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防范与救济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4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暴力不断发酵,花样百出,触目惊心,并且呈现出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的特点。究其原因,有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学校教育观念偏颇、教育制度不完善、家庭教育忽视、相关法律欠缺等多方面。能够在真正意义上遏制校园暴力一直以来都是一项艰难工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让学生在有法律标杆的方向上成长,是应对并消除学校暴力现象唯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校园暴力 防范 救济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原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却给无数孩子、家庭,以及社会带去了无法磨灭的伤痛。
  (一)我国校园暴力现状
  客观来讲,我国校园暴力现状非常严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33%的表示偶尔遭受校园暴力,6.1%的经常被高年级学生欺负。;最高法刑一庭审判长冉容介绍:“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
  在此情况下,湖北省出台了关于“要对校园暴力屡教不改的改转专门的学校”相关政策。李克强总理也对校园暴力频发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二)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访到—位曾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中生,“我遭遇校园欺凌,但我选择沉默。如果求助老师,他们会变本加厉,找没人的地方打我,还会语言攻击。我告诉爸妈,但是他们不重视,还说是因为我有错他们才会欺负我。”学校管理漏洞、家长不重视,再综合其它调研信息我们发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教育观念的偏颇、心理疏导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的欠缺等都是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我们小队主要从家庭、学校、法律三方面分析校园暴力问题。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家长对孩子都会传递或者灌输这样一个观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在遇到校园暴力时有的孩子会选择以暴制暴,有的父母则认识不到校园暴力的严重性。在他们眼中,这仅是孩子之间的嬉戏玩闹,即使孩子向其求助,他们也不会过多在意,更不用说主动寻求学校或者警察解决。
  2.学校因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但现今大部分学校的功利性较强,过于偏重文化教育,唯分数论,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教育。除此之外,学校的管理漏洞明显。教师对学生日常生活缺乏关心,不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很少涉及心理关怀。并且,学校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有很多人为因素作祟,简单的批评教育,医药费补偿,处分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处理结果的不公平,治标不治本。
  3.法律制度
  目前,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是不完整的。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享受不同的保护与权利。我国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时主要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小队在研究《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也发现,该法以保护为主,多是教育调节,心理疏导也有所提及,而实质惩处的力度是偏弱的。当然,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弱势群体是每个国家、社会的应有之义,但是是否也应该因事而变?
  二、家长应该采取的措施
  校园暴力现象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社会现象,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暴力伤害他人的习惯,道德品质就会走下坡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孩子遭到暴力伤害后,很有可能产生心态上的负面变化,比如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做事偏激,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等。这些负面影响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后果很难想象。经过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帮助家长正确对待校园暴力问题:
  (一)家长要做好事前教育,预防暴力事件发生
  凡事“预则立”,有了预防心理时,自然会做好准备。家长所做的预防性教育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暴力行为,或者网络、新闻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以真实事例教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正确的选择。
  (二)家长应该多了解校园内外的治安情况
  孩子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除了家就是学校,学校也是孩子第二个家。家长应该多观察学校及其周围的治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也好及时与学校或者片警反映情况,为孩子创造一片安宁的蓝天。
  (三)家长要对孩子做好心理教育
  心理问题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后果。社会环境复杂,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相交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暴力因子就非常容易被激发。经受过校园暴力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极易产生自卑感,也比正常人更易产生心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往往是不利变化,心里教育或是心理疏导就显示出重要作用。
  (四)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性解决问题
  一旦自家孩子遭受校园暴力,大部分家长都会感到愤怒,情绪激动,容易做出非理性的举动。但是家长应该理性解决问题。在学校作为的情况下,积极配合,为孩子赢得一片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学校不作为时,寻求其他方式为孩子维权。比如借助媒体、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三、校方应采取的措施
  校园暴力愈演愈烈,在校学生深受此害,这不仅仅包括被施暴者,其他的“旁观”学生也被影响。纵观近几年来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在后续处理阶段,学校的措施大多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一句赔礼道歉,一些医疗赔偿,班主任的教育嘱托就是事情最终处理结果。这造成的是施暴者继续为所欲为,遭受欺凌的孩子或是忍气吞声、畏畏缩缩,或是一场大爆发。无论哪种方式,无疑都是对孩子的伤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心理教育
  文化知识不是学校的唯一目标,学生全面发展才是追求所在,只重成绩自然是不够的。学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可以尝试开设心理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
