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素质培养要求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来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信息化,我军要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问题变得更为紧迫。本文从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如何更好的培养信息化人才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化;军事人才;素质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当今世界,未来战场军事上的较量,实质上是人的知识和智慧的较量,即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只有占领了人才这个“制高点”,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军队建设,特别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队建设,已经把提高军事人才素质的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军队中已成为普遍性要求和发展趋势。那么,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提出了哪些要求,我们又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优秀军事人才呢?
  
  一、牢固确立信息化军事人才制胜理念
  
  人才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资源。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因此必须首先确立信息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在人。在信息社会,信息化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人才市场应运而生,人才自由流动的趋势已对军事人才资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防止军事人才流失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确立信息化人才是第一要素的理念。人才问题是军队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构成战斗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能动因素。如果把军队建设比作一座大厦,军事人才则是支撑这座大厦的支柱;如果把军队战斗力比作一台机器,军事人才则是这台机器的“母机”。这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人才作用于军队就是战斗力。
  
  二、科学构建信息化军事人才建设目标
  
  要造就复合型信息化指挥人才。复合型信息化指挥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信息知识和驾驭信息作战的能力,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指挥作战;具有高技术谋略意识,善于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创造高智能的谋略;既通晓信息技术,又精通信息作战特点和战法,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能具体组织本级信息系统的作战行动。要造就智囊型信息化参谋人才。智囊型信息化参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搜集和处理各种战场信息,为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建议;能够协助首长进行信息作战筹划,拟制作战计划,协调作战行动;能够掌握战争动员知识、政策法律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具备组织支前保障能力、应付突发事件能力、指导抢险救灾能力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要造就技能型信息化准军事人才。信息化准军事人才应具备强烈的国防观念、丰富的国防知识和良好的军政素质;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战理论;具有扎实的网络知识、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网络攻防理论;具有丰富的网络管理经验、高深的网络攻防谋略和高超的信息战攻防技能。
  
  三、精心营造信息化人才成长环境
  
  要营造有利于后备力量信息化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要站在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历史高度,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来谋划、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使人才政策更适应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应积极推行和实施干部目标责任制度、任前考核制度等,探索建立一套优才优用、优劳优酬、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要营造有利于后备力量信息化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我们应紧紧抓住新军事变革的契机,对懂指挥、懂科技、懂信息的各类人才大胆使用,积极营造并努力形成崇尚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要营造有利于后备力量信息化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创建学习型环境。这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军事变革的迫切需要。
  
  四、努力创新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再培养、再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保证军事人才能力素质得到不断提升。要创新信息化人才培训机制,研究探索适合自己的信息人才训练方法。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军民兼容、信息人才亦军亦民的特点,广泛借助社会在信息化人才、技术和装备上的优势,积极主动与野战部队、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协调,赢得支持,走开依托社会教育资源代培军事人才的路子。通过参加上级机关和信息作战演练,实施“带训、联训、驻训、帮训、合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拓宽培训渠道。要创新信息化人才使用机制。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使用,对人武系统中的指技合一的指挥人才、技谋合一的参谋人才、技战合一的技术人才、体技合一的战斗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和条条框框的约束, “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为他们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要创新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要组织管理好人武系统内部人才循环流动。人武部与分区机关各部之间,尤其是干部和军务等职能部门,应加强人才选拔、考核、评定和使用等工作,通过良好的运行机制,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管理使用。
  总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培养军事人才的环境的根本改善与优化,最终有赖于政治工作体制的改进。政治工作要以培养、造就高质量军事人才为中心,做到发现人才、吸引人才,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使培养的人才发挥最大效用,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用人机制,创造出理想的军事人才培养环境。
  
  参考文献:
  [1]伍仁和.信息化战争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
  [2]薛彦绪.新军事变革与作战指挥创新,2005.
其他文献
摘要: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培训范围、内容、时间都有严格要求。工作中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开展工作。  关键词:安全生产;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出台了大量法规、规章,如,200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期刊
征地又称农民集体土地征用,是指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强制把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征地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使许多地方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它是与各地方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分不开的。然在这过程中,也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事情,如有的农民采取铤而走险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其中也不乏有的地方政府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存在。那么,在征地过程中,如何维护农民的利益呢?这确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就计算机教学与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提出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以教育创新为核心,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如
期刊
摘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极大激发学员学习能动性,提高学员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员的全面素质。本文分析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提升学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专业教学;创新;能力;措施    专业课教学是大学最后阶段的教学内容,初始阶段的基础课教学使学员有了创新之本,成为有源之水,但基础课重点强调的是全面素质的提
期刊
摘要:集体无意识思想是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思想理论的精髓,本文从辩证的观点出发,对集体无意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探讨,并阐述无意识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无意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们都非常重视引导有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而常常忽略无意识对思想政治工作运作系统的影响,以致唯理性的分析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自觉或不自觉
期刊
摘要 :教学幽默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运用教学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幽默;作用;运用     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幽默艺术则是教学艺
期刊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时代亟需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偿试运用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感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满怀兴趣地学习,教学效果才会收效显著。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设情趣;提高;激励等    一、课堂开始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的前1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是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按
期刊
现阶段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    一、改进教学方法, 渗透创新教学    课堂教学要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激励机制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民主体现为“三主意识”,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
期刊
摘要:恢复性司法包括被害人- 犯罪人调解、和解和会商等模式。当前,恢复性司法还处在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赞美与批评并存,利于弊同在。但是它对传统刑事司法的改进却无疑是一大进步。在中国现今的司法体制下,在当今世界主流的刑法观念作用下,注定了其最大发挥作用的领域只能在监狱这样一个执行刑罚的场所。  关键词:监狱制度; 戒备监狱;恢复性司法;开放式处遇;行刑社会化     前言:“恢复性司法”是当前法学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