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与酒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2-01
  父亲这辈子就两个爱好,抽烟与喝酒。
  抽了大半辈子年的烟,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戒了。因为再不戒他连气都喘不上来。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他的咳嗽比鸡打鸣还准,妈妈被他吵得睡不着,关键是浓黑的痰到处吐,让妈妈厌烦得不得了。其实促使他下定决心戒烟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有一次去澡堂子泡澡因为胸闷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死在里面。这事之后痛定思痛,他终于把烟戒了。
  其实早些年也戒过烟,只是决心没这么大。也停过几天,烟瘾上来就嗑瓜子吃花生,结果瓜子花生吃了一大堆,也没有戒掉。
  不再抽烟之后,喝酒就成了他惟一的爱好。每天两顿酒,中午晚上,不喝吃饭不香,浑身没劲。在我当兵走的时候,我向想他表过孝心,只要他保重身体我会让他把全国各地的酒都喝个遍。说到做到,第一次探亲,我就把战友送的西凤酒背回了家,他高兴得不得了。我说您记着,这次是陕西的,下次还有别的省的。后来我就陆续给他背回了北京二锅头、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衡水老白干等,还有什么扳倒井、闷倒驴的,几乎大半个中国的酒。酒不在名贵,也不一定对他的口味,但是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瓶子往那儿一摆,成了他在村里炫耀的资本。
  后来我从部队里退伍,到大城市谋出路,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忘记对他许下的诺言,每逢放假回家都要给他买酒。再后来工作稍稍稳定了,手头宽裕了,我也给他带过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档酒。父亲这个人不抠门,不管好酒孬酒喜欢拿出来与人分享。记得有一次我给他带了两瓶五粮液,原本让他留着自己喝,结果家里修院墙时他二话不说拿出来跟瓦匠们一起喝了。这事我没埋怨他,我了解他的秉性,跟谁喝,喝什么,只要他开心就好。
  父亲爱喝酒,家里自然少不了一些坛坛罐罐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家堂屋门后的墙角里常年墩着两个大酒坛子,而这两个大酒坛子里常年存着酒,泡着大枣和枸杞,不等喝完就续上,从不间断。我们兄妹了解父亲这点爱好,逢年过节不给他买吃买穿也要给他买酒,妹妹来得更加直接,每次回家就用十公斤的塑料壶从县城酒厂给他驮上两壶,父亲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线,说还是老闺女了解我,养闺女有酒喝,这话一点儿不假。
  说到这儿别以为父亲是个酒鬼,他也有自己的事业。他做了三十年的赤脚医生,有自己的小诊所,只是他的“生意经”跟别人不同。别的医生给人看病药开得越多越好,用的越贵越好,而他不然,能吃药的就不给病人打针,能不输液的就不输液,而且药就用最便宜的,绝不多开。这样一来收入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以至于多年过去,尽管他在村里起步最早,却是混得最差的一个,甚至拿不出多余的钱供我上学。所以高中毕业后我无奈选择了当兵。
  后来他每每想起这件事总是愧疚得老泪纵横,说误了我的前程。我倒没有什么怨言,只是妈妈没少骂他死脑筋。他有他的坚守,在这个问题上不做丝毫让步,不愿昧着良心挣钱。他说你们别指望我发财,我能挣个酒钱就已足矣。
  父亲挣的钱确实只够买酒喝,不过他那酒喝得安心踏实,理直气壮,从没让外人戳脊梁骨。
  父親爱喝两口,酒量也非同一般,在十里八村远近闻名。我很少看他喝醉过,唯一一次还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为了我的学籍请校领导和老师吃饭。父亲很少求人,他是很要面子的,但是那次他不得不低三下四央求别人。记得那天暴雨如注,就在我家破旧的茅草屋里,父亲喝得烂醉如泥。那一幕至今刻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骨子里有些倔强和清高,但是为人非常忠厚,古道热肠。他读过几年书写一手好字,在村里也算是文化人,逢年过节给乡亲们写春联,红白喜事给人家记账派单,只要有事相求,他随叫随到从不拒绝。尤其遇到重要的事情宁肯关门歇业也要去帮忙,而且一忙就是好几天。妈妈说照这种干法你的诊所早晚要黄。果不其然,苦苦支撑了近三十年终于关张了。妈妈说黄了也好,赔钱搭精力,家里还闹得鸡飞狗跳的,这下子清静了。
  其实诊所关张不能归咎于父亲经营不善,在我看来他原本就不会做生意,也没有把行医治病当成一种生意,而更像邻里之间的扶危济困。他至今还保留着一本账册,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赊欠账目,有几十的几块的,也有几毛的,有孤寡老人的,有家庭困难的,有的已去世多年。他从未主动要过,现在也很少提及。之所以不再行医,主要还是因为孩子们长大了,他不需要再为两顿酒发愁了。
  父亲可以高枕无忧痛痛快快地喝酒了。他年轻时一斤八两不在话下,现在每顿也要三四两。他喜欢自斟自饮悠然自得,吃自己种的菜喝自己泡的酒,简单而舒心,这是他向往的生活。但是多数时候他无法享受这种清静,不得不隔三差五地忙于别人家的应酬。
