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场假面舞会的华丽盛宴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望地上颜色与天空的距离,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近一些!
  尽管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信誓旦旦地宣称:“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象征简约为美),令我一度恋慕极简主义黑白光影所呈现的自我独白与余韵的想象空间,但我总是赫然想起小时候常听坊间电台卖药广播谆谆告诫“人生应该是彩色的,而不是黑白的”这句俗谚,因而每每无法自拔地更加迷醉于那些极尽色彩绚烂瑰丽、波光粼粼宛如银钩铁画的字符线条,仿佛径自带你通往一个孩子眼中童话般的梦幻世界。
  特别是在某些传统古典文字语言当中,其指涉颜色命名之典雅而绝美,像绀碧、瑠璃、青磁、桔梗、露草、若竹、蔷薇、珊瑚、菖蒲、琥珀、焦茶、亚麻、薄墨、海松、孔雀石绿等,不禁让人萌生一股如诗意般的情境,以及芬芳的气味。
  环顾近代书籍装帧艺术史上,我最私心偏爱的几位“老派”设计家几乎毫不例外都是有着一身高超的手绘技艺,同时擅长将各种颜色“玩”到出神入化、喜好异质图像混搭的“色彩魔术师”,包括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活跃于台湾出版界、晚年自嘲为“好色之徒”(意味喜好“把玩颜色”)的图案(装饰)画家廖未林(1922-2011),以及九十年代风靡巴黎时尚界、素有“调色大师”美誉的服装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Christian Lacroix,是在台北松江路的信鸽法国书店,那是法国袖珍书出版社(Le Livre de Poche)于2011年圣诞节推出的、由Christian Lacroix跨刀绘制封面插图的经典文学口袋书(文库版)。此一书系共编选了九部小说,分别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简·奥斯汀的《爱玛》、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莫泊桑的《人生在世》、费兹杰罗的《夜未央》、拉斐特夫人的《克利夫斯公主》、薇塔·萨克维尔(Vita Sackville-West)的《激情耗尽》、刘易斯·卡洛尔的《艾丽斯梦游仙境》以及梅里美的《卡门》。
  翻览书页,但观其装帧之华美,极尽超现实想象之浪漫,标题字体则为轻盈的手书线条,正所谓“书衣缤纷,时装如戏”,透过Christian Lacroix灵光闪现的画笔,那些衣装华贵绚烂的封面女子均有着神话般的花影光泽,似乎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隐隐听见柔滑布料的娑沙声,与精细的花边呼吸,像松糕的味道,抑或文学的气味?引领你穿梭于现实和幻想之间,屡屡令人沉醉其中,恍如亲临了一场假面舞会的盛宴、一场华丽的游园惊梦。
  我尤其喜欢Christian Lacroix流传的一句话:“让旧事物无休止地复兴”,他声称做服装设计乃是为了“寻找那些逝去的时光”,据说这也是他的设计秘诀。其作品向以华丽见称,常见充满缤纷的桃红、艳丽的橙黄与浓郁的紫,且钟爱使用绸缎、丝绒等布料,而像这样瑰丽明艳的色感,毋宁大多源自于他对故乡的记忆。
  Christian Lacroix 1951年出生在法国南部边城、比邻地中海的阿尔斯(Arles),该地自古便有多个民族融居,山色瑰丽、风景宜人。Christian Lacroix从小即常流连于吉普赛人与西班牙人驻足的蔚蓝海岸,并且热爱观看斗牛、歌剧以及戏剧演出。童年时,曾经从祖母家的阁楼里找到一份创刊于十九世纪末(1860年)的老杂志《La mode illustree》(插画时尚),该套杂志内容汇集了许多古老的女装礼服石印版画、手绘插图(他曾坦言忘不了书中所刊载的一件鲑鱼粉色礼服与偏巧克力的紫色摩洛哥蛋糕裙),让他对早期的服装设计有了初步的美学启蒙。高中毕业(1969)进入蒙彼利埃大学(Montpellier)修习艺术史课程,并以“十七世纪绘画中的服装”作为论文题材。二十二岁那年(1973)他前往巴黎,旋即在索邦大学(La Sorbonne)研究十八世纪法国油画人物穿的衣裳,接着到罗浮宫学校(Ecole du Louvre)念博物馆学,自许有朝一日能成为博物馆馆长与策展人。
