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全厚型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大面积烧伤效果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全厚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3 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休克期后切(削)痂术+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应用全厚型脱细胞异种(猪)真皮基质覆盖治疗,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变化以及创面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创面贴敷良好,未见明显溶解脱落,三至四周逐渐脱水干燥,成活自体微粒皮扩展,异种真皮基质与创面逐步分离,直至创面愈合脱落。结论:行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可应用全厚型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作为覆盖物,治疗效果满意,经济费用低,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烧伤;创面;微粒皮
  自体微粒皮移植很好的解决了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供皮区少、植皮区大的矛盾,是救治此类患者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保证治疗效果,早期基本采用异体皮作为覆盖物,然而近年来异体皮来源困难,存在传播疾病风险且基层单位不易制作、保存,极大的限制了手术的开展,影响了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笔者单位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配合全厚型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敷料(以下简称全厚型异种皮)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2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2~47岁,平均(34.53±8.57)岁,烧伤总面积72%~93%TBSA,平均(79.84±11.53)%TBSA,其中Ⅲ度烧伤总面积41%~73%TBSA,平均(47.61±13.45)%TBSA。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9例 热液烫伤4例。本组患者均于伤后1天内入院,入院后予深静脉穿刺置管补液,抗休克、抗感染、预防脏器并发症等对症治疗,视病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必要时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遇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1.2手术方法 休克期均平稳度过,于伤后3~6天(平均3.92天)行首次手术治疗,于止血带条件下行肢体切削痂术,切痂至深筋膜层,部分保留健康脂肪,削痂至健康脂肪层,创面充分止血,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先后冲洗3遍,1:20万肾上腺素盐水纱布湿敷,无菌敷料包扎,松止血带,待植皮。根据创面大小,按取:植皮1:6~10比例计算取皮面积,在头部或残存健康皮肤取0.2mm厚刃厚皮片,将游离自体皮片放在不锈钢量杯中剪成<1mm2微粒皮备用。选择合适大小全厚型异种皮,用生理盐水清洗3遍,戳引流孔,采用涂抹法将微粒皮皮浆均匀撒布于全厚型异种皮内面,将制备好异种皮覆盖于切削痂创面(涂有微粒皮的一面朝向创面),裁剪贴附紧密,订皮钉固定,外层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纱垫、棉垫依次加压包扎固定。
  1.3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卧悬浮床,创面禁受压,如无异常渗出以及异味,术后7~10天进行首次换药,观察异种皮与创基的贴敷情况,注意有无皮下积血、积液等情况,及时引流。视情况2~5天换药一次,2~3周如异种皮贴敷良好可半暴露治疗,已经暴露创面应用纳米银敷料继续包扎,3~4周异种皮的逐渐干燥,创面部分愈合,逐步剪除剥离异种皮,未剥离的部分继续观察,无异种皮覆盖创面外用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继续包扎换药治疗直至创面愈合。
  2结果
  本组23例患者,67个移植部位,术后观察全厚型异种皮与手术创面贴敷良好,首次换药见异种皮逐渐变黄,低位受压部位潮湿偶有积液,予开窗引流,换药观察异种皮脱水变干燥,逐渐呈黄褐色或紫黑色改变,3~4周仍干燥贴附,部分剥离异种皮下自体微粒皮扩展融合,创面愈合,残余未愈创面经邮票皮片移植或换药治疗逐渐愈合。伤后2月观察肢体愈后皮肤外观弹性较好,瘢痕增生轻。
  3讨论
  自1985年微粒皮移植术应用于临床,迄今已29年,国内已广泛采用,对于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特别是Ⅲ度烧伤面积80%TBSA以上的患者,效果良好,目前该法仍然是修复大面积深度创面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1]。异体皮作为自体微粒的覆盖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异体皮来源有限、价格昂贵,保存运输严格,活力较难确保,并且存在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极大限制了异体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技术在各地区的广泛开展应用。几十年来人们对烧伤创面覆盖物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
  创面覆盖物需要达到2个主要目的:保护微粒皮生长、保护大面积裸露创面。这既要求覆盖物能为微粒皮提供适宜的、足够长的生长环境,又要求覆盖物符合人体要求维护机体稳定。全厚型异种皮具备了以上两个特点,其优点在于:①脱细胞猪皮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弱,移植后利于自体微粒皮成活、扩展、融合成片直至封闭创面;②脱细胞猪皮具有良好的弹性、柔软性和韧性,可随体形覆盖创面,适用人体各个部位;尤其肢体的包扎固定;③异种猪皮来源极为广泛,脱细胞处理技术成熟,价格低廉[2],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利于推广应用;④全厚型异种皮较其他厚度异种皮更便于保持湿润,能更好的保护微粒皮成活,并达到微粒皮生长所需时间。