  农村里的应酬大多是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谁家要是遇到个红白喜事,邻里之间都要不请自来主动帮忙。这是祖上留下的不成文的规定。农村不同于城市,虽然处在新时代,办事依然沿用老规矩讲老理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既懂老理儿又有威望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父亲早年背着药箱行走于乡里,救死扶伤,帮了乡亲们不少忙,颇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又加上熟谙陪酒待客之道,懂得各种场合迎来送往的礼俗规矩,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自然成了乡亲们心目中德高望重之人。父亲也常常不负众望,尽己所能,把人家的事儿安排得井井有条,拿捏得极有分寸,绝对让东家满意。
  人有人品,酒有酒品,酒桌之上的规矩实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座怎么坐,杯怎么举,话怎么说,酒怎么喝,老幼尊卑,远近亲疏,复杂繁琐,一步做不到就会让客人挑理儿,搞不好就会不欢而散。父亲往往处理得恰到好处。
  父亲爱酒但不贪杯,他有自己的原则。遇到谁家里老人去世,忙完之后,人家摆酒设宴极力相邀以示感谢,父亲多是婉言谢绝闭门不出,他说要理解人家的心情,这时候去喝酒不合适。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一辈子与酒打交道、爱酒如命、以酒为乐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在医疗实践中应用社会学理论观点,能够更为有效的协调医疗与社会关系,进而实现医学的生物学属性向社会学属性的转变。医疗改革和医疗环境的变化,使社会学医学实践对社会学的需求更为迫切。本文将就医学实践中社会学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对提出具有可行性实施建议。  关键词:社会学;医疗实践;应用对策  引言:在当前学术研究中,针对医疗实践中引入社会学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广泛,但是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
【正】 给玛·伊·果戈理一八二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圣彼得堡。敬爱的妈妈,我这封信里的消息对于您不会是十分快慰的。我的希望(当然是一小部分)没有实现;幸亏我没有全
<正> 路延之在《正一正文风》(《文艺理论与批评》88年2期)一文中指出: 不久前有一篇论文提出一个“爆炸性”论点,作者把接受美学比作文学领域的爱因斯坦学说,断言过去的文学研究空间“只有二维”,不研究“读者”,只有接受美学出现了之后,才开辟了文学研究的第三维空间。那篇文章发表不久,戏剧界就有人撰文说,接受美学开僻了戏剧研究的三维空间;美术界也有人说,接受美学开辟了美术研究的三维空间……。人类文学研究从二维空间拓展到三维空间,这是件大事,不掌握充分的材料,不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就下此论断,只能
<正> 孔寿山编著的《唐代题画诗注》已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题画诗是唐代兴盛的诗画结合的一种新诗体,以后历久未衰。它可以提供艺术理论研究的许多资料,但长期以来未见系统整理的专书。此书是编著者长期辛勤的第一个成果,限于唐代,以后的将陆续问世。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
DP100型数字精密露点仪是用于测量SF6、氮等气体的微水含量,判断SF6开关等相关设备的气体含水量是否超标的新一代便携式智能露点仪。
<正> 胡风因患癌症已于1985年6月8日逝世。今年1月15日,北京举行了追悼会。文化部部长朱穆之在悼词中说:“胡风同志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要求进步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努力为文艺事业做出贡献的一生。”悼词中指出,胡风于1954年7月向党中央写了《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对于他的意见是完全可以和应该在正常的条件下由文艺界进行自由讨论的,但是当时却把他的文艺思想问题夸大为政治问题,进而把他作为敌对分子处理,这是完全错误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尝试与实践。
中石油南沙油库是我国的大型成品油库,油库位于广州市南沙经济开发区小虎岛,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雷暴日数为80d/a,属于高雷暴地区。笔者主要依据GB50057--1994(2000版)《建筑物
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理解,是一种信任。每个孩子部是天使,只要你给她一对爱的翅膀她就可以自由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