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课堂会话中的预示语列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7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预示语列是在以言行事前,先用某些话语进行试探,看可否向对方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施为前语列。Levinson等人将预示语列划分为请求前语列、宣告前语列、询问前语列、结束前语列、邀请前语列等。本文以汉语课堂会话为语料,对汉语课堂会话中的预示语列进行分析,从而为指导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实践基础。
  关键词: 预示语列 课堂会话 语列类型
  1.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的代表人物Austin和Searle认为,人们的日常会话就是以言行事的过程,提出了“言语就是行为”的思想。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在实施一个言语行为之前,对对方的情况探听一番,以核实有没有向对方实施这个言语行为的可能性。
  20世纪80年代初,S.C.Levinson提出“预示语列(pre-sequence)”的概念。所谓预示语列,就是施为前语列,即说话人在以言行事前,先用某些话语进行试探,以确定可否向对方实施某一言语行为。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辅助语,说话人往往要求对方作出一定的反馈(何自然,冉永平,2009:300)。预示语是指一种特定的话轮(turn),包含这种预示语的一段会话即为预示语列。预示语列是为表达“请求”、“邀请”、“宣告”等“言外之力”的最典型的会话结构格式。
  话语分析学家E.A.Sehegloff和S.C.Levinson认为言语行为理论对日常会话中的语言运用没有太大的解释力,并断言言语行为理论对预示语列做不出任何有意义的解释。然而,在实际会话中,“言语行为与预示语列并不相互排斥,一个语句可以同时完成两种功能;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必须借助言语行为理论,才能比较充分地解释预示语列这一会话现象”(辛斌1999)。因此,一个语句在适当的上下文中之所以具有预示语列的功能,正是因为它实现了某个言语行为。实施言语行为是达到交际意图的手段,当实施某个言语行为的意图是为后面将要实施的言语行为做准备时,我们便可把它看做预示语列。
  本文以汉语课堂会话为语料,旨在通过对汉语课堂会话中预示语列的研究,为对外汉语教学与交际提供参考依据,并指导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实践。
  2.预示语列的分类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Searle认为要成功实施一个言语行为,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命题内容条件(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准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诚意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和根本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何兆熊,2007:101)。例如,当说话人想通过说话来实施“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命题内容条件是他明白自己将要向他人提出请求,准备条件是考虑听话人是否有时间或精力接受这一请求,这一准备条件正是要通过预示语来实现。
  Levinson(1983)等人以预示语的功能为划分标准,将预示语列分为“请求前语列(pre-request)”、“宣告前语列(pre-announcement)”、“询问前语列(pre-inquiry)”、“结束前语列(pre-closing)”、“邀请前语列(pre-invitation)”等。一般来说,预示语不能决定预示语列的类型。这些语列的界定,必须结合完整的会话,尤其是主题项才能进行。使用预示语的主要动机是探寻可否向对方实施某一言语行为,如果预示语得到对方的回应,说话人就可以对对方实施一定的言语行为(刘睿,高飞,李朝华,2009。)
  3.汉语课堂会话中的预示语列分析
  对汉语课堂会话的预示语列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改善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与实践。下面将从请求前语列、宣告前语列、询问前语列和结束前语列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3.1请求前语列
  在日常交往中,交际者往往会在发出请求前探测对方满足自己需求的可能性,这时就会出现请求预示语(陈新仁,2002)。由于请求是让听话人为说话人做某事的行为,会威胁听话人的面子,因此在交际中需要讲究策略,主要策略之一便是使用预示语。请求前语列可分为直接请求型、商议型等。
  直接请求型:(1)T:上课。(预示语)
  S:(安静下来)
  T:请大家把书翻到50页。
  S:(大家开始翻书)(T代表老师,S代表学生,以下同)
  在直接请求类型中,说话者往往通过某个间接的预示语引出将要请求的事情。本例中,“上课”这一动作词组正是充当了预示语的作用,以便预示后面“请大家翻书”的请求。
  商议型:(2)S:老师,有件事情想跟您商量一下。(预示语)
  T:什么呀?
  S:三班打算跟我们班在周二举办联谊活动。
  T:很好的活动,号召大家积极参加吧。
  说话人为了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而采用商议型的预示语列,最常见的预示语便是“有件事要商量一下”。这个例子中,学生为了尊重和听取老师的意见使用商量型预示语,从而引出“举办联谊活动”这个事件。另外,“老师”这个呼语也充当了预示语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从而为后面实施特定的行为做准备。
  3.2宣告前语列
  宣告是说话人向对方提供信息的言语行为,前提条件是我们假定对方不拥有该信息。为了了解对方掌握的情况,说话人往往会询问一番,这时就会出现宣告预示语(陈新仁,2002。)就这类预示语来说,Levinson(1983)认为,它们至少存在以下特征之一:(1)表明要宣告的内容属于哪一类或关于何人;(2)对该内容作出评价(如好、坏等);(3)常常指出要宣告的事情发生的日期;(4)一般都有一个表示宣告内容的变项,这个变项预示第二轮对答中要宣告的内容。
  评价型:(3)T: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预示语)   S:……(开始讨论起来)
  T:今天下午学校将邀请XX大学的XX教授做讲座,欢迎大家前来。
  本例中,老师为了宣告“下午有讲座,希望大家参加”这个事件,采用了评价型的预示语,一个“好”字不仅对事件的内容作出了评价,同时吸引了听话人的注意力。评价型预示语在宣告前语列中是最常用的预示语之一。
  指令型:(4)T:大家听我讲!(预示语)
  S:(安静下来,认真看着老师)
  T:今天下午我们将会对前面学过的三课内容进行小测验,希望大家认真准备。
  一般情况下,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向身份地位较低的人宣告某件事情时会采用指令型预示语。这种预示语语气比较生硬。该例中,“大家听我讲”是老师向学生传达指令,语气强硬,态度严肃,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
  3.3询问前语列
  在课堂会话中,询问前语列也是一种常见的预示语列。它旨在通过使用某些预示语达到询问的目的,可以分为直接询问型、指令型等询问前语列。
  直接询问型:(5)T:我问你。(预示语)
  S:什么事呀,老师?
