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看似平凡或稀奇古怪之事中,藏着无穷学问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日走在路上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吗?
  我会东张西望,留意四周围的环境,像是户外广告海报,街边小贩,奔驰而过的车辆,身边的行人,甚至是地面的磁砖、圆孔盖……出国旅游的时候,更是瞪大眼睛,贪看出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无论是不是名胜古迹,就是街边的红绿灯、斑马线、垃圾桶,都觉得很新奇有趣,因为跟自己住的地方完全不一样。
  或许是自己受过多年的社会学思维训练的缘故,一直以来,秉持着社会学的教导,“不将发生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永远认真地去思考:为什么这个东西会以这样的方式在这里出现?
  社会学的俗民方法论学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破坏背景实验”,鼓励社会学人刻意去打破秩序,俗民方法论认为,唯有中断流畅运作而让人习以为常甚至无法感觉其存在的秩序时,才能让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秩序逻辑现身。举例来说,某天晚上,一家人准备一起吃晚饭时,故意不坐在椅子上吃饭,而是坐在地上,把碗放在椅子上,而且用手抓菜吃。家人肯定被你这突如其来的行为吓傻,直追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从刻意破坏吃饭的秩序,让吃饭这件事情本身所隐藏的各种秩序和逻辑现身。
  当我看到赤濑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编辑的《路上观察学入门》一书,可开心了。书籍封底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你在做什么?”
  “没事,我最近在研究矮墙啦!”
  “我对电线杆特别感兴趣。”
  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果不其然,《路上观察学入门》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路上观察学”是一门专注于调查路上所能见到之事的学问。书里有很多有趣的观察与调查,最让我感到佩服的是调查巴黎街头的大便分布状态(熟悉巴黎的朋友应该知道,巴黎充斥着狗屎),甚至是大便的形状。另外,还有调查街上人群放屁的状况,比如哪些人在哪里放了屁。其他还有像是马路上的圆孔盖的造型、数量、功能,许多存在却完全看不出功能或目的的建筑,高中女学生的水手服调查,日间集合大楼住户的举动……总之,越是被世人忽略的事情,感觉越是“路上观察学”想要观察与了解的对象。
  别以为“路上观察学”是旁门左道(虽然热衷于路上观察的人也不怕被视为旁门左道),在我看来,这是对于人类脑中既有认知框架的冲撞,以及人类开拓想象力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观察者的观察之眼。看谁更能够找出看似对世间毫无用处而稀奇古怪的事物,并且深入着手调查此一事物存在于世间的状况,尽可能地将此一状况整理出来。例如书中第152-153页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圆孔盖造型、存在的位置、所属的单位。
  想要成为路上观察学的专家,必须有过人的耐力、细心、敏锐度,旺盛的好奇心,不顾忌旁人异样眼光的无羞耻心,巨细靡遗整理分散资料的能力,敢于坚持与众不同之路的气魄……上述能力全都是成为一个好的研究员、创作人、知识工作者,甚至是创业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投入路上观察学研究的人当中,有不少其实是知名学者,像是主编此书的赤濑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还有知名作家四方田犬彦、杉浦日向子等等,虽然全书研究主题看起来像在搞笑,但其实是很认真地在贯彻研究与思考方法的探索(非要严肃谈及学术源流的话,则路上观察学与人类学、博物学和考现学有渊源,使用的是田野调查观察法,只是实作的对象改成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街头巷尾看似平凡不起眼的事物),所以才能集合如此多高手在这个名为“路上观察学”的研究底下,坚持着路上观察的调查与报告撰写,甚至还出了好几本书。
  在我自己开的写作课上,也跟同学推荐了这本书,写作人需要具备“路上观察学”的能力,对世间万物抱持好奇之心,深入去追究并探索背后的原因,细腻地记录、描摹与解析,绝不把不起眼或习惯出现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若不能具备此一能力,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写作人!
