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对话如何可能?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法]布迪厄、夏蒂埃著,马胜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历史学家自身处于历史之中,历史科学是否存在?社会学家自身处于社会当中,社会科学是否存在?”
  历史有时候很吊诡,在学科分化尚不明显的时候,我们觉得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交流混杂无序,而在学科壁垒日益明晰的今天,又反而感觉学科门派中的各家各户需要出门走走,看看周邻的学科发展得怎么样,自己又能从中获取新的灵感与方向。但问题随之也产生了,这样的跨学科对话如何可能?
  国内学术界如今的“区域研究”(area studies)风起云涌,大有当年美国倡导“区域研究”的气势,但问题是,我们是否还只是重走美国人走过的道路,把他们建立过的研究机构再在中国重新建一遍?当年美国“区域研究”的杰出倡导者费正清曾“希望新一代将会是具有全球眼光、掌握世界形势、能够理解外国文化和人民并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政策的人才”,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我们更应该秉持的是类似的这种目标,而不是纠结于建立怎样的机构。
  以人才养成为根本的学术目标的确立总是与学科之间的有效沟通息息相关,而这也是成功的“区域研究”的应有之义。大体而言,较为成功的区域研究大体有两类:历史学、社会学,一种面向过往,一种直指当下,而如何实现两者间彼此“同情之理解”,就成为将区域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所在。
  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与历史学家夏蒂埃的一番谈话或许就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对话”。两人各自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旨趣都已经形成特色,也正是基于此,双方问的这种对话也就避免了随兴式的“漫谈”,进而在主要观念与旨趣上形成有意义的对话。可以说,从彼此“理解”的角度所展现的“问题意识”,才是这场跨学科对话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们今天在跨学科互相理解方面的问题在1988年的法国就已经出现过了。当时的法国历史学界已经认识到了狭义“年鉴学派”观点的局限性,并进而在“应当继续突出系列和结构还是应当注重行动者,在史学家操作的范畴与历史行动者本人的语言之间存在差异还是类同等问题上”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但还是作为旁观者的布’迪厄一语中的:“历史学家将他们的分析范畴过分地普遍化,没有深入探索区划和分层的社会历史建构,并时常将它们视为自然之物”。确实,身处历史学界的人往往会存在某种学科上的自傲,仿佛自己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的,但实际上,正如布迪厄所言:“我们用来思考历史的所有观念、词汇、概念都是在历史中建构的。而奇怪的是,历史学家所犯的时代错误无疑是最多的。因为,或是为了造成现代感,或是想使研究显得更有趣,或是由于麻痹大意,他们用当今通行的词语来阐述历史现实,而这种词语在当时尚未出现或另具他义。”因此,不管是在看待还是研究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我们都要保持一种反思性。
  如果说历史学是面向过去的,那么,社会学所面对的则是更为实在与实证的问题。对此,布迪厄可以说深有体会,在言谈当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这位社会学大师:如何使社会学变得更容易相处?正如夏蒂埃所指出的,社会学“在致力于反观社会世界的同时,也把从事反观者归入他正在描述的场域之中”,这种内在矛盾的解决贯穿了布迪厄的一生,可以说,布迪厄所提出的诸如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以及惯习、场域等概念,都是为了在他的社会学世界中处理这一难题。
  或许,正是由于这场20多年前的对话,我们现在才有了对于渗入历史的社会学或者介入社会的历史学的新认识,社会学和历史学都不应该成为“广告学”和“营销学”的一部分,而必须保持反思性与敏锐性。在布迪厄的理想中,社会学应该饱含对现存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并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勇于面对质疑,并在与历史学的对话中获得足够的历史纵深感。从这种意义上说,从书中知道这一些,就足够我们开展新的探索了。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袁剑)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决心以“正常国家”身份在世界秩序当中寻求位置,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没有人声言放弃毛泽东时代的“一条线”观念或者“三个世界”理论,但也没有人予以力主,“自力更生”的强烈信念隐藏在表面上缄默的背后,其中投射出的强大威慑力量来自中国最悠久的历史智慧;不结盟运动仍然在冷战的巨大阴影下艰难求存,但对于这个阴影的淡化,中国和美国都有着清晰的评估和趋同的见解,听起来有些矛盾,不结盟体
期刊
