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72-01
一个完整幸福的人生,可以用六個字来概括,那就是成功、健康和自在。别看这简简单单六个字,要达到这个境界却并非易事。其中成功和健康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因为这与人的主观因素联系密切,只要本人肯付出努力,获得成功和拥有健康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自在”这种状态,则不是只靠本人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同时还需要众多的客观因素的支持,其中,拥有一个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自在”的环境,开拓一片自由的天空,从而使其健康成长。
所谓“自在”,就是要让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学习,处在一种自觉、自愿、自由的状态中。
目前中国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有两种严重的误区,一方面是溺爱,与溺爱相结合的是单纯的智力教育,忽视情商、性格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对孩子比较专制的、不民主的态度,也就是处处照顾到,处处管理到,处处管制到。在这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下,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日渐压抑,生活空间日渐狭小。
再来看看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近年来全国大、中、小学都在推行新课程改革,要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摆在所有人的面前,升学考试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学校、老师、学生都在为着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语文、数学、英语的核心地位坚固不可动摇。那些增加的提高素质的科目只是繁忙学习中的一点花絮,中考、高考才是学生学习的轴心。
整合当今中国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教育,《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把它概括成一个词,叫“强行塑造”,家长和学校按照当前形势所需要的规格去教育他们的孩子和学生,至于孩子的天性和性格素质规律则被忽视了。
从事教师职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又不影响其考试成绩,甚至对成绩具有促进作用?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了学生一些规律性的心理状态。比如,当学生正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要求他去干其他事情,学生则会很出色的完成且效率很高;再如,当学生成绩不好时,不是去正面批评或在这门学科上给他施加压力,而是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自觉的学习,这样成绩提高得反而更快,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即所谓的“欲擒故纵”。
我所带的班级就有这样一名学生,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子,爱好极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只是性格有些过于文静,大家都叫他“才子”。可是有一段时间,各科老师都向我反映他的成绩直线下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上课精神不太集中,作业也很潦草,放了学就冲出教室不见踪影,一连三天都是如此。于是我在第四天放学后跟他出了校门,奇怪,这好像不是他回家的路啊?我正纳闷,只见他兴致勃勃的冲进一间网吧,这下一切谜题迎刃而解,原来他是去玩网络游戏去了。我倒要看看他玩多长时间,于是我在网吧附近耐心等待,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从门缝往里看,只见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眼睛里放出只有打了胜仗的人才会有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我在学校从没见过的快乐的笑容。这是我认识的他吗?我心里打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天渐渐黑了下来,抬手看表,8点钟,他在网吧里呆了两个小时了。我要不要叫他出来呢?正犹豫着,他推门走了出来,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骑上自行车向着他家的方向走了。我没有追,我怕他知道老师在监视他伤了他的自尊心。
转天正好轮到他值日,我有了很好的机会找他谈心。“**,最近有的老师向我反映你的成绩下降了,你自己感觉到了吗?”“嗯,这次考得不太好。”态度还不错!“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还是什么事让你分心了?”我在试探。“没有啊。我以后一定努力。”明显的敷衍加回避。“我有个认识你的同学说在**网吧看见过你,你去那儿干吗?”他明显的心虚了,半天没说话。“学习太紧张,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不过网吧那种地方还是不要去,空气不好,也不安全,你家不是有电脑吗。在家也可以玩游戏啊。”他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您,您也同意我玩电脑游戏?”他似乎不敢相信。“为什么不同意?可以开发智力嘛,不过时间不能太长,对眼睛不好,也会耽误你的学习。”我回答得很轻松,也没有任何责备的语气。他眼睛里亮晶晶的,使劲点了点头,“老师您放心,我不会耽误学习的。”“老师相信你,你电脑学得好,以后咱班做校友录工作可指望你喽!”我拍拍他的肩膀。他笑了。和昨天在网吧里的笑容一样。
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是他写的。“老师,真的谢谢您,谢谢您的宽容,我去网吧打游戏,耽误了学习,您不但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学电脑,您是第一个支持我兴趣爱好的人。您知道吗?从小到大,我就没有自己空间,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钢琴、围棋、书法、绘画全部是我父母给我安排的,每天送我去上辅导班,我是学会了很多技能,可是我不快乐,我体会不到学习当中的乐趣。直到有一天我有了电脑,在我用它成功编写出第一道程序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这样的成就感在钢琴、围棋中是体会不到的。可是爸妈不同意我现在就学电脑,因为编一段程序要用很长时间,他们怕影响我学习,可是我实在太想学了,就每天等他们睡着之后偷偷开电脑学一会,不料有一天被他们发现了就把电脑锁了起来,我是为了气他们才去网吧打游戏的……”
我终于明白这个男孩子为什么总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原来他生活在那么大的压力下,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后来我又与他的父母交流了几次,做通了他们的工作,让这个男孩在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果然,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还在计算机竞赛中获了奖,最重要的是,他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情商的发展,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题。目前教育改革要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也是以学生的情商发展为目的。要想让学生成为身心都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要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能够随意舒展翅膀,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一个完整幸福的人生,可以用六個字来概括,那就是成功、健康和自在。别看这简简单单六个字,要达到这个境界却并非易事。其中成功和健康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因为这与人的主观因素联系密切,只要本人肯付出努力,获得成功和拥有健康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自在”这种状态,则不是只靠本人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同时还需要众多的客观因素的支持,其中,拥有一个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自在”的环境,开拓一片自由的天空,从而使其健康成长。
