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心得体会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呢?本文认为:一要为后进生创设良好的氛围;二要激发后进生上进心;三要加强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关键词】新课程 后进生 转化方法
  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作为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评价一位教师师德标准的关键。因此,要想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我觉得转变教育思想的关键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下面谈谈我在转化后进生的点滴体会。
  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氛围
  “十个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定论,更不要对孩子有成见,尤其是后进生。说不定今天的后进生,就是明天的爱因斯坦。再说,教师是园丁,是园丁就应精心培育花朵。尽管有些花儿可能在你眼里不显美丽、不鲜艳,也不芬芳,但是,他们同样代表着一种生命。作为园丁,我们就有责任使每株幼苗在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例如,我班有一位特别爱动的学生叫小支。总是不明不白就打一下这个同学或者用其它东西扔那个同学,同学们都经常向我报告:“小支又打某某了”“小支又用石头扔谁谁的脚”。像这样有关他的话语,我一天都要听好几次,我每次都有教育过他,可是都不见转机。后来,我就从他身上的闪光点出发,他是班里最爱劳动的一位学生。每天班里的清洁区同学们扫完后,他总是去检查一次,还把班里的卫生角打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我就从他这一点每天总是表扬他,要求同学们向他学习,慢慢地,我不仅没有听到他打人的话语,反而他的劳动做得更卖力,学习也有进步了,现在他已经是我的一位得力班干部了。
  二、尊重后进生,激发上进心
  积极进取是每一个学生的本质特征,后进生同样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他们之所以有些不思进取的表现,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他们的转化提供良好的条件。由于后进生平时受到的指责多于表扬,同学的嘲笑,家长的恨铁不成钢甚至打骂,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例如:我班有个不爱学习,总是逃学的学生叫小海,对他的情况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我发现他的妈妈外出打工了好几年都没有回家,爸爸又觉得他是个无可救药的坏孩子。连书包都没有买给他,小海每天总是拿着两本书上学,因为没有书包,同学们总是嘲笑他,说他像个放牛的孩子。这样,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灵受到创伤。对此,我亲自到他家去家访,苦口婆心说服他爸爸给他买个新书包,并要求他爸爸在平时注意想方设法鼓励他上进。第二天,我发现他背着一个新书包得意洋洋地跑进教室,我也马上走进了教室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你们看,小海今天的书包漂不漂亮,像不像读书的孩子。”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漂亮,像!”小海听了,心里乐极了,脸上露出了他从来没有过的笑容。以后,我总发现他特别爱背着他的书包,也从来没有逃学的现象了。因此,我觉得,转化后进生,首要是要了解他的需要,尊重他们。
  三、偏爱后进生,加强个别辅导
  对后进生进行课后突出式的辅导效果不佳,我认为,个别辅导应经常化,以课前辅导为重点,课内辅导为中心,课后辅导为补充,这对促进转化更见成效。
  1.课前辅导补缺漏,使后进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学习新课
  各学科都有各自较强的系统性,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一环紧扣一环,前面的环节没有掌握好,则很难学习后边的知识。因此,教师对后进生的辅导应重点放在课前,辅导他们掌握好与新课有关的知识,使后进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就为后进生掌握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内多关照,边学边辅导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课内40分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因此,广大教师响亮地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我们认为,这里面也包含着“向40分钟要转化后进生的质量”。
  3.课后辅导做补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有了课前和课内的辅导,后进生学习上的遗留问题会大大减少,但并不是说全部解决好了,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特别留心后进生的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当面辅导,课余时间常与后进生谈心,多做些调查,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鼓励他们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后进生的思想、纪律、学习等方面入手,只要及时对症下药,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庆春主编:《跟随榜样成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申继亮主编:《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3.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星小学)
其他文献
一个班级,总有几十个学生。而这些学生,从小处在不同的家庭中。家庭的富裕程度、亲情的浓淡、父母的文化水平、个人修养、对孩子教育的宽严,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得一个班级的学生生理发展,思想、行为、价值观都会有不同。加之现实社会的一些误导,一些不良的现象会侵蚀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思想偏激的孩子越来越多,性格古怪的学生越来越多,早恋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班主任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期刊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重要环节。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存在个别差异。其中一方面就是能力差异。即人们在感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差异。因此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指导同一层次的学生学习,也会感到很被动。因此,了解、探索同一层次学生的差异及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因材施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用一个模式来要求,就
期刊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所谓“更是一门艺术”是指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堂中获得美的熏陶、美的进化、美的感染.美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知道,在人们心理的知、情、意三维结构中,情感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织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以情动情  “情”是语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祖国各地中小学蓬蓬勃勃逐地展开,新的课程理念也在不断涌现,形势一片大好,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去面对,去反思,去探索,去解决。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要善于更新知识、不断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的形成,同时要不断加强与同行们的合作与交流,这样,才能面对当今语文教学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更新知识,在
期刊
【摘要】有感于高中教学学科间的条块分割,作者有意从语文数学入手,探求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遂成此文,我们认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学科,两者相辅相成,要想学有所成,必须既重形象思维又重抽象思维。  【关键词】学科定位 相辅相成 珠联璧合  “教学”一词,我们的理解是“教”与“学”的统一,也可理解为“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一言以蔽之,“教”是为了“学”。教学过程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
期刊
评语是期末时班主任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生活、思想状况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其作用主要是给学生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是班主任必须做好的一项常规工作。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应做到评语形式的多样化,内容要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几句警世的格言,一首小诗,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甚至是一幅对联,都可以作为评语的形式;评语的内容应尽量省略其共性,彰显个性。其次,班主任要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把所得的材料
期刊
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深切感悟到,只有对学生抱有深深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建立起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教育过程中用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灵,具体有如下几点阐述:  一、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
期刊
【摘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要强化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设法创设真实生动的实验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实验探究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的探究性 实验探究情景 创造性思维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教学中要增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平台,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
期刊
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历经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中,也从当初那个青色的毛头小子,变成了满头沟壑的中年人。细细回想这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的感受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因为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可是,每项工作却又具有挑战性,因为你面对的对象是人。你的一言一行可能造就一个学生,但也可能毁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尤其是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但自从上了十多年的高年级阶段的课以后,我发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也并不是不好教,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他们的捷径而已。现在的学生,他们虽然年纪小,可懂事很早,叛逆性很强,动不动就和家长老师对着干,这就导致了师生间关系的紧张。那么,怎样才能缓解这种紧张的关系呢?我认为这其中老师对学生的赞扬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