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汉语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ngb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考试的指挥棒之下,仅仅是追求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这在多数初中学校中极为普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提出了要具备个性的要求。本文在阐述作文个性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初中汉语个性化作文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汉语个性化写作创新
  在新课标的写作教学目标中,重点强调了写作要有个性、创新性。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自主安排写作。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以真实情感抒写作文。建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倡学生的个性表达,减少写作的束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个性化写作空间。
  1如何创新作文教学
  1.1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写作难度
  作文是学生汉语综合素质的表现,有经验的初中汉语教师知道,初一新生的写作能力,和初三学生的写作能力相比,是相差很远的,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有距离的。那么,在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一的写作和初二、初三的写作应该是有区别的。我们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中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写文章。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首先是用句子表达,然后是段落,其次是整篇文章。初一的作文教学,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是着重训练学生的片断写作能力(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文章的开头、结尾方法)从简单的开始;而到了初二时,则可以训练一些谋篇布局、选材、衔接过渡、呼应等一些作文技巧;初三则可以训练一些表现方法,如先抑后扬法、联想拓展法、想象法、托物言事(人)法、对比法等。
  1.2充分利用汉语教材进行写作
  初中汉语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的精心挑选和审查才确定出来的,对学生来说,不论是议论文、诗歌还是散文等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要充分地把握住学习课本的机会,真正学懂其中的内涵和精髓,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课本中有一些文章是极具有文学色彩的,我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总结,把其中的一些优美的句子和词语记录下来,在晨读的时候,要多念、多听、多读,使他们变成自己的语言,灵活运用,这样的话,也会帮助学生在作文方面的提高。例如,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后,学生要认真揣摩作者细腻的写作手法和一些描写风景的优美句子,在以后类似书写季节的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学习借鉴一下。
  1.3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习惯
  宋代诗人苏轼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人所处的环境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难免导致对一些客观事物和问题的认识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想全面的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写作也是这样,自己看自己的文章,往往由于不能跳出原文设定的定向思维,可能检查多次,也无法认识到其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阅读,多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写作成绩好的同学不要小看写作成绩差的人,他们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写作成绩差的同学更应该加倍努力学习他人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吸取他们写作的心得体会,揣摩他们的写作特色,扬长避短,最终会取得成功的。
  1.4改变批改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传统的“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做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这就要求把评改文章的权力交还给作者。为此,笔者在近几年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研究性阅读的态度和眼光去阅读学生的作文,并给予适当点拨,让学生自由地互评作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由”,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相互评改,人人动手,这一步是整个评改中的关键一步。按照作文水平的合理搭配分好小组,每组中每人重点评改一篇文章,要求画出错字、病句,写上眉批和总评语,然后交换阅读其余文章,并进行分析、比较,准备好小组评议发言提纲。第二步,小组评议,人人动口。小组内阅读完后,小组开始评议,并对评改中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然后选出小组内比较优秀的文章。第三步,推荐文章,集体评议。各组长推荐文章,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集体评议。第四步,教师总结。教师根据掌握的情况,针对训练目的、重点是否达到实际,本着鼓励的原则集中谈意见。第五步,自己修改,写评后感。这样,师生一起修改,教者发挥主导作用,指出优点,找出失误,互相研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增长辨识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1.5注重训练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可以说,创新思维应该都是学科训练的最高境界,作文教学当然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可以说,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能力是初中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故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笔者非常重视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上完《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后,笔者布置了“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这篇作文,并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来讲,培养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在题目立意方面的创新。以“凝聚”这个作文话题为例,多数学生所写的材料均是写情感之类的内容,譬如亲情之凝聚,友情之凝聚,师生之凝聚等等,然后通过具体的几个场面描写,再结合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加以表现,可以说在立意方面几乎是千篇一律。这时,便启发学生在“凝聚”的具体内容上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经过教师的有效指引,学生发现了凝聚的不仅仅是亲情、友情、师生情,还可以有一定的人生感悟、生存哲理等,如此一来,学生立意的角度开阔了,一定程度上便带给了习作一股清新之风,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如果要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需建立在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认知规律的准确把握之上,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教师再拥有善于观察、善于钻研的优秀品质,就一定会在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方面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姚菊.初中语文因作文而精彩[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5)
  [2]谢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心得点滴[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3)
  [3]刘连祥.初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中的利用[J].科教论丛,2010,(10):171.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作业是学生的必修课,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还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消化所学,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布置适度的作业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深化知识和培养能力。另外,农村孩子家长的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不能及时督促孩子做作业,也很难正确地辅导孩子做作业。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布置作业时要精心策划,设置一些思维化、生活化、个性化的作
期刊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新的科学发展、新的技术突破及重大集成创新的不断涌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愈加明显的基础性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和21世纪重要产业,在全球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各国和地区为了刺激和推动本国本地区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结合各自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措施
【摘要】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同时,教师要鼓励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品味优美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方法上,教师也要加以指导。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体验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步掌握精读、泛读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因
期刊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我国农民收入出现大幅增长。但农村地区长期存在农地大面积抛荒、土地利用低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土地流转形式过于传统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从领悟情感美,品尝语言美,体察结构美,欣赏意境美等角度去赏析课文,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美感功用,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使他们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和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作品美感功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随处可见,并且大都是脍炙人口、意境优美的佳作,这些课文反映了丰富的生活,也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作者的愿望。在教育学
期刊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好语文这门课需要语文教师付出心血,老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增强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更新观念。多年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了几点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是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教好语文学科实在必要。由于民族地区习惯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造成学生汉语基础普遍较差。因此,语文教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提高对策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程度关系到整个语文基础教学的质量,我们要认真做好语文素质教学的相关工作,将素质教育内容和精髓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各个环节,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
期刊
本文结合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5DGS1D070)”的研究完成工作。 首先,界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