所谓“自在”,就是要让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学习,处在一种自觉、自愿、自由的状态中。
目前中国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有两种严重的误区,一方面是溺爱,与溺爱相结合的是单纯的智力教育,忽视情商、性格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对孩子比较专制的、不民主的态度,也就是处处照顾到,处处管理到,处处管制到。在这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下,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日渐压抑,生活空间日渐狭小。
再来看看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近年来全国大、中、小学都在推行新课程改革,要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摆在所有人的面前,升学考试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学校、老师、学生都在为着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语文、数学、英语的核心地位坚固不可动摇。那些增加的提高素质的科目只是繁忙学习中的一点花絮,中考、高考才是学生学习的轴心。
整合当今中国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教育,《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把它概括成一个词,叫“强行塑造”,家长和学校按照当前形势所需要的规格去教育他们的孩子和学生,至于孩子的天性和性格素质规律则被忽视了。
从事教师职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又不影响其考试成绩,甚至对成绩具有促进作用?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了学生一些规律性的心理状态。比如,当学生正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要求他去干其他事情,学生则会很出色的完成且效率很高;再如,当学生成绩不好时,不是去正面批评或在这门学科上给他施加压力,而是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自觉的学习,这样成绩提高得反而更快,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即所谓的“欲擒故纵”。
我所带的班级就有这样一名学生,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子,爱好极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只是性格有些过于文静,大家都叫他“才子”。可是有一段时间,各科老师都向我反映他的成绩直线下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上课精神不太集中,作业也很潦草,放了学就冲出教室不见踪影,一连三天都是如此。于是我在第四天放学后跟他出了校门,奇怪,这好像不是他回家的路啊?我正纳闷,只见他兴致勃勃的冲进一间网吧,这下一切谜题迎刃而解,原来他是去玩网络游戏去了。我倒要看看他玩多长时间,于是我在网吧附近耐心等待,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从门缝往里看,只见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眼睛里放出只有打了胜仗的人才会有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我在学校从没见过的快乐的笑容。这是我认识的他吗?我心里打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天渐渐黑了下来,抬手看表,8点钟,他在网吧里呆了两个小时了。我要不要叫他出来呢?正犹豫着,他推门走了出来,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骑上自行车向着他家的方向走了。我没有追,我怕他知道老师在监视他伤了他的自尊心。
转天正好轮到他值日,我有了很好的机会找他谈心。“**,最近有的老师向我反映你的成绩下降了,你自己感觉到了吗?”“嗯,这次考得不太好。”态度还不错!“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还是什么事让你分心了?”我在试探。“没有啊。我以后一定努力。”明显的敷衍加回避。“我有个认识你的同学说在**网吧看见过你,你去那儿干吗?”他明显的心虚了,半天没说话。“学习太紧张,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不过网吧那种地方还是不要去,空气不好,也不安全,你家不是有电脑吗。在家也可以玩游戏啊。”他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您,您也同意我玩电脑游戏?”他似乎不敢相信。“为什么不同意?可以开发智力嘛,不过时间不能太长,对眼睛不好,也会耽误你的学习。”我回答得很轻松,也没有任何责备的语气。他眼睛里亮晶晶的,使劲点了点头,“老师您放心,我不会耽误学习的。”“老师相信你,你电脑学得好,以后咱班做校友录工作可指望你喽!”我拍拍他的肩膀。他笑了。和昨天在网吧里的笑容一样。
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是他写的。“老师,真的谢谢您,谢谢您的宽容,我去网吧打游戏,耽误了学习,您不但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学电脑,您是第一个支持我兴趣爱好的人。您知道吗?从小到大,我就没有自己空间,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钢琴、围棋、书法、绘画全部是我父母给我安排的,每天送我去上辅导班,我是学会了很多技能,可是我不快乐,我体会不到学习当中的乐趣。直到有一天我有了电脑,在我用它成功编写出第一道程序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这样的成就感在钢琴、围棋中是体会不到的。可是爸妈不同意我现在就学电脑,因为编一段程序要用很长时间,他们怕影响我学习,可是我实在太想学了,就每天等他们睡着之后偷偷开电脑学一会,不料有一天被他们发现了就把电脑锁了起来,我是为了气他们才去网吧打游戏的……”
我终于明白这个男孩子为什么总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原来他生活在那么大的压力下,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后来我又与他的父母交流了几次,做通了他们的工作,让这个男孩在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果然,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还在计算机竞赛中获了奖,最重要的是,他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情商的发展,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题。目前教育改革要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也是以学生的情商发展为目的。要想让学生成为身心都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要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能够随意舒展翅膀,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中自由自在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