  本组选用全厚型异种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与全厚型异种皮维持机体稳定、促进创面愈合起到的关键作用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应用异种脱细胞猪皮作为一种临时生物敷料应用于烧伤创面患者,术后体温较术前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术前降低,淋巴细胞较术前升高,血清蛋白水平提高,超高代谢减轻,起到了减轻患者全身炎性反应,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的作用[3] 。孙永华等[4]认为生物敷料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入侵和水分丢失,改善了局部微环境,促进了创面愈合。
  应用全厚型异种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微粒皮移植对异体皮源的过分依赖,使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得以更广泛的开展,对稳定病情、促进愈合、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行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可应用全厚型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作为覆盖物,治疗效果满意,经济费用低,应用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张明良.微粒皮移植术的回顾及展望[J].中华烧伤杂志,2008,24:343-345.
  [2]张国安,宁方刚,钟京鸣,等.反复冻融配合超声振荡洗涤制备猪脱细胞真皮基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1): 8280-8284.
  [3] 李武全,邱啸臣,刘军,等. 大面积烧伤微粒皮移植应用脱细胞猪皮与异体皮作为覆盖物的对比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33(11):1207-1211.
  [4]孙永华,于东宁,陈旭,等.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处理方法的回顾及改善创面微循环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5,22(1):17-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儿科收治的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研究,以治疗方式为基础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肺部啰音消失、止咳、退热及住院时间比较上t=3.8698、3.0721、2.3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血液科住院的患者,将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医院感染患者的情况以及感染部位和病菌的分布进行分析,探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的部位中,呼吸道的感染例数最多,构成比为68.7%,接下来是胃肠道和败血症等;革兰阳性菌占1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用于功能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行常规心电图、血常规以及B超检查,扩张宫口,用宫腔镜观察患者宫腔情况,是由吸头吸宫,薄化内膜,用电凝灼烧患者内膜,将切除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验。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13-60ml,平均出血量为(18.5±2.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02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结果:2025例患者中有10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输尿管穿孔24例,输尿管假道形成20例,感染、发热15例,输尿管粘膜损伤15例,输尿管狭窄7例,输尿管断裂2例,术后严重肾绞痛12例,出血5例。所有患者均经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开放性手术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治疗直肠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不同时间行新生儿脐部二次修剪对其脐部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母婴同室2012年7月份住院的健康新生儿219例为对照组,2012年8月份住院的健康新生儿219例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常规方法断脐结扎,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行二次断脐,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行二次断脐,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出血,渗液,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1~4季度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20%左右,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占绝大多数,抗病毒的和用于肺炎的DDDs排序也比较靠前,日均费用超过1百元的有2个品种,日均费用50~100元之间的有5个品种,总体中药注射剂是临床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制剂。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高龄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龄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将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全麻,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以及术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术后中转ICU,发生认识功能障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高脂血症患者,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mg/d,连续疗程12周。比较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变化;结果:治疗后HDL-C明显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辛伐他汀在治疗前后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