因为研究方向的原因,有一段时间,专注于诗人拜伦的我对“拜”字产生了过敏。那时举凡见到“拜堂”、“拜拜”乃至“拜码头”这样的字眼,我都会以为发现了拜伦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而心头一阵喜悦。现在,虽然敏感期已经过去,但“拜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还是比别的英雄豪杰更能吸引我的注意,以至于凡是出现了“拜伦”字样的图书资料,总是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收入囊中。所以,前不久的某月某日,当我在某书店发现一本封面上赫然
期刊
“科学革命”特指17世纪前后“从哥白尼到牛顿”的那一段历史,这是柯瓦雷以降的科学史研究的最大热点,以不同视角和线索来评点这一“科学革命”的文献汗牛充栋。然而史蒂文·夏平在其名著《科学革命》中开篇就语出惊人:“根本就不存在科学革命这回事,而这本书就是要讨论科学革命。”  那么,夏平究竟是如何否认“科学革命”的,他又是如何谈论这一“不存在”的事件的?他笔下的“科学革命”与柯瓦雷、库恩等史家笔下的“科学
期刊
偶然间在书店看到商昌宝博士的《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它是商昌宝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一书(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因为对这个课题的兴趣与关注,便随即买了下来。“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之间关系的探讨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因为当代文学就是发生在“批判”、“检讨”的环境之中(开始于1942年延安对王实味的批判,以及在批判中王实味、丁玲等人的检讨)。如果能够
期刊
作为著名作家李锐和蒋韵的爱女,笛安进入文坛便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与期待,很多媒体将她称为“文二代”。笛安对于这个称号却有些不满,她不希望读者将她的创作成就与自己的父母联系起来,笛安就是笛安。可实际上,尽管不喜欢“文二代”的称号,但有意无意间,笛安却也安然享受着“文二代”独有的人脉和资源,她的最近作品“龙城三部曲”获得了刘恒、苏童、张抗抗、刘震云等大家的推荐。我即便对于郭敬明团队出版的书籍始终有偏见,
期刊
无法生活——将美国人民从法律丛林中解放出来  [美]菲利普·K·霍华德,法律出版社,2011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注意:不断地制定法律、修改法律、完善法律。人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法律的指引或依据法律进行风险预测,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律中心主义”的生活时代。  法学家们对此自有一番解释: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在陌生人社会里,为了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来提
期刊
鲁迅是中国现代影响最大也是争议最多的作家,这一方面与他自身思想的独特性、深刻性和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1949年以后国家政权(包括1949年以前的延安)将其纳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框架之中,塑造成为文化旗帜,推崇备至。鲁迅与中国共产党尤其是毛泽东的关系,更是鲁迅研究中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  秋石的《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以下简称《追寻》)一书,处理的便是这个问题。  “追寻历史的真相
期刊
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吴芳吉撰,油印本,1925  文学不可脱离乎政教,不可独别于经史,如此,则成大错,若又照搬西方所谓科学之划分方法,使文学支离破碎,则不是对文学的解救、创新,而是一场犹如秦火的毁灭。  他以学之正俗比政之王霸,“王道永行而无弊,霸图偶用而有功。正学坦荡而迟效,俗学险仄而利踪”,故而他认为,文学史之编写也不免于俗耳。由此看来,吴芳吉此本文学史稿之所以与俗不同,正是因为其正
期刊
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中,关于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书写,最好的当推刘震云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2009年),其中对意大利人詹牧师的描刻,至为传神、令人难忘:“老詹来延津时二十六岁,高鼻梁,蓝眼睛,不会说中国话,转眼四十多年过去,老詹七十岁了,会说中国话,会说延津话,鼻子低了,眼睛也浑浊变黄了,背着手在街上走,从身后看过去,步伐走势,和延津一个卖葱的老汉没有区别。”较次一点的,是范稳的长篇小说《水
期刊
各种形式的权力和权利无处不在,这意味着政治无处不在。但是,政治首先集中体现在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关系当中,体现在权力和权利的分配、维护、约束、提升和超越当中。除了民族、国家、政府等诸多显性的公共政治要素之外,正义、权利、自由、平等等政治哲学观念作为隐性的公共政治要素隐藏在显性的要素背后,每一种政治现象和行为都自觉不自觉地显示着某种政治哲学的态度和倾向。  从事政治的人大多是某种简单的意识形态信奉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