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Takotsubo综合征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maomao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EB-Echo)在Takotsubo综合征(TTS)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确诊TTS患者的EB-Echo影像学结果及病例资料,分析EB-Echo对TTS的检出情况以及对TTS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并发症的评估情况.结果 共纳入41例TTS患者,其中首次进行EB-Echo检查后,2例(4.88%)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7例(17.07%)没有给出明确的超声诊断,其余32例检查结果为TTS,检出率为78.05%.首次EB-Echo诊断TTS的时间为(57.19±20.43)min;41例TTS患者的LVEF为0.409±0.094,33例(80.49%)患者LVEF低于0.50,18例(43.90%)患者LVEF值低于0.40.7例(17.07%)患者显示为急性左室流出道梗阻,13例(31.71%)显示为急性二尖瓣反流,9例(21.95%)显示为肺动脉高压.结论 EB-Echo能早期诊断TTS,同时可以准确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并及时检出并发症,为TTS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兴起带来了无线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加剧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能源供给负担。鉴于基站能耗在移动通信网络的能耗中占据了很大比例,为了降低系统能耗,必须尽可能降低基站的能源需求。因此,本文以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绿色通信为背景,借助超密集组网技术与基于能量收集的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两大技术手段,通过无线接入网基站部署的密集化及接入方式的异构化,改善现有无
学位
目的 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V)在创伤相关性肺损伤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讨HFNC在创伤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常规吸氧得不到改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和NIPV组,每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氧疗后1、12、24、48 h的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
目的 观察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接受治疗的9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给予抗感染、抗休克及补充营养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和7 d的NLR、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指标的变化及入院28 d病死率
目的 探讨密闭吸引连接管使用时间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126例患者,根据密闭吸引连接管更换频率分为A组(更换频率:1次/24 h)40例、B组(更换频率:1次/72 h)44例、C组(更换频率:1次/120 h)42例.记录并比较治疗期间3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分别于机械通气24、72、120 h采集C组患者吸引连接管头端内口表面样本和痰样本,比
目的 观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撤出针芯时使用三指指压法阻断喷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东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需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三指指压法以阻断桡动脉穿刺撤出针芯时喷血的发生,全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桡动脉穿刺,监测导管进入血管情况以及导管尖端位置情况,穿刺成功后缓慢置入动脉导管,超声探查动脉导管尖端位置,并在超声引导下用食指按压住动脉导管尖端1 cm处,中指按压住动脉导管尖端部位,无名指按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在呼吸衰竭(呼衰)患者脱机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96例呼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9例应用呼吸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56.71±8.61)岁〕,另47例未应用呼吸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7.52±7.91)岁〕.观察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心衰等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收集患者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
目的 分析心搏骤停患者相关因素的特征,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以期提高防范和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铜陵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入重症医学科的58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一般情况,对心搏骤停的原因、复苏时间、救治情况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结果 在纳入的58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年龄以70岁以上为主(占50%);心源性因素是心搏骤停的最主要原因(占36%).复苏成功时间在10 min以内的患者最多,有19例(约占33%);未复苏成功的8例(约占14%);完
由于数据来源不全面且知识抽取技术尚未成熟,人工或自动构建的知识图谱往往并不完善。知识图谱链接预测旨在基于已有知识推理预测新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图谱补全。本文针对大规模开放领域知识图谱的链接预测问题展开研究。现有链接预测算法中,路径排序算法应用于大规模知识图谱时会产生较大的时间开销。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采样随机游走的路径排序算法,旨在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转移的链接预测算法忽略了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纵向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LSFICB)用于抗凝治疗糖尿病足膝上截肢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喉罩全身麻醉行糖尿病足膝上截肢术抗凝治疗患者4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术前静脉注射(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B组术前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后行超声引导纵向腹股沟韧带上LSFICB,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40 mL(150 mg).观察并记录患者镇痛前、切皮、锯断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