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建构式课程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式课程中各年龄段幼儿的艺术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总目标确立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幼儿的艺术教育方面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接触各种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鼓励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建构式课程中各年龄段幼儿的艺术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总目标确立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在建构式课程的主题性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活动,有机地与其他领域相融合和渗透,以促进幼儿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幼儿教学实践,谈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一些想法。
  一、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教师作为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掌握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而选择适当的策略进行音乐教学。同时,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幼儿心理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和主动性,给每个幼儿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探索的欲望,发展幼儿的创造品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不必过分追求音乐知识本身的系统性,而应着重体现把音乐作为促成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载体,着重于幼儿的趣味、情感、美感、想象力、创造性和人格的培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幼儿在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美好、向上、崇善的心灵和文明优雅的气质风度。
  二、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
  1.幼儿的歌唱活动教学
  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让幼儿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歌唱组织方式,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1)在情景表演中开始
  例如,在教小班幼儿学习《谁饿了》时,先以形象的动作给幼儿表演歌词的内容:“一只大猫出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看见了小老鼠,啊呜啊呜吃完了。”幼儿被教师的表演所吸引,接着再演唱歌曲示范给幼儿听,最后邀请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在欢快的表演形式下,幼儿的歌词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2)在游戏活动中开始
  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例如,在教中班幼儿《丢手绢》时,和幼儿一同做丢手绢的游戏,在开始时,教师做丢手绢的人,并在丢的过程中清唱歌曲,再让学生轮流做丢手绢的人,引导全体幼儿一起清唱歌曲。
  2.幼儿的韵律活动教学
  韵律活动教学有助于幼儿身体动作节奏感和协调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在动作设计上要尽量简单、易学,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同时节奏感要强,要短小有趣。
  例如,让小班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开始动作模仿,可以让他们模仿大自然中一些的现象(花开、下雨等)、动物(鸟飞、鱼游)的动作、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洗脸、摘菜)等,让他们随音乐做简单律动。例如,在教学《小鱼游》時,可以先组织幼儿共同观察鱼缸里小鱼在水里游的情景,然后播放音乐,让幼儿伴随着音乐,自由表现鱼游的样子,接着再和幼儿一起踮着脚,轻而快地移动,同时用手臂模仿游的动作。在活动中,我们要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多加鼓励和赞赏,让幼儿体验在韵律活动中表达情感、体会创造和与小朋友合作、交流的快乐。
  3.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
  音乐欣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同时,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这些行为,鼓励幼儿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他们一起欣赏。
  (1)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欣赏作品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水平的作品。比如,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大自然的,表现幼儿游戏和学习生活相关的,从歌曲到乐曲,从民间音乐到西方音乐,开拓幼儿艺术视野,丰富幼儿音乐欣赏经验。例如,富有情节和形象的乐曲《摇篮曲》,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诙谐有趣的《啤酒桶波尔卡》适合中班幼儿欣赏;而欢快活泼、富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民族乐曲《金蛇狂舞》,能让大班幼儿对乐曲的结构、风格、表现力等的了解更加深刻,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2)引导幼儿用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与音乐对话
  情感在音乐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通过作用于音乐作品的多种感官通道、多种艺术形式来帮助不同差异、不同爱好的幼儿积极地参与音乐,建构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把握的教育策略。所以说,幼儿的音乐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音乐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融入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我们要把握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断探索有效的活动组织策略,促进幼儿认识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使幼儿得以进入音乐的殿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摘 要: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求内容,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但能否有效开展却仍亟须解决。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为了迎合审美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竭尽全力地寻找积极有效的教学战略,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通过对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加以分析,浅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竭力要求回归常态,呼唤本色语文。黄厚江老师认为,呼唤语文要理性回归。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常出现与学生的语言修养、语文能力无关的教学现象。一些优
期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217例疗效观察陈绍礼,孙广福,张文宣云南省玉溪市医院(653100)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四大急腹症(阑尾炎、胆囊炎、溃疡穿孔、肠梗阻)之一,因其病情发展较快,在外科临床中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思想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好转变工作,要确保课改基本理念的高效落实,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最大化地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价值。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时期下,我们该做好哪些方面的转变工作呢?(1)做好课堂
从我国GDP数据的上升和恩格尔系数下降的现象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上升期,人民生活即将奔入全面小康阶段,未来会迎接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一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提出了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种做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瑰宝,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底蕴的代表,书法之美让国人为之骄傲自豪,也出现过许多造诣颇深的书法名家,他们的作品也让世人叹为观止、称赞不
期刊
在19及20世纪,北海道及冲绳作为日本帝国的北南两端,虽然其历史、文化不同,被编入日本国家的时间不同,但随着日本的近代国家的形成,以及形成后对两地的经营,都带有国内殖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