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關键词:防雷装置;检测;日常维护
雷电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在全球各个国家均会发生。它通常在对流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中产生,其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段释放出来,瞬间功率特别大,雷电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冲击波、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形成极大的破坏力和危害性,经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电子信息设备等安全事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大建筑物的广泛建设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普及应用,这些均使得雷击风险大幅增加。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对于防雷工作越来越重视,并且在雷电易发区安装了许多防雷装置,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建(构)筑物在遭受雷电击时,尽可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员、电子设备安全。但是,有些人以为安装了防雷装置就高枕无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不注重日常生活过程中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这会影响防雷装置的有效性,无法发挥防雷装置的实际雷电防护效果。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防雷装置的构成、日常维护的必要性、要求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为今后更好地管理防雷装置提供指导。
1防雷装置的构成
防雷装置主要涉及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和相关连接导体。接闪器涵盖避雷针、避雷带(网)以及用作防雷的金属屋顶和金属组件。引下线主要指接闪器连接到接地设备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接地体与接地线的统称。接地体是放人土壤抑或混凝土基础中的导体,用于分散电流。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的限制瞬态过电压以及降低电涌电流的装置。连接导体是从引下线断开卡或电线转换点到接地体的连接装置,抑或是从接地端子和等电位连接带到接地装置的装置。
2防雷装置日常维护管理的必要性
结合《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要求,我们了解到,防雷装置的所有人或受托人应指定专人负责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若通过对雷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时,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解决方式。所有防雷设备的单位都必须注重防雷装置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对于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现代化建筑物来说,完整的避雷装置应涉及接闪器、引下线、等电位联结系统、合理的布线系统、屏蔽系统、电涌保护器以及公共接地系统组成,各个方面均需要发挥防雷作用,要求做到内外部全面防护,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整体的雷电防护作用。不管是哪种装置若平时没有经常维护,均可能会使得防雷设备无法发挥保护功能,还可能引起雷电事故。雷击事件若出现,轻则导致仪器设备受损,严重时会导致人员伤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尤为必要。
3防雷装置日常维护的相关要求
3.1管理体系要求
完善而全面的管理体系对于任何要执行的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而言同样需要全面的管理体系。防雷装置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开展维护工作,确定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责,使维护人员的职责权限可以有效落实。维护工作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这需要维护人员获悉有关的防雷知识。所有防雷装置的单位应建立维修人员培训制度,以确保维修维护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更新能够满足防雷装置维护保障工作要求。
3.2设备要求
由于设备保障技术人员的防雷专业技术水平有限,若因为某种因素而导致防雷装置失去雷电防护效果的时候,应判断是否能够与配套设备配合使用以恢复其原有的雷电防护效果。若操作比较专业,应及时报告给有关单位管理部门,且需要咨询专业的防雷机构来作出处理。所以,用于维护工作的工具、仪器需要基于日常维护的基本要求,例如验电笔、螺丝刀、扳手、锤子、钢卷尺、万用表、钳子、锉刀等配套工具;若有必要,还需要配置SPD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等仪器。
3.3人员的要求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目前的防雷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由各防雷设备单位任命的维护人员通常本身并不具备防雷知识,防雷技术还不够娴熟,无法满足防雷工作的更多需求。所以对于防雷装置日常维护管理,就要求各防雷装置要组织维护人员接受防雷专业技术及有关的安全培训,使他们具备防雷装置维护的相关知识,掌握行业中有关防雷的有关规范与标准,要熟悉配合防雷装置的位置,并要掌握防雷装置的功能、性能以及操作方法,以便对于防雷装置的存在的隐患可以及时发现以及采取对应的维修维护与整改措施。
3.4安全要求
建筑物的直接雷电保护装置主要在天面、设备楼层的最高高度设置,SPD保护器主要布设于建筑物的交流配电系统的主配电柜和每个分级配电柜中。在维护管理中有的时候回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攀爬作业、可能的电击危险。所以,在对防雷装置维护工作中应以人为本,并应尽可能思量到工作中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防雷装置维护人员应结合需要佩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警示牌以及其他安全防护设备,从而更好地保护防雷装置维护人员的安全。
3.5档案的要求
针对防雷装置的维护管理应建立对应的工作档案,这样不仅可以使防雷装置的维护工作更加规范、职责更为明确,要求更为具体,而且便于今后更好地查询相关问题。此外,防雷装置所有单位的工作人员有时候会发生变化,流动性较强,因此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交接。结合《防雷装置检验文件备案和规范》(QX/T319-2016),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文件应最少需要保存两年,防雷装置日常维护记录内容应包括防雷装置的材料、定期检查报告、事故和处理记录、维护记录以及新的,经过修改的(扩展的)施工记录等信息。
4防雷装置的维护
4.1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