  随之,就在Christian Lacroix如愿通过博物馆策展人资格考试后,他与未来的太太法兰索娃丝(Fran?oise)邂逅,且受她鼓励而逐渐转往时装界发展。于是乎,经友人介绍,三十七岁的Lacroix进入知名品牌公司爱马仕(Hermès)工作,自此开启了他的时装设计生涯。1981年又在巴黎老牌时装尚巴度(Jean Patou)担纲设计师,1987年创立个人品牌,出售高级订制服装。由于师出名门,又拥有厚实的艺术功底,因此除了活跃于本业之外,Christian Lacroix更不断积极地投入各种跨界设计,举凡服装饰品、瓷器餐盘、家具灯饰、香水、磁砖、壁纸、笔记本、书籍装帧,甚至包括法国高速铁路TGV的车厢装潢、法国航空公司的制服、巴黎玛黑区小磨坊旅馆(Hotel du Petit Moulin)的室内设计等,皆由Christian Lacroix一手包办,简直是将“做设计”玩上了瘾!同时他还是一位古董衣的狂热收藏者。
  在最走红的那几年间,Christian Lacroix可以说是法国(时尚)设计文化的代名词(他在2002年获颁法国骑士勋章)。
  2005年,Lacroix为法国拉鲁斯出版社(Larousse)绘制了一款法文图说辞典《Le Petit Larousse illustré》(百年纪念版)绘本,无论封面设计还是内页插图,其色彩和风格都一如他的高级时装,极致艳丽、华美。然而,大约自九十年代中期以降,Lacroix的公司开始面临亏损,除了当时吹起“极简风潮”,也因为Lacroix在商业竞争之下,掌握不住品牌的方向,致使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成了压垮Christian Lacroix的最后一根稻草,于翌年(2009)向法院诉请破产。事业遭受重挫的他,破产后依然积极做了不少突破性的设计,诸如精品旅馆室内装潢、翻新老牌Elsa Schiaparelli等作品。2013年,他又推出了一套两款结合立体书与笔记本的《Voyage》(旅游)精品书系,书页里俯拾皆是如宫廷般瑰丽的印刷图案,充满了戏剧性与神秘感的纸上场景,好似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潜意识的交错,从南法到西班牙,从罗马到墨西哥,仿佛Christian Lacroix的调色盘里早已容纳了整个世界的幻想地图。
其他文献
春暖花开,夏热蝉鸣,秋凉叶落,冬冷雪飘,一年四季,顺时而行,不同的气候赋予了不同季节独特的气质。而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也在读着不同的图书,透过文字感受着季节的变化与迁移。  进入六七月份以后,炎炎夏日全面来袭,一些因应季节的图书开始纷纷崭露头角。作为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的中坚力量,生活类图书占据了大众图书市场的大半江山,一些关于夏日的图书(如冷饮自制和夏日保健等)都得以在书店的陈列区博得较好的位置
期刊
以出版,  重返一个美好年代  逗点文创×一人出版×南方家园  的“午夜巴黎”出版计划  “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巴黎永远会与你在一起,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海明威说。  1961年,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他死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流动的盛宴》。书中回忆了在1920年代上半叶,他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时的盛宴现场和诸多文坛、艺坛的人物。这些
期刊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在印刷厂足足倒腾了有20天,6月11号下午准时拿到样书,正好大家开会,在同事们手里默默过了一遍,大家反映内容加形式的综合分还不错。从2012年7月到现在,正式工作即将满两年的时候,终于做出一本还挺漂亮的书,我感觉心里挺美。  讲德国浪漫主义的书很多,即便在中文书里,也不算少。但是萨弗兰斯基的这一本,有他的独特之处。萨先生其实并不是个陌生人,2001年的时候,云南
期刊