  来读读这本书吧!读过之后,不妨试着使用“路上观察学之眼”重新打量、审视自己居住的日常生活空间,肯定能让你看见完全不一样的崭新世界,让你发现观察“微物”的乐趣。
其他文献
作者:奈良本辰也  出版社:北大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本书是奈良本辰也研究日本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京都是日本旧都,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及繁荣之地。本书从日本传统文化出发,以青、朱、白、玄四章,向讀者详细介绍了京都及其周围的建筑风物、文化精神、历史变迁。“何为日本”这一思想学术主题,亦在此得到清晰呈现。
期刊
作者:金万重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2014年3月  南岳衡山小阇利性真机缘巧合之下与卫夫人座下八位仙女相逢而生思凡之心,其師叱其往酆都转世为唐朝淮南道杨处士之子杨少游,八仙则谪为两公主、六美人,九人历遍红尘繁华。杨少游功成名就之时,突遭其师点化,惊觉独坐庵中蒲团之上,方悟温柔富贵乡皆春梦一场,遂重依佛门。
期刊
2014年第三十八届金鼎奖得奖名单公布,且先来看看图书类出版奖的八本书。  图书类出版奖,文学类有四本:李志铭《单声道:城市的声音与记忆》、李渝《九重葛与美少年》、唐诺《尽头》、东年《愚人国》。非文学类四本,工伤受害人协会与桃园县原台湾美国无线公司员工关怀协会《拒绝被遗忘的声音:RCA工殇口述史》、关晓荣《八尺门》、陈淑华《彰化小食记》等。  特别贡献奖颁给了大块文化创办人郝明义。  图书编辑奖获
期刊
作者:马丁  出版社:重庆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本書是在《冰与火之歌》故事开篇前约89年,这时的维斯特洛大陆风平浪静。“高个”邓肯怀揣着骑士梦,与他的侍从、实则身份远非如此简单的小男孩伊戈,一起游历世间,看黑火叛乱,目血鸦专政。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一步步逼近坦格利安王朝的龙的秘密。
期刊
作者:黄照达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这是一个由黄逸与黄日重新设计的新世界。透过他们父子俩的相处时光,可感受到孩子成长的欢乐是如何充实着彼此的生活,并从中体味单纯的快乐。此书是前作《Hello World》的延续。不经不觉,黄日已悄悄成长了,他会跟着父亲的一举手一投足,会窥探父亲的秘密;他会有古灵精怪的小主意,也会有反叛的时候;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追求……
期刊
春暖花开,夏热蝉鸣,秋凉叶落,冬冷雪飘,一年四季,顺时而行,不同的气候赋予了不同季节独特的气质。而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也在读着不同的图书,透过文字感受着季节的变化与迁移。  进入六七月份以后,炎炎夏日全面来袭,一些因应季节的图书开始纷纷崭露头角。作为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的中坚力量,生活类图书占据了大众图书市场的大半江山,一些关于夏日的图书(如冷饮自制和夏日保健等)都得以在书店的陈列区博得较好的位置
期刊
以出版,  重返一个美好年代  逗点文创×一人出版×南方家园  的“午夜巴黎”出版计划  “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巴黎永远会与你在一起,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海明威说。  1961年,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他死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流动的盛宴》。书中回忆了在1920年代上半叶,他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时的盛宴现场和诸多文坛、艺坛的人物。这些
期刊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在印刷厂足足倒腾了有20天,6月11号下午准时拿到样书,正好大家开会,在同事们手里默默过了一遍,大家反映内容加形式的综合分还不错。从2012年7月到现在,正式工作即将满两年的时候,终于做出一本还挺漂亮的书,我感觉心里挺美。  讲德国浪漫主义的书很多,即便在中文书里,也不算少。但是萨弗兰斯基的这一本,有他的独特之处。萨先生其实并不是个陌生人,2001年的时候,云南
期刊
从事出版行业十年来,我策划、编辑了上百本图书,选题范围涵盖新闻传播、文学艺术诸领域,而其中电影类图书是我个人投入热情与心力最多的一块阵地——因为我本身是个影迷。这些年,我先后推出“迷影”系列和“卿云馆”丛书,编辑出版了《好莱坞启示录》《许鞍华说许鞍华》《香港新浪潮电影》《胡金铨谈电影》《武侠大宗师:张彻》《对话比利·怀尔德》《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日本电影大师》等图书。这些书不是大红大紫的畅销书
期刊
第一次与立体书结缘是为当时三岁的小侄女选购圣诞礼物。儿童书店的橱窗里陈列着多款国外进口的童话故事立体书,每一本都深深吸引着我,若非因为荷包不够饱满,真的很想豪气万千地把它们通通包起来带回家。最后还是屈服于经济现实,只能买下一本罗伯·萨布达(Robert Sabuda)的《绿野仙踪》(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它的内页一翻开就刮起一股龙卷风,继之还有透过丝线拉力往上飘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