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外科2009年2月到2013年6月施行的5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除1例因过度肥胖而扩大为常规切口外,其余4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 恢复快, 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近10年来,由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瘢痕小、费用低等优点,在中小医院广泛开展,但MC的并发症也有所上升。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并发症,保障MC的手术效果,日益引起业界的关注。现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3年6月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0例的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2月到2013年6月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0例,男21例,女29例; 年龄17~75岁,平均48.1岁。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4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8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8例。病史2d~23年。伴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4例。
  1.2 手术方法 50例均为择期手术。全组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作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切口长3~5cm,逐层进腹,常规探查肝脏、胆囊、肝外胆管、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胰头、结肠肝曲等。以腹壁方头拉钩拉开右侧腹壁,用窄S形冷光源拉钩拉开肝脏,以稍少S形冷光源拉钩拉开胃窦及十二指肠,如此能较好地显露术野。解剖胆总管、肝总管及胆囊管,游离胆囊动脉,用深部打结器结扎动脉及胆囊管后切断; 或自胆囊底部电钩逆行剥离胆囊至胆囊颈部,距胆总管0.5cm行结扎并切除胆囊。胆囊床不予缝合,如有出血,可电凝止血。术后一般不放引流管。
  2 结果
  50例中,除1例因过度肥胖而扩大为常规切口外,其余49例小切口手术均成功,切口长度为3~5cm,平均3.0cm。手术时间26~60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20~80mL,平均30mL。术中均无胆道损伤、胆漏、术中大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术后12~48h肛门排气。术后1d下床活动并进食流质饮食,2d进半流质饮食。术后无切口积液、脂肪液化、开裂和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价格昂贵,需要全麻、气腹和一定的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难以全面推广。MC切口小,腹壁切口长度3~5cm,对部分病人不切断腹直肌,不进腹探查,对腹腔干扰少。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相比,MC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不延长手术时间,操作快,缩短了手术时间,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MC对胃肠的干扰很小,病人术后的胃肠恢复快,大多数病人术后第2天就能进食,3~4d恢复正常饮食;可减少输液量、抗生素和住院天数,费用低;并且不需要昂贵的器械和设备,不需要专门的技术培训,因而更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MC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但对于高龄、恐惧手术、高血压心脏病、特别肥胖的病人宜选择气管插管全麻。MC要保证切口内有良好的照明,最好有冷光源。由于切口小,在胆囊切除前术野很小,常规打结困难,可应用深部打结器打结。在操作过程中,切口小造成胆囊三角暴露困难,胆囊管、胆囊动脉处理困难。我们利用三爪或五爪拉钩,臂细不占手术切口位置,不影响操作,使胆囊三角暴露清楚。一般情况下,MC的顺行切除较易操作,但对复杂胆囊切除要灵活采取顺、逆切除,在解剖胆囊三角时,还要注意血管、胆管位置变异;确认胆囊管与胆囊壶腹的相对位置,切忌盲目切割;充分运用吸引器的刮吸作用,钝性游离,避免损伤胆管或血管。我们在分离胆囊三角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因有时有变异的从三角通过的右肝动脉、副肝管、门静脉分支等,分离胆囊动脉时尽量靠近胆囊颈部,这样操作能远离它们,避免损伤。如本组有7例,由于胆总管纤细,胆囊管短粗,或因胆总管从内下到外上行过程过斜,事先解剖牵开的所谓“胆囊管”实系为胆总管,均是在仔细解剖Calot三角时才发现,避免了胆总管的横断损伤。同时术中牵拉胆囊要轻柔,防止撕裂胆囊床导致肝面渗血。术中遇到出血时,不应盲目钳夹,应吸净积血,显露视野后进行止血。绝大多数出血通过吸净积血、干纱布压迫片刻后再止血,都可以得到良好处理。此外,还强调术者之间的配合经验,并不盲目追求速度,手术重要步骤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术野有无活动性渗血及胆漏及解剖关系是否清楚等。
  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术野窄而深,给术者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存在一定并发症,国内报告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肝门部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1%~0.3%。手术结束前用干净纱布置放于胆囊床及胆囊三角处以检查有无渗血、胆汁漏,并检查切除的胆囊标本,有助于早期发现损伤、早期处理。术中一旦发生意外,诸如难以控制的出血、术野不清楚、识别局部解剖有困难或发现解剖异常、胆囊炎症重、周围广泛致密、分离困难、发生副损伤等,应果断扩大切口,以保证安全。因为MC手术视野狭小,遇到胆囊积液而使胆囊明显胀大时,要先穿刺减压,以免过大的胆囊阻碍手术视野,造成胆管损伤。千万不能只强调切口小而勉强操作,必须以患者的安全为第一,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与积累,它具有病人接受性好,并发症少,经济节约,容易掌握,易于推广的优点,在胆道外科手术中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范显文,胡海.微小切口胆囊切开取石术28例[J].广西医学,2010,32(6):712-713.
  [ 2]朱汉训, 孙战文, 张勇, 等. 小切口胆道手术的探讨 (附 258例报告 ). 腹部外科, 2002, 15( 2): 27.
  [3]王治全, 周军, 任小朋, 等. 小切口胆囊电切术 4200例临床分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0( 1): 61- 63.
  [4]王坚,任犹峻,仲卫大,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7,9(1):2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血液科住院的患者,将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医院感染患者的情况以及感染部位和病菌的分布进行分析,探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的部位中,呼吸道的感染例数最多,构成比为68.7%,接下来是胃肠道和败血症等;革兰阳性菌占1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用于功能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行常规心电图、血常规以及B超检查,扩张宫口,用宫腔镜观察患者宫腔情况,是由吸头吸宫,薄化内膜,用电凝灼烧患者内膜,将切除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验。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13-60ml,平均出血量为(18.5±2.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02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结果:2025例患者中有10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输尿管穿孔24例,输尿管假道形成20例,感染、发热15例,输尿管粘膜损伤15例,输尿管狭窄7例,输尿管断裂2例,术后严重肾绞痛12例,出血5例。所有患者均经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开放性手术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治疗直肠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不同时间行新生儿脐部二次修剪对其脐部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母婴同室2012年7月份住院的健康新生儿219例为对照组,2012年8月份住院的健康新生儿219例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常规方法断脐结扎,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行二次断脐,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行二次断脐,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出血,渗液,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1~4季度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20%左右,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占绝大多数,抗病毒的和用于肺炎的DDDs排序也比较靠前,日均费用超过1百元的有2个品种,日均费用50~100元之间的有5个品种,总体中药注射剂是临床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制剂。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高龄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将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全麻,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以及术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术后中转ICU,发生认识功能障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高脂血症患者,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mg/d,连续疗程12周。比较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变化;结果:治疗后HDL-C明显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辛伐他汀在治疗前后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全厚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3 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休克期后切(削)痂术+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应用全厚型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基质覆盖治疗,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变化以及创面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创面贴敷良好,未见明显溶解脱落,三至四周逐渐脱水干燥,成活自体微粒皮扩展,异种真皮基质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