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B模式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当前国内外较为流行和认可的新型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熟练掌握之后再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讨论。本文首先阐述了PLB教学模式的特点,其次,深入分析了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PLB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PLB模式;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颖芳,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一、前言


  随着我国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经管类专业是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在近年来都相继开设的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由于课程涉及面广,一直以来也是教学难点。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当前国内外较为流行和认可的新型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熟练掌握之后再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讨论。从目前来看,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已不再是原来的“一言堂”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处于合作者、探究者的角色,而教师则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凸显出来。PLB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较佳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格外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此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PLB模式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二、PLB教学模式的特点


  PBL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涵盖“意义建构”“情境”“会话”“协作”四大要素,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来让学生进行主动、独立地交流、讨论与思考来对教学问题进行求解与反思。PLB教学模式格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分析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去探索新的学习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任务,自始至终都贯穿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则不再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PBL教学模式,能够让每一位同学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有效教学活动中,去独立分析、搜索、总结相应的知识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与理解,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及逻辑思维,进而有利于形成“以学为本”的学习范式。PLB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三、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PLB模式的应用


  1.精心设计问题。PLB教学模式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要基于《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要求来设计出逻辑性强、关键性强的教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精心设计出可激发学生探索性的问题,由于《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故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备4个特点:第一,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项目难度中等;第三,项目要有代表性;第四,学生可综合运用所学技能与知识。
  2.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均要向学校发放下次课的核心问题、代表性案例等,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做好预习工作,这也是PLB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同时,可将学习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3-4人为一组为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对一些难点问题与重点问题进行解决,预习时间通常为整个课堂教学时间的1/3为宜。
  3.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思维。教师也特别重视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思维,必要时还可自设问题、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思维,在大量的问题练习过程中扩展知识面、增强记忆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4.合理开展评价工作。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者相互结合的方式。其中,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过程中侧重于让学生自己找问题、相互找问题,同时也要对所思所想进行总结。而教师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等,尤其是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进行重点考察,力争要让评价结果体现出学生的真实素质,当然,若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表现较为优秀,教师也应该不吝夸奖,让这些学生也能够体验到较强的成就感。

四、结语


  总之,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PLB教学改革遵循“理实一体化”的要求,将传统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相互脱离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让广大学生能够真正实现“边学边做”“边做边思”的效果,大大增强了《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培养出来的广大学生具有較强的专业素质视野,进而满足当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Doehy F., Segers M., Van denBossche P, et a1. 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 meta- analysis[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3,13:533-568.
  [2]刘云.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3(03):191-194.
  [3]朱沁夫.《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改革及其效果[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9):191-194.
  [4]杨欣,李忠旭,王艳.《经济学基础》课程定位及教学改革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0(01):101-104.
  [5]赵燕,闫贺平,董彦霞.浅析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思路[J].教育研究,2014,20(12):100-1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日益严苛,细化到每个学科都会有相应的要求。自2014年提出核心素养的关键词到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英语学科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细致的划分,主要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部分组成。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了老师们探索的热点课题。英语学习从小学、初高中到大学一直都是必修科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s, studying how the price of film product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film products, analyzing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film produ
【摘要】核心素养关注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改革。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为立足点,关注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关注学生兴趣,组织学生熟练背诵的方式来学习语言知识。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学习方式突破,通过设趣激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熟背精思,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参与中完善能力,积累知识,掌握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
【摘要】现阶段,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深入,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进一步凸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由于语言与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语言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将跨文化意识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极具重要价值。本文将简单介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化的必要性,并重点探讨其渗透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文化;小学英语;渗透路径  【作者简介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推动着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更新了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很多教师感到以学生为中心、伴随多样活动的课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新的教学观念没能有效的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本人尝试把评课机制带进课堂教学,通过科组各成员之间听课、评课、反思,提出问题讨论,激活教师的注意力,扩展观察的范围,提供相互分享各自观点、领悟教与学规律的机会,改进教学实践,
【摘要】当前,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也是我国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提升整体国民的英语语言素养,现代教育强调要从小抓起,从幼儿抓起,为幼儿营造一个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奠定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英语也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西安市民办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为例,分析目前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促进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西安市;民办幼儿园;英语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不仅能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科学的阅读技巧,还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苗影,江苏省灌南县实验小学。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習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
【摘要】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目标也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英语应用水平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教师的课堂更注重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相关活动的丰富多彩,旨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到最大的英语学习乐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探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加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态势下不断深化。充分了解不同国家自身的文化特征、宗教信仰等内容已经变成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必然要求。英美文学处于世界文化领域中的关键部分,对英美文化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思想意识。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阶段,需要提升对学生英美文学课程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及时对英美文学教学的
【摘要】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水平,有利于我国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融合,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文章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情境教学法  【作者简介】白龙英,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二中学。  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