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五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wo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阅读;板书;疏导;练习;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3—0076—01
  传授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提高素质是教学活动的归宿,而培养能力则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则流于“学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着手。笔者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则总结出了一套方法。 其是指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先让学生读教材,接着指定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相关的知识要点,然后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板书进行疏导,最后进行该节课巩固性练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当好“演员”,教师当好“导演”,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读”是培养学生当好“演员”的基础
  “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首先,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教材,力求做到读懂、读透、读活。然后,尽量不要让学生围绕几个重点问题“读”。这会使其囿于思维定式,思路狭窄,对知识点把握不全,不利于全面掌握知识。最后,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对课文中讲了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几个要点,每个要点是讲原因还是讲结果,让其进行“地毯式”排查。这样做,能改变学生当观众、教师当演员的传统式教法,转变学生“划杠杠,背条条,只求现成答案”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动手操作。而只有会读、读会,才能达到“读”的目的。
  二、“写”是培养学生当好“演员”的表现
  学生“读”得如何,关键在于检查。检查的方法很多,可提问,可查笔记等。笔者在教学中则是要求学生把本节课相关的知识要点在黑板上写下来。这样做,一是可以节约时间,为下一步的“疏”提供现成的板书,并且通过比较,能区分出学生“读”的认真程度,基础的好坏;二是可以避免学生“读”时走马观花。由于是当堂板书,还可减少学生随意应付的现象;三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在学生列完板书后,我会对他们的板书进行当面评价,并打分以示鼓励,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疏”是培养学生当好“演员”的导向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读”和“写”不可能全面、准确、无误、无漏。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当好“导演”,发挥“疏导”作用。怎么“疏”呢?首先,要从整体出发,讲清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然后,指出重点、难点,以防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轻重主次。最后,为学生指出其错、漏、浅产生的原因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倘若教师疏导作用发挥得好,就能使“演员”发现自己的弱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同时能引导“演员”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克服片面化和绝对化乃至浅尝辄止的倾向。
  四、“练”是培养学生当好“演员”的结果
  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既要注重“读、写、疏”这一过程,又不能轻视结果,其结果就是“练”。“练”的形式有课堂练、课后练等。课堂练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当堂检查其练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即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在设计相关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一是问题不可太难,应让学生有感而发。二是为学生指出书本知识怎样和实际问题相联系,如何找准二者的结合点,使其浑然一体。
  五、“用”是培养学生当好“演员”的目的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并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平台。教师可在班上朗读学生的小论文,也可把小论文制成幻灯片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还可开展小论文交流活动等。这实际上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社会调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
  ?? 编辑:孟 刚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多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家系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基因背景。方法:收集一个多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家系资料与亲属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技术,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FcRL3基因突
研究了利用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的方法制备(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以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为底物,通过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筛选,得到-株产物立体选择性较高的菌
从具有良好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葡枝根霉TP-02的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两个新的p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和bgl2,并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阳性克隆在MM培养基中发酵84h和1%的甲醇的诱导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作品;抒情策略;修辞策略;语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82-01  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以极其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TNFR1)和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oluble tulnor necrosis factor roce
〔关键词〕 数学教学;兴趣;爱;境;争;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74—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课堂上如果学生有了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就会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才会有发展和创新。教师只有顺应学生的心
以啤酒酵母为指示菌,研究了海洋放线菌YT-10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YT-10产抗菌物质的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