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过程不是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生动活泼的体验过程,他们往往通过个中“实验”来探明事物的特点、属性和关系,这些“实验”包括抓、闻、看、听、尝、摸等等,也就是运用他们的各种感官来学习,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这时需要老师科学合理、精心地去安排,适当地引导孩子们的科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他们将会更加好奇地去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
关键词:体验;体验式学习;模拟实践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能动的体会与反馈。体验式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积极态度的学习方式。
我园特色是科技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实践操作材料,营造了丰富多彩的科学环境,如:大水车、多感觉路面、大型梅花桩、球杆连接、娃娃车模、创意七巧板、小小建筑师、小小工程师操作现场等,重在引导幼儿亲近生活、走进科学,在体验中“求真”“达善”“扬美”。
一、创设自然的生活情境,让幼儿体验生活实践的乐趣。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幼儿只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可见,体验活动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谋求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幼儿就会感到很亲切,会产生对科学操作的积极情感,还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在积极探索中发现科学现象,解释科学现象。例如我园开设的户外大型主题项目:小小建筑师,完全是一个施工现场的浓缩。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尺子、线、小推车、砖头、扁担、篮子以及各种与建筑施工有关的标牌警示标志牌等。鼓励孩子们模拟真实的建筑工地进行建筑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活动流程和人员安排。这一操作项目发展了孩子的建构能力,学习铺平、围合、叠高、架空等技能;可以丰富有关的数量、形经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又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交往,分享经验,发展交往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建构设计,发展想象、创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实践的乐趣。
二、指导幼儿实践操作,让其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意义活动,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我们在开展活动之前,有非常充分的活动设计和准备,在活动中,重视幼儿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随时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整,适时的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来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教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还要引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操作体验,对于幼儿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涉。例如:孩子们在小小建筑师实践中缺乏合作意识,这次的主题是分红黄两队搭建大型的“老年公寓”,当 “运输员”将转块运到工地,“建筑师”们工作激情高涨,可是仔细一看其实他们都是自己塔自己的。我没有马上干预,其中黄队中组织能力较强的程锦弘最先发现问题,马上提出合作搭建,黄队的施工现场马上秩序井然。这时我以焦急地口气催促这工程滞后的红队:“你们看黄队的老年公寓马上就完工了,哇!那房子真大啊,可以住很多爷爷奶奶呢!”听到这话,红队“建筑师”们意识到了自己工程滞后的原因,马上调整工作。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关注和指导其完成整个实践过程,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例如:小小建筑师实践过程中,在搭建城门完工后,马仕贤小朋友用剩下的转竖着叠在了城门顶上说是为城门插面旗,我和大家一起为他的创意举动欢呼不已。可以说操作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操作中的问题和需要教师提醒、帮助的地方,不露痕迹的巧妙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帮助和提示,从而,让幼儿在自身的感官体验中,获取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而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的充分准备。要让幼儿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玩”中学习。老师不能怕麻烦,要为幼儿准备充分的物质材料,创造良好的活动条件,还要对活动方案进行细致的考虑,对幼儿探索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为幼儿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其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星的、粗浅的。他们不能说出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但他们可以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他们喜欢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告诉同伴或老师,这里教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它可以是幼儿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小小建筑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工程验收,这是一个交流改进也是孩子之间互相获取经验的过程,实现了认识的飞跃。孩子们都能以发现的眼睛找出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墙歪了、和图纸不符、建筑地不合理等等。同时我们还推出了“五星级建筑”“最有创意建筑”“最舒适建筑”“最气派建筑”等奖项,多种激励方式不断肯定孩子们的创造性行为,帮助孩子充分体验到了实践的成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实践的动力和信心。
四、相互合作、协商的发展,让幼儿在情感中接受体验。
《纲要》中指出“在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乐于合作、交流与分享。”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水平,在实践活动中同伴间的讨论和互相合作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有利于幼儿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对已有知识能多方位的迁移运用,有利于幼儿协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例如:在小小工程师多功能活动室内,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线锯机、打空机、操作台、展示台等。这是一项模拟车间操作的流水线作业,利用KT板通过设计样板、切割、打孔、创意组装成各色成品。活动中,幼儿们协商分工,你是设计的,你是切割的,你是为图形打孔的,细致的分工为探索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如第一次小小建筑师自由实践中,高毅发现砌转墙砌一堵墙容易倒,正感到困惑时,一旁的秦龚威急中生智说:“多砌些靠靠拢就不倒了!”于是经过两人反复实验,发现得出砌一拍墙,墙砌厚些非常牢固,不容易到的结论。
综上所述,这些生活模拟操作活动扩展了科学教学的内容,丰富科学活动课程的教学形式,拓宽科学活动途径,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幼儿园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中有效地完成科学教育任务。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应本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原则,灵活机动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的参与活动,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他们将会更加好奇地去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
