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o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景天魁研究员于1998年7月2日致函德国著名社会思想家哈贝马斯,向他请教五个问题。哈贝马斯于8月16日回函逐一作了简要回答,其中对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特性、工具性行动和交往性行动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现译载于此,希望有裨益于读者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2004年4月7-11日,“全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农村社会学学会与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共同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顾问石山、农业部原副部长相重扬、农业部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
由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和中山大学社会学联会系联合举办的“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23-24日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社会学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仁各抒已见.质疑辩难,提出了一些新颖的理论观点。
文章以全国3183名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与以前所做相关调查进行比较,作者发现,人们职业评价和未来择业取向的变化以及实际的流动状况揭示出中国社会结构深层的变动趋势。首先,精英阶层的分化以及进入精英阶层渠道的增加开始引发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和社会结构的重组。第二,社会流动机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人们市场取向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企业家作为其社会成就的指示器。第三,价值观的改变引发了中国人整体人格提升的开始。种种迹象显示,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由发端时的单方面经济体制变迁时期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曾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参加团体达七百多个,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一千多处实验点。其中包括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梁漱溟等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及陶行知、黄炎培等前辈的可贵探索。这些乡村建设方案及试验所获得的实际经验及所体现的实验精神,对当前中国日趋严重的“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经长时间的酝酿和筹备,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终于2001年6月12日获批准成立。
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过程也就是这一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研究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不仅可以从更加广阔的宏观视野把握城市化的总体进程,而且还能够对其现实方位进行准确的定位与透视。政策倾斜的拉力、后发优势的推力、区域共同发展的合力是把握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动力的三个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