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黏接兔桡骨横断骨折的效果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进行兔体内桡骨中段横断骨折的黏接固定,观察其在体内降解的速度以及对桡骨横断骨折黏接固定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模型对照组,36只/组.①全部动物腹腔麻醉后常规方法锯断桡骨制作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②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拭干骨折断端血迹后在断端间滴入一两滴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黏接胶(由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添加催化剂及辅助成分精制而成),加压并维持1 min,以使胶体充分固化;模型对照组不采用内固定,以尺骨为支架进行自然固定.③术后2,4,6,8,10,12周分批处死动物,6只/组.对断端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胶体残留情况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选用大白兔7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大体观察和X线片检查结果:两组均于术后4周可见骨痂形成,8周骨折线模糊并有较多骨痂形成,12周骨折线完全消失;但前8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的骨折愈合速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为慢,8周以后材料已经基本降解吸收,两组骨折愈合速度基本相同.②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组织学观察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随着胶体的降解,骨折逐步愈合,术后4周时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逐渐长入,6周时可见材料被软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包裹,8周时材料降解破碎,材料逐渐吸收并可见软骨化骨.12周时编织骨密度基本接近骨组织,连接骨折断端,骨折基本骨性愈合.模型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愈合程度基本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相似.结论:在黏接固定兔桡骨骨折过程中,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体内2周即开始降解,10~12周完全降解消失,未形成板障效应,骨折愈合效果良好.提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是黏接固定骨折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图像的非线性扩散滤波基于热扩散方程,其关键是确定适当的扩散量与扩散方向.在已有的滤波模型中,扩散系数依赖于梯度,因而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首先给出了一
为探究不同群体特征对烤烟生育期光合生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来构建不同烤烟群体,分别在烟株移栽后各生育时期完成光合生产相关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坚持"灌输"和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含义和实质,坚持在灌输中充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of Meiyu at 37 stations in the valleys of Yangtze and Huaihe Rivers from 1954 to 2001, the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
天气雷达引进了双偏振技术,如何考核其参数正确性成了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同时发射同时接收的双偏振体制,对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参数的测试方法进行了
本文根据焦岗湖流域内的地形、水文条件、现有工程情况和大水年份暴露出来的问题,对该区的洪涝灾害及其致灾原因、机理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焦岗湖流域洪涝与水
针对伪线性估计器有偏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产生有偏性的原因是由于将测量方位误差引入了测量方程.针对潜艇测量方位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对测量方位分段拟合的处理方法,将
香味是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性状之一,为培育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优质香稻新品系,以携带有超双元载体OsBADH2-RNAi的农杆菌菌株EHA105介导,将OsBADH2基因的RNA干扰结构和潮霉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a borer insec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 parts of northern and
在小子样理论中,验前分布的获取与表示是一个关键问题。针对捷联惯性测量组合(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验前分布的获取问题,讨论了在异总体情况下,多种验前信息的融合问题。提出了通过Bootstrap分散融合法来实现多种异源信息融合,获取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验前分布和验后分布,以此为基础进行统计推断,可以有效地减小小样本统计分析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