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肱动脉损伤显微外科修复一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采用同种异体动脉经处理后将其作为一种血管移植材料应用于临床,其中用于肢体主干血管动脉瘤切除后桥接3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桥接5例。术后全部病例均无明显排斥反应,血管通畅,时间最长者已达24个月。与其他血管移植材料相比,它具有来源丰富,制备简便,价格便宜,组织相容性好,血管功能稳定等优点。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淋巴管静脉吻合套入术治疗20例下肢淋巴水肿。术后1~8年随访,优良率达70%。对淋巴管染色距切口的距离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淋巴管水肿患者的疗效判定和术后疗效的标准。
通过对颈部及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共56例78条血管的急救止血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4条血管的修复,同时一期修复上肢神经损伤20条,肌腱损伤24条。体会到对颈部和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现场急救止血的重要性;在修复血管损伤时应遵循显微外科的技术操作原则,若血管损伤清创后缺损超过2cm,应取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对桡动脉或尺动脉损伤,即使掌弓完好也应争取修复。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灵长类动物指神经切断后感觉终器的退变和不同时间修复神经后感觉终器的重建过程,以证实修复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恢复感觉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方法采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纤维镀银染色、非特异胆碱酯酶染色、感觉终器超微结构观察等。结果经计算机图象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Meissner小体失神经支配30周基本退变消失。在小体消失前修复神经,再生神经纤维可以与残留的小体重建连接。Meissn
在桥接大鼠坐骨神经20mm缺损的肌移植体中,于术中、术后10天、20天分3次分别注入2.5S神经生长因子(NGF)纯品和雪旺氏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SC-D-NTS)。术后5个月经组织形态学、神经电生理和肌肉收缩功能测定等,发现两者均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其中注入SC-D-NTS组能增加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提高腓肠肌M波幅值,增强比目鱼肌收缩力;而注入NGF组仅增加再生有髓
期刊
目的:比较带与不带血管周围神经移植的再生情况及探讨其再生机理。方法:用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组,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等分为A组(带血管神经移植组)和B组(不带血管神经移植组)。两组均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光镜、电镜对比观察。结果:在移植后的前4周,A、B两组组织形态学变化基本相似。从第6周开始,移植段神经纤维再生率、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率、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恢复率、神经纤维变性率,A组均明显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