关键词:体验;体验式学习;模拟实践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能动的体会与反馈。体验式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积极态度的学习方式。
我园特色是科技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实践操作材料,营造了丰富多彩的科学环境,如:大水车、多感觉路面、大型梅花桩、球杆连接、娃娃车模、创意七巧板、小小建筑师、小小工程师操作现场等,重在引导幼儿亲近生活、走进科学,在体验中“求真”“达善”“扬美”。
一、创设自然的生活情境,让幼儿体验生活实践的乐趣。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幼儿只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可见,体验活动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谋求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幼儿就会感到很亲切,会产生对科学操作的积极情感,还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在积极探索中发现科学现象,解释科学现象。例如我园开设的户外大型主题项目:小小建筑师,完全是一个施工现场的浓缩。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尺子、线、小推车、砖头、扁担、篮子以及各种与建筑施工有关的标牌警示标志牌等。鼓励孩子们模拟真实的建筑工地进行建筑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活动流程和人员安排。这一操作项目发展了孩子的建构能力,学习铺平、围合、叠高、架空等技能;可以丰富有关的数量、形经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又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交往,分享经验,发展交往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建构设计,发展想象、创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实践的乐趣。
二、指导幼儿实践操作,让其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意义活动,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我们在开展活动之前,有非常充分的活动设计和准备,在活动中,重视幼儿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随时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整,适时的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来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教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还要引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操作体验,对于幼儿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涉。例如:孩子们在小小建筑师实践中缺乏合作意识,这次的主题是分红黄两队搭建大型的“老年公寓”,当 “运输员”将转块运到工地,“建筑师”们工作激情高涨,可是仔细一看其实他们都是自己塔自己的。我没有马上干预,其中黄队中组织能力较强的程锦弘最先发现问题,马上提出合作搭建,黄队的施工现场马上秩序井然。这时我以焦急地口气催促这工程滞后的红队:“你们看黄队的老年公寓马上就完工了,哇!那房子真大啊,可以住很多爷爷奶奶呢!”听到这话,红队“建筑师”们意识到了自己工程滞后的原因,马上调整工作。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关注和指导其完成整个实践过程,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例如:小小建筑师实践过程中,在搭建城门完工后,马仕贤小朋友用剩下的转竖着叠在了城门顶上说是为城门插面旗,我和大家一起为他的创意举动欢呼不已。可以说操作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操作中的问题和需要教师提醒、帮助的地方,不露痕迹的巧妙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帮助和提示,从而,让幼儿在自身的感官体验中,获取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而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的充分准备。要让幼儿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玩”中学习。老师不能怕麻烦,要为幼儿准备充分的物质材料,创造良好的活动条件,还要对活动方案进行细致的考虑,对幼儿探索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为幼儿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其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星的、粗浅的。他们不能说出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但他们可以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他们喜欢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告诉同伴或老师,这里教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它可以是幼儿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小小建筑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工程验收,这是一个交流改进也是孩子之间互相获取经验的过程,实现了认识的飞跃。孩子们都能以发现的眼睛找出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墙歪了、和图纸不符、建筑地不合理等等。同时我们还推出了“五星级建筑”“最有创意建筑”“最舒适建筑”“最气派建筑”等奖项,多种激励方式不断肯定孩子们的创造性行为,帮助孩子充分体验到了实践的成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实践的动力和信心。
四、相互合作、协商的发展,让幼儿在情感中接受体验。
《纲要》中指出“在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乐于合作、交流与分享。”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水平,在实践活动中同伴间的讨论和互相合作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有利于幼儿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对已有知识能多方位的迁移运用,有利于幼儿协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例如:在小小工程师多功能活动室内,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线锯机、打空机、操作台、展示台等。这是一项模拟车间操作的流水线作业,利用KT板通过设计样板、切割、打孔、创意组装成各色成品。活动中,幼儿们协商分工,你是设计的,你是切割的,你是为图形打孔的,细致的分工为探索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如第一次小小建筑师自由实践中,高毅发现砌转墙砌一堵墙容易倒,正感到困惑时,一旁的秦龚威急中生智说:“多砌些靠靠拢就不倒了!”于是经过两人反复实验,发现得出砌一拍墙,墙砌厚些非常牢固,不容易到的结论。
综上所述,这些生活模拟操作活动扩展了科学教学的内容,丰富科学活动课程的教学形式,拓宽科学活动途径,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幼儿园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中有效地完成科学教育任务。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应本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原则,灵活机动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的参与活动,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他们将会更加好奇地去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