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皂苷R1对脑动脉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来源 :西北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e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三七皂苷R1(NR1)对脑动脉硬化(CEA)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NR1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d-1),各10只,N R1各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均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连续4周.干预后,检测大鼠血压和血脂水平,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ET-1)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中P-p38MAPK/p38MAPK、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脑中动脉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血脂、NO和E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p38MAPK/p38MAPK、iNOS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eNOS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NR1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血压、血脂、NO、ET-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p38MAPK/p38MAPK、iNOS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NR1剂量的增加,差异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NR1可通过抑制CEA大鼠p38MAPK的磷酸化,调节eNOS和iNOS的蛋白表达,保护VEC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急性胰腺炎(AP)胰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及miRNA-216a的影响。方法利用蛙皮素建立小鼠AP模型,实验分组为对照组、AP组和DEX组。检测3组小鼠血清中淀粉酶(AMY)与脂肪酶(LPS)的水平,利用RT-q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miRNA-216a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及血清中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
常规驱动(CGD)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开关特性的控制优化程度有限。当换流条件改变时,CGD方法也无法保证器件开关特性可以保持在最优状况,即缺乏自调节能力。学术界相应地提出主动栅极驱动(AGD)方法来实现对开关特性的自调节控制。但在实施自调节控制时,会遇到自调节控制稳定性、控制精度等方面的问题。该文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后续深入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上提出自调节控制时的3个关键设计点,并分别进行了实验验证,为AGD方法实施自调节控制提供了指导。该文综述已有驱动对IGBT关断峰值电压控制的缺陷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渴乐宁胶囊中太子参环肽B、梓醇、地黄苷D、益母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和芒柄花素含量的HPLC法,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对渴乐宁胶囊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2 mL·L-1磷酸;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检测太子参环肽B、梓醇、地黄苷D和益母草苷,254 nm检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和芒柄花素;采用统计软件对渴乐宁胶囊中7种成分的
压接型IGBT芯片在正常的运行工况下承受着电-热-力多物理量的综合作用,研究电-热-力影响下的IGBT芯片动态特性对于指导IGBT芯片建模以及规模化IGBT并联封装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获得电-热-力综合影响下压接型IGBT芯片的动态特性,该文结合双脉冲测试电路原理,研制出具备电-热-力灵活调节的压接型IGBT芯片动态特性实验平台。通过对动态特性实验平台关键问题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实现平台回路寄生电感、IGBT芯片表面压力分布及机械夹具温度分布的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压接型IGBT芯片动态特性实验平
在电力电子系统中,因器件击穿、硬件电路缺陷或系统控制失误导致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误开通时,桥臂电流回路中多个器件处于开通状态,形成串联短路故障。该文以SiC MOSFET半桥电路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SiC MOSFET串联短路的动态过程,理论分析负载电流、栅极驱动电压和结温温升对SiC MOSFET短路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推导出SiCMOSFET分压模型,并采用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基于1 200V/80ASiC MOSFET测试平台验证电路参数对短路损耗和结温分布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电力电子系统实现电能变换与控制的核心组件之一。然而,工业界反馈的数据表明,应用于高可靠性场合的IGBT模块可靠性并不高,其热疲劳失效将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非计划停机。对IGBT模块的预期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将有助于指导电力电子装置的定期维修,降低经济损失。相关研究表明,IGBT模块的失效和温度关系密切,因此该文从热特性角度阐述IGBT模块的寿命评估。具体涉及热疲劳失效机理、热网络的建立与应用、热参数的辨识与监测、结温的估算及用于寿命预测的失效物理和解析模型五个方面。最后总结了现有
目的 探究小檗碱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 C)的机制.方法 将3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每组10只,使用质量浓度为50 g·L-1的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UC模型.
传统线路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彼此独立设计与生产,现场组装时存在安装复杂、综合成本高、故障风险点多等应用不足,将避雷器与绝缘子集成一体化设计是一种解决方案.针对已有10
压接型IGBT器件是智能电网中大容量电力电子装备的基础核心器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装备及电网的运行安全,而封装失效是其主要失效模式,封装退化监测是实现其故障诊断、状态预测及智能运维的关键。针对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传统焊接型IGBT器件封装退化监测的问题,该文以压接型IGBT器件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压接型IGBT器件封装结构;然后,系统分析微动磨损失效、栅氧化层失效、接触面微烧蚀失效、边界翘曲失效、弹簧失效、短路失效、开路失效共七种封装失效模式及对应的封装退化监测方法,并提出现有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
在中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大功率IGBT模块是变流器的核心器件,而驱动电路是影响IGBT模块及其组成的变流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对于IGBT模块的突发故障与老化失效,通过驱动电路进行状态监测与保护是目前能够对其实现故障诊断最快的方法。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量化电压并行比较的IGBT状态监测保护电路。首先,建立IGBT模块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模块内部寄生参数对饱和导通压降Vce(sat)、短路电流Isc、开通延迟时间t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