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在校学生的实际需要,探索符合视障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策略,为视障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方式。使视障学生掌握的定向行走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并在学习生活中得以实地应用和具体实践,认识相应的社会环境,发展智力并拓宽认知范围。
对《盲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深感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难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更难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去创造和建设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社会。随着新课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倡导,盲校定向行走训练课程的学习方式转变同样迫在眉睫。
定向行走是视障学生克服视力功能障碍、实现顺利行走,达到生活自立、融入社会的最基本需求之一。视障学生只有掌握定向行走的技能,才能克服障碍而独立生活,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美国盲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勞温费尔德在他的盲童教育专著中指出:“视力残疾使个体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其中以三个方面最为严重。一是个体获得概念的范围和种类的限制;二是个体行走能力的限制;三是个体控制环境和在环境中自我控制能力的限制。”劳温费尔德指出的视力残疾对个体发展的三个方面的严重限制,实质上都与盲人定向行走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定向行走技能的训练对视障学生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盲生定向行走的分阶段训练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式来进行训练。
一、主动合作,消除胆怯——定向行走训练的基础阶段
学校是盲童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每个盲生都必须要熟悉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定向行走训练就要从熟悉环境入手。对于初入学的盲生,首要工作就是要让盲生熟悉校园环境,熟悉生活环境,大体了解学校的布局。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可以首先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让盲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形象直观的空间概念。具体做法是师生共同动手用橡皮泥来建造校园布局的模型,这样,盲生既兴趣盎然,又在玩中建立了深刻具体的印象。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盲生弄清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盥洗间、教师办公室的位置及彼此之间的空间关系。在熟悉环境的同时,还要注重帮助新生克服“恐惧心理”。盲生在入学之前的独立行走时,尽管有大人的扶助,但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碰撞或摔跤经历。入学后,在陌生的校园环境内怀有怕摔、怕撞等恐惧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恐惧的实质就是“怕”,怕字当头必然会导致畏缩不前。因此,克服盲生的恐惧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消除盲生的胆怯心理,首先要做好盲生心理的安抚工作,要形成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养成盲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激发盲生主动要求参与定向行走的训练,鼓励盲生走,大胆地走,对敢于放手迈步的盲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也可激励其他盲生的积极参与。其次,要尽量减少障碍物,避免发生的碰撞和摔跤,客观上使盲生敢于走。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从扶一把到敢于放开手要有个过程。这些都是消除盲生胆怯心理的有效措施。
熟悉环境,消除胆怯,是盲生定向行走训练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有了这个扎实的前提和基础,盲生的定向行走训练才会落到实处。
二、自主探究,掌握技能——盲生定向行走训练的养成阶段及最终目的
定向是人们通过感觉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以后,从而确定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心理过程。而行前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使盲生具有良好的行走准备基础,这项训练主要是针对中年级盲生而进行的。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因为定向的目的除了环境学习和空间认知之外,其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是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
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故而使得我们只能被动地用简单的“授——受”方式进行教学。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每个教学项目的完成不仅是盲生校外定向与行走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更是对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培养。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盲生的定向与行走技能的养成,是一门科学技术,而教授定向与行走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有效的教学更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和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对《盲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深感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难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更难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去创造和建设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社会。随着新课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倡导,盲校定向行走训练课程的学习方式转变同样迫在眉睫。
定向行走是视障学生克服视力功能障碍、实现顺利行走,达到生活自立、融入社会的最基本需求之一。视障学生只有掌握定向行走的技能,才能克服障碍而独立生活,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美国盲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勞温费尔德在他的盲童教育专著中指出:“视力残疾使个体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其中以三个方面最为严重。一是个体获得概念的范围和种类的限制;二是个体行走能力的限制;三是个体控制环境和在环境中自我控制能力的限制。”劳温费尔德指出的视力残疾对个体发展的三个方面的严重限制,实质上都与盲人定向行走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定向行走技能的训练对视障学生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盲生定向行走的分阶段训练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式来进行训练。
一、主动合作,消除胆怯——定向行走训练的基础阶段
学校是盲童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每个盲生都必须要熟悉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定向行走训练就要从熟悉环境入手。对于初入学的盲生,首要工作就是要让盲生熟悉校园环境,熟悉生活环境,大体了解学校的布局。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可以首先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让盲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形象直观的空间概念。具体做法是师生共同动手用橡皮泥来建造校园布局的模型,这样,盲生既兴趣盎然,又在玩中建立了深刻具体的印象。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盲生弄清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盥洗间、教师办公室的位置及彼此之间的空间关系。在熟悉环境的同时,还要注重帮助新生克服“恐惧心理”。盲生在入学之前的独立行走时,尽管有大人的扶助,但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碰撞或摔跤经历。入学后,在陌生的校园环境内怀有怕摔、怕撞等恐惧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恐惧的实质就是“怕”,怕字当头必然会导致畏缩不前。因此,克服盲生的恐惧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消除盲生的胆怯心理,首先要做好盲生心理的安抚工作,要形成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养成盲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激发盲生主动要求参与定向行走的训练,鼓励盲生走,大胆地走,对敢于放手迈步的盲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也可激励其他盲生的积极参与。其次,要尽量减少障碍物,避免发生的碰撞和摔跤,客观上使盲生敢于走。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从扶一把到敢于放开手要有个过程。这些都是消除盲生胆怯心理的有效措施。
熟悉环境,消除胆怯,是盲生定向行走训练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有了这个扎实的前提和基础,盲生的定向行走训练才会落到实处。
二、自主探究,掌握技能——盲生定向行走训练的养成阶段及最终目的
定向是人们通过感觉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以后,从而确定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心理过程。而行前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使盲生具有良好的行走准备基础,这项训练主要是针对中年级盲生而进行的。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因为定向的目的除了环境学习和空间认知之外,其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是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
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故而使得我们只能被动地用简单的“授——受”方式进行教学。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每个教学项目的完成不仅是盲生校外定向与行走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更是对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培养。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盲生的定向与行走技能的养成,是一门科学技术,而教授定向与行走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有效的教学更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和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