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时期书法管窥r——以云冈石窟三则太和造像题记为例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魏平城书法并非艺术史中的孤例.以云冈石窟三则太和造像题记为例可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生命体,北魏平城书法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轨迹;作为一个书法史中的“过渡”产物,它和十六国时期北凉体书法、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具有密切关联.因此,本文关注北魏平城书法的文化内涵、史料价值、审美取向、创作手法诸方面问题,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魏晋南北朝不同地域之间的书风差异与交流融合的史实.
其他文献
[摘要] 长安画派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以西北地区的山川风貌和世态人情为主要创作内容。该画派的形成一方面缘于20世纪前半叶风云动荡的时代氛围,另一方面缘于当地苍茫辽阔的地域环境与浑厚质朴的世态人情较为契合时人的精神追求。此外,在历史的新旧交替时刻,西安画坛涌现出了具有开拓性的画家群体。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来看,长安画派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长安画派 时代氛围 地域环境  1961
尼采认为责任是一种敦促人做出行为的强制性感觉.当代艺术设计的“思”与“行”强调着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设计伦理学的重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与自然、设计与社会、设
前几日,碰到一位老朋友。他是国内某著名美术学院的一位院领导,也是知名的国画家。他告诉我:“我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叫我艺术家’!”听到他讲出这句话,我既感到惊讶又觉得十分自然。依我对他的了解,他是一位对艺术十分执着而又看淡生活、不追求虚名的艺术家。  他还指着自己的略带卷曲的长发(比一般的男性长发略长些,但也没到齐肩或披肩的程度),补充说:“我这头发仅仅是个人喜欢,却常常被人认为是‘艺术家’故意
商业贸易活动的发展为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城市形态和住宅空间结构带来了较大影响。城市形态与住宅空间类型的改变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其社会关系,是多种复杂性关系的具体表现。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深入研究这类城市形态与住宅空间结构的表现特征,分析影响城市和民居空间变化的内在原因,以及不同文化、不同需求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的发展规律。
从全球艺术品市场格局来看,美国、英国、中国占据了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82%,其中纽约、伦敦、中国香港三地是这三个国家的中心市场区域。对于占据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44%的美国而言,纽约就贡献了其市场拍卖总成交额的98%。同时,在当代艺术市场板块,美国占全球当代市场的39%,而纽约则占到美国当代艺术市场份额的95%,其成交额是巴黎的17倍,是中国香港或北京的3倍,且高端拍品交易多集中在纽约。纽约不仅是全
一、视错觉图形的美感构建  (一)视知觉分析下的视错觉图形  视错觉图形是现代设计师在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可以通过自身的艺术效果来提升设计的视觉冲击力,增加设计物的趣味性和交互性。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外部结构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并对其结构进行预想和假设。设计师就可以利用人对物形的经验判断,创造出视觉上的深度错觉,以线条组成的视错觉图形构造出一个虚实相生的空间。  按
[摘要] 综合材料绘画作为单一画种与多画种技法互渗融通的“增长极”,以开放的姿态和丰富而新颖的表现手法,在体现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与当代生活的多元化艺术表现上,为中国美术的时代性和国际化形象的树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由“综合材料绘画的形态分区”与“综合材料绘画的时代性语言建构”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综合材料绘画的基本语言特征和美学概念,以及各类技法形态的学术内涵与表现特长,对于读者深入了解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以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为主的“江苏国画工作团”(以下简称“写生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他们在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建设工地的写
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武梁祠画像》册是目前存世最早有关武梁祠的拓本.本文结合该拓本的诸多题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重新梳理其在清代至民国年间所经历的物质形态演变脉络
笔者对傅抱石没有下过专门、全面的研究功夫,只对徐悲鸿和傅抱石的交集有过一点关注,并曾就二人相识问题写过两篇小文,即《傅抱石与徐悲鸿相识的时间及经过——对〈傅抱石年谱〉〈徐悲鸿年谱〉的一点疑问》[1]和《或许是徐悲鸿跟我们开了一次玩笑——再谈徐悲鸿与傅抱石的相识及其他》[2]。近日因研究所需而再次触及该问题,遂再做一次梳理,算起来已经是第三次了。这还是挺出乎意料的事——前两篇文章分别撰写于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