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发展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豫南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乡土树种种植面积正逐年减少,个别树种有濒临灭绝的迹象,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豫南地区实际情况,对抢救、保护、发展这些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科研价值的优良乡土树种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豫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236-02
  
  豫南地区的信阳市辖8县2区,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俗称河南省的南大门。其中师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新县、光山县、商城县为山区;固始县、潢川县为半山区半平原县;息县、淮滨县为平原县。该地区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冷暖适中,日照充足。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该区全年日照时数20 535.6 h,太阳辐射总量489.82 kJ/cm2;年平均降雨水量960 mm左右;全年平均气温25.6 ℃,无霜期210 d。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多种林木生长,因此豫南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种类繁多。同时,润藏着丰富的、速生优良的乡土树种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主要的用材林树种乡土树种有榆树、苦楝、池杉、水杉、落羽杉、旱柳、枫杨、擦木、椿树、刺槐、构树、桑树、马尾松、油松、大官杨、加拿大杨、海棠树、榨树等;主要经济林乡土树种有板栗、银杏、油桐、油茶、黄连木、木瓜、奈子、乌桕、花椒、杜仲、杞柳、枣、李、梨、葡萄、杏、紫薇等;珍稀濒危树种有朴树、丝绵木、梓树、楸树、野蔷薇、榔榆。涉及36科、64属。根据现有资料表明,20世纪40—50年代,豫南地区发展林业,山区以杉木、檫木、马尾松、油桐、板栗等为主栽树种;平原农区以大官杨、加拿大杨、池杉、水杉、落羽杉、刺槐、苦楝、乌桕、马尾松、桑树、杞柳等为主栽树种。其中杉木、檫木面积4 000 hm2;油桐、黄连木面积2 000 hm2;板栗面积2 100 hm2;池杉、落羽杉面积24 000 hm2;刺槐、榆树、楝树、乌桕、马尾松、桑树面积5 638 hm2;杞柳面积670 hm2。这些乡土树种由于材质硬,部分用来作家俱、办公用品等原料,如刺槐、楝树、乌桕、池杉、马尾松、檫木等;部分用来作为油料能源物质材料,如油桐、黄连木、苦楝、乌桕等树种。在当时物质极度缺乏的情况下,部分乡土树种用作人类的铁杆粮食和畜牧饲料,如榆树、刺槐、板栗、枣等[1]。由此可见,乡土树种的种植和发展,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人的生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豫南地區乡土树种现状
  1.1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据信阳市2007年开展的二类资源调查统计,从2004年开始,以欧美杨107、欧美杨108、中林系列杨、鲁山杨、南抗杨等杨树品种为代表栽植的杨树面积,不断增加。豫南地区杨树面积以每年近6 667 hm2的速度发展。池杉、落羽杉、杉木、檫木等乡土树种,正逐年被砍伐掉,取而代之的是杨树,大部分山区也大力发展杨树,杨树上山。农民的房前屋后,也大面积种植杨树。乡土树种面积逐年减少。池杉、落羽杉面积不足3 300 hm2;榆树、刺槐、楝树、乌桕、桑树、马尾松面积约1 330 hm2;大官杨、加拿大杨已无资源;杉木、檫木面积仅剩1 200 hm2。
  1.2种质正在退化,有的濒临灭绝
  成片乡土树种林木逐年被砍伐掉,只剩下零星的树木,这些树木散落在路旁、渠旁、宅旁等,无人问津,常年风吹雨打,树皮变成灰褐色,甚至有的腐朽枯死。每到秋季,成熟的种子,有的随风而去,飘落到不知何处,有的伴随着雨水被深埋地下。大官杨、加拿大杨、沙兰杨已不见踪影;刺槐、乌桕、构树、马尾松、枫杨、桑树,在每个乡镇的每个村庄也很难找到成片的树木林;朴树、丝绵木、梓树、楸树、野蔷薇、榔榆正在濒危灭绝;水杉、池杉、落羽杉、杉木、檫木现在仍在大面积砍伐,取而代之的是纯杨树林。眼前经济效益驱使人们无视多样性植物种及栽培品种的生态意义,使得大面积“品种单一”。从进利角度看,单一化有利于经营并能局部增产,具有优越性,但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等负向因素也经受着选择,从而危害增加,可能风速蔓延成为经营的限制因子,甚至导致危机。
  2存在的问题
  2.1品种老化,新品种无资金引进
  目前豫南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大部分是20世纪40—50年代引进的,有部分是天然的,群众在繁殖时依靠根部萌生或者是从树干部采取枝条扦插繁殖,或者靠散落种子自然繁殖,基本上没有经过人工科学培育,这些乡土树种科技含量低。尽管这些乡土树种具有材质好、抗病虫、用途广等优点,但是由于长期得不到开发、研究和利用,又经长年风吹雨打,品种逐步退化。近两年来,苦楝、刺槐等树种,虽然培育出了新的品种,但豫南地区是河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财政困难,没有经济能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新品种。
  2.2种植没有形成规模,管理粗放
  据调查分析,豫南地区乡土树种主要分布在农村村民的房前屋后、路旁、渠旁等,长期处于自然分布和生长状态,靠散生生长,只有很小部分乡土树种形成较小规模种植,同时管理粗放,无人问津。常年得不到修枝、除草、施肥等各项抚育管理措施,因此这些乡土树种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影响群众种植、发展乡土树种的积极性、主动性。
  3对策
  3.1提高认识