防雷装置的维护分为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两类。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进行一次定期全面检查维护。日常维护应在每次雷击之后进行。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对防雷装置应随时进行目测检查。
4.2检查和维护项目 防雷裝置检查和维护项目涉及许多方面,具体涉及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浪涌保护器(SPD)的检查与维护。
4.2.1接闪器的维护
对于接闪器,需要对其材料、规格、防腐措施进行检查,查看其是不是符合规范要求还应检查接闪器的焊接是不是稳固、是不是垂直安装,还要注意其是否有熔化、折断的问题、更要重视接闪器同引下线的连接的检查,检测器是否可靠,是否能够进行合理分流。一旦发现接闪器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维护,若损坏严重则需要更换新的接闪器。
4.2.2引下线的维护
对于引下线的维护,首先应对引下线材料、直径、截面积等方面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其次,要检查引下线是否平直、牢固,支持件之间的间距是不是符合规范要求;再次,还应对断接卡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锈蚀、变形或接触不良的现象;最后应检查引下线的过电压,观察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发现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做出有效处理。
4.2.3接地装置的维护
由于接地装置通常埋在地下,没有办法较好地检查其锈蚀程度,通常要求对其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只要满足相关要求就行。假若接地电阻值超过相关要求的数值,那么就需要及时对接地装置进行整改,确保接地电阻满足相关防雷标准要求。
4.2.4连接导体的维护
连接导体通常在空气中裸露,所以连接导体往往会受到受老化以及接触不良的困扰。一旦发现连接导体老化,则应更换老化线路。若通过检查发现存在连接不良或断开问题,则需要及时对连接导体进行维修维护或者更换新的导体。具体维修维护时,需要确保连接导体的牢固性,以防止发生雷击事故。
4.2.5 SPD的维护
在雷暴时节,不管电子设备是否异常或出现损坏,均应多次检查SPD保护器。通常,压敏电阻电源SPD的使用寿命很长,在安装后每年需要定期检查(特别是安装后的第一个雷暴季节之后)。当发现泄漏电流超过20UA时,最好对其进行更换;另外,雷电袭击之后,阀板通常会老化。当阀板的压敏电阻值下降到原始值的90%以下时,也需要及时对其,更换。更换的时候,要求连接、接地良好。对于信号SPD,通常没有雷电计数功能和老化显示指示。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损坏,线路是否断开,接口是否连接正确,设备能否稳定运行等。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维护或者更换新的SPD。
5结语
总之,防雷装置作为现代防雷减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维护社会大众人身安全、建筑物安全、电气设备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防雷装置受到损坏或者维护到位,则会影响防雷装置的效果,并产生极其严重的损失。所以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防雷装置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在工作中要保持严谨细致、高度负责的态度,并且加强相关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防雷维护管理能力,还要做好防雷装置运行情况的总结,以更好地防灾减灾,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雷电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在全球各个国家均会发生。它通常在对流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中产生,其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段释放出来,瞬间功率特别大,雷电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冲击波、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形成极大的破坏力和危害性,经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电子信息设备等安全事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大建筑物的广泛建设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普及应用,这些均使得雷击风险大幅增加。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对于防雷工作越来越重视,并且在雷电易发区安装了许多防雷装置,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建(构)筑物在遭受雷电击时,尽可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员、电子设备安全。但是,有些人以为安装了防雷装置就高枕无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不注重日常生活过程中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这会影响防雷装置的有效性,无法发挥防雷装置的实际雷电防护效果。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防雷装置的构成、日常维护的必要性、要求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为今后更好地管理防雷装置提供指导。
1防雷装置的构成
防雷装置主要涉及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和相关连接导体。接闪器涵盖避雷针、避雷带(网)以及用作防雷的金属屋顶和金属组件。引下线主要指接闪器连接到接地设备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接地体与接地线的统称。接地体是放人土壤抑或混凝土基础中的导体,用于分散电流。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的限制瞬态过电压以及降低电涌电流的装置。连接导体是从引下线断开卡或电线转换点到接地体的连接装置,抑或是从接地端子和等电位连接带到接地装置的装置。
2防雷装置日常维护管理的必要性
结合《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要求,我们了解到,防雷装置的所有人或受托人应指定专人负责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若通过对雷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时,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解决方式。所有防雷设备的单位都必须注重防雷装置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对于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现代化建筑物来说,完整的避雷装置应涉及接闪器、引下线、等电位联结系统、合理的布线系统、屏蔽系统、电涌保护器以及公共接地系统组成,各个方面均需要发挥防雷作用,要求做到内外部全面防护,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整体的雷电防护作用。不管是哪种装置若平时没有经常维护,均可能会使得防雷设备无法发挥保护功能,还可能引起雷电事故。雷击事件若出现,轻则导致仪器设备受损,严重时会导致人员伤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尤为必要。