  (二)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的社会环境治理
  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受社会人员影响,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是主要来源地。学校应该联合公安部门,严格排查,防止未成年人出入不正规的娱乐性场所。此外,加强保安巡逻,可以有效制止暴力发生。
  (三)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加强反校园暴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法治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是违法犯罪行为,以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
  校园暴力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学校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极其重要,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校园暴力无疑是青少年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毒瘤,学校对此责无旁贷,应该教育、管教两手抓,遏制校园暴力。
  四、法律惩罚的程度
  当家庭、学校方面的“软性”保护在校园欺凌面前失去作用时,法律作为最后一道利器般的屏障应当凸显其“硬性”保护作用,真正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和安全,所以我们呼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特别制定“反校园暴力”部分。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立法机关的初衷是将未成年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即使犯罪,也坚持教育挽救为主,法律惩治为辅。但是不能忽视,有许多难以感化、教育、挽救的未成年人,倚仗法律的宽容,忽視自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法律作为傍身的武器,继续为非作歹。所以,法律到底是该“道德感化”,还是该“法威警醒”这是我们该探讨的。我们想强调,没有惩戒的教育是虚弱无力的,在当今依法治教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法律途径才能长期、持续推进依法治理校园欺凌,有效防止中小学生的欺凌和暴力。
  此外,《青少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和《义务教育法》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也是以教育为主,惩罚少而轻。
  我们查阅了许多司法案例,发现具体的司法实践也侧重于保护,而且明显保护施暴者。这说明法律缺乏双向保护的平衡性——表面上是司法的不公,但实质上是立法上的不公、不科学、不完善。因此,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事件,呼吁立法机构出台一部专门的、强有力的“反校园暴力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并且,从教育部门来讲: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找准教育改革的方向;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差异教育,特殊地区特殊对待;加强对教职学工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从社会大众来讲:理性对待校园暴力,避免激进和情绪化;敢于担当责任,维护正义,面对校园暴力行为不做过路人、围观者。
  校园暴力己经逐渐发展为犯罪,因此对于校园暴力问题应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并从中寻找遏制校园暴力的—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对策。我们应尽全力为学生谋求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抵制校园暴力。
  对于校园暴力的受害方,我们想说:我们必须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没什么需要低头的,顺从与沉默,只会助长恶势力,我们必须让别人看到我们,让我们站到阳光之下,为了避免无法预料的悲剧,为了让那些阴暗的残渣无地自容,受到欺凌,我们必须抛开所谓的自尊与屈辱,寻找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真相公布于众,为了自己,生而为人。
其他文献
摘要社区调解是人民调解制度的重要形式。权威与信任是调解制度实效化的必备条件。本文以此为基点,通过对传统基层社区进行历史分析,进一步证明社区治理是社区调解实效化重要外在制度变量,并针对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提出社会组织的常态化介入与制度性参与是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调解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社区治理 调解 权威 信任 社会组织  一、问题与视角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与现实探索一直是学界
摘 要:乡镇文化站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是我们广大干部责无旁贷的职责。  关键词:新时期;文化站;建设  1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意义  乡镇文化站是我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桥梁与纽带。《文化站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文化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
探索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思考和讨论二者相互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从理论方面得到启示,并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集中核算所存在的问题会计行政事业单位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所应采取的策略作了详细的阐述.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计领域也面临着不断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放在首要位置,说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重在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学生有了预习能力,才能进一步形成自学能力,而有了自学能力,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三者是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一脉相承的。因此,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和地位。要转变学
当代法治是人类文明综合发展的产物,一个国家能否走向法治,在相当程度上受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的积极成分对中国法治建设具备正面引导价值,但我们也应抛弃其历史局限性与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对辽西四合屯发掘剖面的中酸性火山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系统取样的基础上,通过测定火山喷发物中斑晶内岩浆包裹体和基质玻璃的主要元素成分和挥发分组成,获得与喷发物对应的火山活动向当时大气圈输送的火山气体成分及其含量.依据火山喷出气体的组成特征,将本区中生代火山喷出气体划分为三个组合:以F>C1的卤化物为主的气体组合、以C1>F的卤化物为主的气体组合和以硫化物为主的气体组合;并具体分析了它们对古气候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