  当前,随着森林资源的消减和衰退,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森林遗传资源以物种为单位及种下的群体、个体的遗传丢失日趋严重,出现了部分物种的灭绝或濒危。保护、保存和发展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就是保护森林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森林资源的种质,直接制约森林资源质量和生产力,是国家的自然资源重要表征,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鉴于此,保存生物遗传资源,尤其是对森林遗传资源的保存,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并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豫南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涉及科、属、种较为丰富,因此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保存和发展,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2引进、培育、更新改造
  据报道,通过河南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已培育出速生优良的苦楝、榆刺1号、榆刺2号、乌桕、擦木等新品种已相继问世,这些新的树种具有速生、优质、材质好、科技含量高、适应性更强、用途更加广泛等优点。豫南地区可以先引进进行局部试验种植,或者利用本地树种作砧木,进行培育、繁殖新品种。林业部门在科技技术方面积极创新;财政部门要在资金上大力支持。逐步对现有乡土树种进行更新、改造,然后在全区推广种植,规模造林。多树种多林种发展豫南地区林业,使林业生产为豫南地区经济发展再做新贡献。
  3.3实施多林种多树种混交造林栽植模式
  苦楝是一种楝科植物,人们很早就发现其树皮、根、茎、果实中含有驱、杀虫活性物质。乌桕、椿树、杉木等乡土树种,其树皮、叶片等树体部位,散发出的气体,对杨树的蛀干害虫天牛都有驱、杀和抑制作用[2-3],因此应在每年的造林时,可以实施杨树与苦楝树混交、杨树与乌桕树混交、杨树与杉木树混交等多树种、多林种的混交造林模式。面积造林混交,其造林混交模式为:乡土树种与杨树的混交比例为1∶3或2∶4,实施宽窄行栽植,即宽行8~10 m,窄行株行距2 m×3 m或2 m×4 m;生态廊道造林混交模式: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内侧以栽植杨树为主,外侧根据其宽度栽植2~3行乡土树种;县乡道,宽8 m以上的路,每边按乡土树种1行、杨树种2行配置;平原农区农田林网造林混交模式:宽3~5 m的路,一边栽植1行杨树,另一边栽植1行乡土树种,株距2 m;宽6~7 m的路,一边栽植2行杨树,另一边栽植1行乡土树,株行距2 m×3 m,单行株距2 m;宽8 m以上的路,一边栽植2行杨树,一边栽植2行乡土树种,行株距2.0 m×1.5 m或2 m×2 m。实践证明,实施混交造林模式,既保存、保护和发展了乡土树种,丰富了林种树种,又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杨树虫害的发生、发展和蔓延,对杨树蛀干害虫的发展、蔓延,起到了很好的隔离作用[4]。
  3.4作为行道树,保存乡土树种种质资源
  近年来,豫南地区部分县城,积极引进外地绿化树苗,对县城、乡镇主街道进行绿化美化,虽然收到了一定的绿化效果,但是外地树种引进之后,由于适应性差,成活率低,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使群众产生了较大的怨言,得不偿失。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优点,并且投资少见效快,各县城乡镇,在绿化美化时应积极提倡种植。主街道每边栽植1~2行乡土树,树种可以选择1~2个,基本达到一街一树一景。在起到绿化美化效果的同时,又保存、保护了乡土树种种质。
  4结语
  豫南地区乡土树种种植面积正逐年减少,品种老化、退化,其种质濒临灭绝,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保存和抢救;在积极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同时,充分利用苦楝、乌桕、杉木等树种散发的气体。这些特殊气味,对杨树蛀干害虫具有驱杀和抑制作用。采用杨楝混交、杨杉混交、杨乌混交等多种混交栽植模式,既保护、保存和发展了乡土树种,又利于杨树的速生丰产,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5参考文献
  [1] 顾万春,王棋,游应天,等.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巨云为,比庆泗,赵博光.苦楝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致死活性[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2):26-27.
  [3] 史威,梅长河,樊建军.苦楝果实对锈色粒肩天牛的生物活性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1995,6(2):31-32.
  [4] 齐中武.平原农区营造杨杉速生混交林[J].林业实用技术,2004(5):16-17.
其他文献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重申报与评选、轻建设与监管,教学资源利用率低,课程特
6月1日~3日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第24届IHS化学聚乙烯(PE)/聚丙烯(PP)大会的主题是:新产能、贸易流改变和创造价值的机遇。行业巨头和分析机构普遍对全球聚烯烃产业前景持乐观态度。IH
介绍了联合收割机的类型及技术要点,论述了其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并总结了联合收割机的保养技术.以供参考。
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可以摸清奶牛生产现状、理顺奶牛血缘关系、建立奶牛资源数据库,分析奶牛优缺点,有效组织奶牛群体改良,同时奶牛场可以利用这一资源科学引入良种种质资源开
文章介绍了乌达矿务局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为了研究复合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将80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Ⅲ组、IV组、V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降低0.42 MJ/kg的能量
介绍了一起种鹅大肠杆菌性腹膜炎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及诊断方法,总结了其防治措施和体会,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理想中的养鸡状态是鸡放原野,自己刨食吃虫,悠哉游哉,产蛋后发出“咯咯……”的幸福叫声。产出这样的蛋,可以称之为“金蛋”,被称为绿色食品。但这样的产出远远解决不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