3防雷装置日常维护的相关要求
3.1管理体系要求
完善而全面的管理体系对于任何要执行的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而言同样需要全面的管理体系。防雷装置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开展维护工作,确定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责,使维护人员的职责权限可以有效落实。维护工作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这需要维护人员获悉有关的防雷知识。所有防雷装置的单位应建立维修人员培训制度,以确保维修维护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更新能够满足防雷装置维护保障工作要求。
3.2设备要求
由于设备保障技术人员的防雷专业技术水平有限,若因为某种因素而导致防雷装置失去雷电防护效果的时候,应判断是否能够与配套设备配合使用以恢复其原有的雷电防护效果。若操作比较专业,应及时报告给有关单位管理部门,且需要咨询专业的防雷机构来作出处理。所以,用于维护工作的工具、仪器需要基于日常维护的基本要求,例如验电笔、螺丝刀、扳手、锤子、钢卷尺、万用表、钳子、锉刀等配套工具;若有必要,还需要配置SPD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等仪器。
3.3人员的要求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目前的防雷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由各防雷设备单位任命的维护人员通常本身并不具备防雷知识,防雷技术还不够娴熟,无法满足防雷工作的更多需求。所以对于防雷装置日常维护管理,就要求各防雷装置要组织维护人员接受防雷专业技术及有关的安全培训,使他们具备防雷装置维护的相关知识,掌握行业中有关防雷的有关规范与标准,要熟悉配合防雷装置的位置,并要掌握防雷装置的功能、性能以及操作方法,以便对于防雷装置的存在的隐患可以及时发现以及采取对应的维修维护与整改措施。
3.4安全要求
建筑物的直接雷电保护装置主要在天面、设备楼层的最高高度设置,SPD保护器主要布设于建筑物的交流配电系统的主配电柜和每个分级配电柜中。在维护管理中有的时候回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攀爬作业、可能的电击危险。所以,在对防雷装置维护工作中应以人为本,并应尽可能思量到工作中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防雷装置维护人员应结合需要佩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警示牌以及其他安全防护设备,从而更好地保护防雷装置维护人员的安全。
3.5档案的要求
针对防雷装置的维护管理应建立对应的工作档案,这样不仅可以使防雷装置的维护工作更加规范、职责更为明确,要求更为具体,而且便于今后更好地查询相关问题。此外,防雷装置所有单位的工作人员有时候会发生变化,流动性较强,因此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交接。结合《防雷装置检验文件备案和规范》(QX/T319-2016),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文件应最少需要保存两年,防雷装置日常维护记录内容应包括防雷装置的材料、定期检查报告、事故和处理记录、维护记录以及新的,经过修改的(扩展的)施工记录等信息。
4防雷装置的维护
4.1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
防雷装置的维护分为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两类。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进行一次定期全面检查维护。日常维护应在每次雷击之后进行。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对防雷装置应随时进行目测检查。
4.2检查和维护项目 防雷裝置检查和维护项目涉及许多方面,具体涉及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浪涌保护器(SPD)的检查与维护。
4.2.1接闪器的维护
对于接闪器,需要对其材料、规格、防腐措施进行检查,查看其是不是符合规范要求还应检查接闪器的焊接是不是稳固、是不是垂直安装,还要注意其是否有熔化、折断的问题、更要重视接闪器同引下线的连接的检查,检测器是否可靠,是否能够进行合理分流。一旦发现接闪器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维护,若损坏严重则需要更换新的接闪器。
4.2.2引下线的维护
对于引下线的维护,首先应对引下线材料、直径、截面积等方面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其次,要检查引下线是否平直、牢固,支持件之间的间距是不是符合规范要求;再次,还应对断接卡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锈蚀、变形或接触不良的现象;最后应检查引下线的过电压,观察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发现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做出有效处理。
4.2.3接地装置的维护
由于接地装置通常埋在地下,没有办法较好地检查其锈蚀程度,通常要求对其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只要满足相关要求就行。假若接地电阻值超过相关要求的数值,那么就需要及时对接地装置进行整改,确保接地电阻满足相关防雷标准要求。
4.2.4连接导体的维护
连接导体通常在空气中裸露,所以连接导体往往会受到受老化以及接触不良的困扰。一旦发现连接导体老化,则应更换老化线路。若通过检查发现存在连接不良或断开问题,则需要及时对连接导体进行维修维护或者更换新的导体。具体维修维护时,需要确保连接导体的牢固性,以防止发生雷击事故。
4.2.5 SPD的维护
在雷暴时节,不管电子设备是否异常或出现损坏,均应多次检查SPD保护器。通常,压敏电阻电源SPD的使用寿命很长,在安装后每年需要定期检查(特别是安装后的第一个雷暴季节之后)。当发现泄漏电流超过20UA时,最好对其进行更换;另外,雷电袭击之后,阀板通常会老化。当阀板的压敏电阻值下降到原始值的90%以下时,也需要及时对其,更换。更换的时候,要求连接、接地良好。对于信号SPD,通常没有雷电计数功能和老化显示指示。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损坏,线路是否断开,接口是否连接正确,设备能否稳定运行等。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维护或者更换新的SPD。
5结语
总之,防雷装置作为现代防雷减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维护社会大众人身安全、建筑物安全、电气设备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防雷装置受到损坏或者维护到位,则会影响防雷装置的效果,并产生极其严重的损失。所以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防雷装置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在工作中要保持严谨细致、高度负责的态度,并且加强相关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防雷维护管理能力,还要做好防雷装置运行情况的总结,以更好地防灾减灾,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