素B2水平和血栓
探讨了静脉内普鲁卡因麻醉对7例患者机体酸碱值的影响,结果发现pH、BE显著低于输注普鲁卡因以前。原因为普鲁卡因是酸性溶液,其在体内分解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DEAE),前者以钠盐形式从尿排出,后者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这些因素均可使体内剩余碱减少。长时间用普鲁卡因施行静脉麻醉,既使是体质很好的患者也应慎重,应注意滴速,监测血气,必要时使用碱性药物。
报道了IPA期间患者血中MetHb含量与NADH-MetHb-R活性的变化,分析了两者关系及NADH-MetHb-R活性对IPA所致MetHb血症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伴随IPA时间延长,患者血中MetHb含量(11.07±4.90)与术前(1.08±0.51)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NADH-MetHb-R活性(0.82±0.38)较术前(2.05±0.48)明显降低(P<0.01)。两
观察了麻醉及手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彩响。39例患者分三组:A组静吸复合麻醉胸部手术,B组静吸复合麻醉上腹部手术和C组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观察其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24和72小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RFER)和抑制率(RFIR)。结果提示,静吸复合麻醉明显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硬膜外阻滞影响较小,手术创伤是比麻醉更重要的抑制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