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胰外瘘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后胰瘘的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胰外瘘患者早期均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抑制胰腺分泌,保持引流管通畅,结合抗炎,同时辅以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治愈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4个月,无一例死亡.1例胰外伤后形成的断端瘘,经行胰腺瘘管内移植术治愈.结论 此方法在胰瘘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2年12月1245例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其中14例发生
目的:分析某医院2004~2005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并评价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从2004~2005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用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
目的 探讨Mcl-1(1)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Mcl-1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Mcl-1和Survivin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28/43)和69.8%(3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B-NHL患者Mcl-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我科治疗的15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常规分割化疗,术前放射总剂量为45 Gy,每周5次,每次1.8 Gy,同时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FU同步化疗,放化疗结束6周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经过新辅助治疗后,1例肿瘤完全消失,未行手术治疗,肿瘤平均缩小40.5%,73.3%的病例T期降期,7例行
目的 分析总结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的病因及治疗,预防和遏制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0年至2005年间48例腹外科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吻合口出血,腹腔渗血,脏器切除及切口出血等,出血量200~800 ml不等.22例分别经2次或3次手术止血,26例采用各种方法保守止血,总治愈率100%.结论 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主要是术中止血不牢靠,其次是电刀等应用不当,凝血机制不
期刊
双气囊小肠镜通过经口由上而下或者经肛由下而上对小肠进行全面检查,视野广,图像质量清晰,能充气和吸气,不仅可在直视下观察全小肠黏膜,同时还可提供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内镜下治疗,对于小肠疾病的诊断有突出的临床价值,是小肠疾病检查、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患,其发病率、病死率、误诊率高,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PE患者病死率的关键.为了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水平,现就其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白细胞介素1家族与颅脑损伤关系密切,其中IL-1β是主要的致炎物质,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许多病理生理反应,如发热、白细胞聚集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等,加重脑损伤;而IL-1受体拮
目的 探讨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5月对77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患者采用Allen-Fergurson下颈椎损伤分类方法,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及伴随损伤状况、神经学状态、致压物部位、有无伴随的创伤性椎间盘突出或损坏、有无伴随的小关节交锁脱位、损伤累及的节段及数目、患者的经济状况和自我要求来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下颈椎减压
目的 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早期行双侧脑室钻孔加椎管内持续置管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冲洗的护理.方法 将112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患者在出血6 h内行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第2天开始行腰穿术椎管内置管持续引流置换脑脊液,以及尿激酶脑室引流管灌注冲洗,加强监护,进行体位和引流管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与对照组56例患者做一样的术后治疗,每天要做一次腰穿,术后不置管对比.结果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