  T:是不是你拿了XX的书包?
  直接询问型的预示语一般语气强硬,态度坚决,适合上级对下级或是同龄人之间使用。最常见的预示语就是此例中的“我问你”,这种预示语是说话人直接切入话题。
  指令型:(6)T:你跟我说实话。(预示语)
  S:什么事呀,老师?
  T:是不是你拿了XX的书包?
  指令型询问前语列语气比直接询问型更加生硬,通常情况下较少使用。此例中,老师询问S是否拿了其他同学的书包,可见老师是在很生气的情况下说出的,因此指令型询问前语列语气非常强硬,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
  3.4结束前语列
  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话的结束是在会话双方的共同协商中实现的,当会话双方认为彼此都已经完成了会话的“任务”后,就可以发出会话结束前信号(pre-closing signals)(苗兴伟,1995)。因此,会话结束前信号的发出,需要借助预示语得以实现,这种预示语一般包含标志着会话结束的话段(如今天就说这么多)或对前面会话内容的简要概括或寒暄语等(如今天跟你聊得很开心)。
  暗示型:(7)T:哦,已经12点了,一上课就忘了时间。(预示语)
  S:(收拾书本)
  T:那我们下课吧!
  暗示型结束前语列一般是为了暗示某一会话结束而采取的预示语。在此例中,老师为了结束课程而采用一种暗示的表示原因的预示语,以引起后面“下课”这个事件。它是一种常用的结束前语列预示语。
  概括型:(8)T:今天我们的班会开得很成功。(预示语)
  S:(鼓掌)
  T:以后有好的建议欢迎大家踊跃提出来,下课吧。
  为了结束某个会话,说话人有时会简要评述会话的性质。老师为了结束班会而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开得很成功)。这种预示语往往会顾及听话人的情感,对听话人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因此易于被听话人接受,是很常用的结束前语列。
  4.结语
  通过对汉语课堂会话中预示语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预示语列可以给对方留下思考的余地,从而使说话人在得到回应后实施自己的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体现了对听话人的尊重和交际者的社会语用能力。另外,以汉语课堂会话为语料分析预示语列,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与实践,同时为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陈新仁.预示语列的会话修辞研究[J].福建外语,2002(2).
  [3]顾筝.轮番说话中的话题启动预示语[J].修辞学习,2005(2).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刘睿,高飞,李朝华.公交车上会话中预示语探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9).
  [7]逯秋红.现代汉语会话过程中的预示语列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8.
  [8]苗兴伟.话轮转换及其对外语会话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1995(3).
  [9]辛斌.言语行为、交际意图和预示语列[J].外语学刊,1999(1).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理答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氛围,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有声课堂理答中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要以即时激励性理答为主,如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来自教师真诚的赞赏和肯定,使学生获得自信心和自尊感的满足。  关键词: 有效理答 情感温度 独特体验  理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细节,有效理答最能彰显教师引领的
摘要:目的:通过实际调查,探究为急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胃炎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普通的护理,对于实验组的患者来说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最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最终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最终满意程度分别为9
目的:观察微信群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68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开展项目研究,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依据抽签法分成试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选择的研究对象例数为75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尘肺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摘 要: 21世纪,挖掘乡土资源进行课程改革成为热门话题,并且给学校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生命,我们学校试图结合当地资源情况,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探寻适合自身的校本课程。本文通过阐述挖掘乡土文化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意义,并通过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继而提出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合理性建议,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乡土资源 校本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
摘要:目的 对颈脊髓损伤合并四肢瘫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对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颈脊髓损伤合并四肢瘫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及康复,50例颈脊髓损伤合并四肢瘫患者存活为46例占92%,存活的46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骨折恢复良好。结论 在颈脊髓骨折手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该病的预后,应在临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怎样教好化学实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探究课题。《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看法。  一、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
期刊
前些天,某电台播放了一篇采访空姐生活的报道,听了却不是滋味,原因是记者带着事先设计的路子去采访、提问中不断“引导”,不免落入了“误导”,也使得那位空姐谈得不尽合理。
摘 要: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适应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创造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  关键词: 生物科学素养 知识体系 科学思维 学科价值观  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
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而静脉穿刺中难度最大的是小儿静脉穿刺及头皮针的穿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所以熟练掌握小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