从事出版行业十年来,我策划、编辑了上百本图书,选题范围涵盖新闻传播、文学艺术诸领域,而其中电影类图书是我个人投入热情与心力最多的一块阵地——因为我本身是个影迷。这些年,我先后推出“迷影”系列和“卿云馆”丛书,编辑出版了《好莱坞启示录》《许鞍华说许鞍华》《香港新浪潮电影》《胡金铨谈电影》《武侠大宗师:张彻》《对话比利·怀尔德》《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日本电影大师》等图书。这些书不是大红大紫的畅销书
期刊
第一次与立体书结缘是为当时三岁的小侄女选购圣诞礼物。儿童书店的橱窗里陈列着多款国外进口的童话故事立体书,每一本都深深吸引着我,若非因为荷包不够饱满,真的很想豪气万千地把它们通通包起来带回家。最后还是屈服于经济现实,只能买下一本罗伯·萨布达(Robert Sabuda)的《绿野仙踪》(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它的内页一翻开就刮起一股龙卷风,继之还有透过丝线拉力往上飘起
期刊
平日走在路上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吗?  我会东张西望,留意四周围的环境,像是户外广告海报,街边小贩,奔驰而过的车辆,身边的行人,甚至是地面的磁砖、圆孔盖……出国旅游的时候,更是瞪大眼睛,贪看出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无论是不是名胜古迹,就是街边的红绿灯、斑马线、垃圾桶,都觉得很新奇有趣,因为跟自己住的地方完全不一样。  或许是自己受过多年的社会学思维训练的缘故,一直以来,秉持着社会学的教导,“不将
期刊
在虚构文学广受大众喜爱和讨论的时候,一直写纪实和非虚构的申赋渔,总是别出心裁,走在另外的路上。他的书不多加宣传却饱受好评,《一个一个人》三个月第一版就售罄,《光阴:中国人的节气》大陆版卖断货,今年夏天他的《逝者如渡渡》全新装帧设计和再版,秋天,他有所突破的新书《匠人》也将面世,他将等来写作旅程上不断探索的又一个收获,迎来又一个里程碑。  从纪实类著作《不哭》,到《一个一个人》,到《光阴》《逝者如渡
期刊
《天·籁——一个人的精神史诗》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画对话”系列图书最新一种,是艺术评论家张荣东和旅美画家王伟中的艺术对谈录,也同时辑录了张对王画作的艺评,以及王的部分画外随笔。  他们两位都是我的朋友。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太熟悉,太了解,反而容易忽略他们在学术和艺术领域的成绩。我日常认识的张荣东,是艺术学院教授,偶尔朋友小聚饭局聊天,之后各回各家,他就隐身大市,扑落扑落衣袖抖落凡尘之灰,养花养鸟
期刊
在上海虹口区,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楼小房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一座摩西会堂,二战时期,以这座会堂为中心的提篮桥地区,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人。今天,这座会堂成为了上海犹太纪念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不过,从纪念馆门前走过时,我们会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冷清,来往的行人并不特别在意这个处所。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犹太人依旧十分陌生。  犹太人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为何在欧
期刊
首页头条采用“幻灯片式轮播”是许多网站流行的作法。这一阵子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种设计,打开新闻网站,就首页轮播区的下一页箭头(>)按钮,按按按就把当日头条重点快速地扫描完毕。相对的,某些新闻站轮播区采用的是“页标签分页”方式的设计,虽然大家都是在同样大小区域内,层层迭上尽量多的新闻,但“幻灯片式轮播”却给我更容易阅读的感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对读者而言,同样是在相同区域内切换下一页内容,两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