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陈应松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文学的星空真让俗人眼花瞭乱,不是这颗星轰轰烈烈地升起,就是那颗星悲悲切切地陨落。透过这表象的灿烂和衰败,有良知的文化人一定会扪心自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这道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上世纪后二十年的文学,大多都是思想解放的武器,成了“革命卫生学”的工具,本世纪这几年的文学,大多却在玩庸俗,玩青春,玩泛爱,玩性,玩“小资”,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学变成了玩具,变成了“不革命不卫生”的桑拿场所。
  而这么多年来,陈应松在喧嚣与骚动中一直保持着心灵的指向,在欲望横流中一直坚守“人学”原则,在他发表、出版的数百万字的作品中,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或文学评论,他都坚守将文学通盘人性化、生命化、生态化,赋予了文学血肉之躯,然后又以生命的感觉关怀着“人学”。在他的笔下,文学生命与历史文化互相感染着、兼容着,原创性的文化思考方法和话语表达方式,“人化的自然”和“诗化的世界”,总是自觉深入地走进我们民族的文化本原。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曾经震撼文坛并且还将继续感动和影响文坛的“神农架系列”小说,从文学性的意义上,真正地开创了自然与生命的对话:诗性与哲理的融合。在这一系列小说中,他用独特奇妙的审美视角,精彩绝艳的诗化叙述,普通平凡的人物故事,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得如此鲜活生动、血肉相连,让人读后灵魂久久不得安宁。他的荣获“鲁迅文学奖”的《松鸦为什么鸣叫》,描绘了生命与自然,人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整个故事笼罩着浪漫和奇妙的色彩,就像小说中挂榜岩上几千年以来无人可解的天书,作品写得虚幻而现实,张扬而节制,读后自然会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审视我们身边和生活中的各类生态环境。
  早在上世纪末,我曾多次与武大教授樊星、湖大教授李国俊谈到陈应松的作品,二位评论家对他的作品也一直看好,并说他将来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家。别看现在文坛对他冷落,但总有一天文坛会回归文学,这奖那奖一定会向他走来。话音还在耳际回响,“鲁迅文学奖”向他走来了,“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向他走来了,“人民文学奖”向他走来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小说连续5年进入“中国小说排行榜”。
  我与陈应松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个时代,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是一个优美的、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文学时代。那时他写诗,我也写诗,我们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同一家刊物上。由于为文做人观念较为接近,我们很快成了挚友。他每出版一本书,都是要送给我“赐教”的。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我去他家中聊天,突然在他的书柜中发现了他于199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别让我感动》,我向他索要,他当时不相信这本书没送我,于是在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竟說此书未送你,那不是要打老弟的板子?书虽不好,第一赠送请求赐教的当老兄第一人也,所以,补送谢罪!”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珍视我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作家圈里,他送我的书最多最全,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清点了一下,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随笔集、诗集不下二十部。
  陈应松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写诗时,他是诗坛的一员猛将;改写小说后,他又成了小说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散文、随笔,他的文学评论,他的书法绘画,都是独树一帜的,都是值得各个方面的专家认真研究的。他才思敏捷,提笔成章,在文坛上是个著名的快枪手。后来他越写越精,不再以快著称,这几年,几乎篇篇轰动文坛,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在人们心目中,陈应松颇像一位隐居深山的“隐士”,他从不赶什么热闹,更不喜欢张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像他这样耐得住寂寞,并且沉下去苦心经营自己作品的作家并不是很多。当然,生活中的陈应松并不是总是那么“严肃”的,颇具幽默感。记得在1998年“三楼”(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笔会期间,我们一行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作家三省游玩,陳应松一路以令人笑破肚皮的“赶五句”活跃着气氛,那幽默的脱口秀精彩极了。陈应松是性情中人,他的作品中总是溢出一种生命中不可言说之痛的陈应松,他脸上常常挂着几分高贵和忧郁。他是我们的文学的榜样,生活的挚友。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稳步前行,社会各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对中职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各所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在进行课程教授的时候需要进行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并时刻观察市场上的动向,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创新型理念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中职学生;中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增设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是语文教材中首次引入大人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概念,意味着和孩子一起读成为家长的作业,大多数教师对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大人存在疑惑,为何和大人一起读?如何和大人一起读?乡村学校的特殊性决定有效落实语文教材要求需要教师探索创新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乡村教师应基于项目学习视域发掘栏目的内涵,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让具有儿童审美价值的阅读材料成为孩子们热爱阅读的最佳媒介
【摘 要】 播种希望,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习惯是一种习得性的行为,它是积久养成的一种行为,甚至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要把握最佳教育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学习习惯;行为;培养和养成  一、支持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1.知识、经验的获取来源于观察,观察有益于学习
【摘 要】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英语学习有着不同的体验和见解。老师应了解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使英语学习符合他们的个性发展,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快乐有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本文立足于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探索在创造性思维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个性化教学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小学;英语;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是指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来施教,
【摘 要】 小学是学生步入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能会遇到诸多复杂的问题,而班级管理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沟通方式。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索优化学生管理的方式,实现班级的长期良性化管理,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重要的教育基础。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沟通交流;管理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爱玩爱闹的
【摘 要】 作为一名优秀的党校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教师应该有的品德素质,更要时刻警醒自己是一位党教育的实施者,是一名党理论的教导者,是一名党政策的宣传者,需要时时刻刻做到“做党人、讲党话、上党课、办党事”,党校教师只有不断地鞭策自己去达成这样的目标,不断地警醒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党校教师。本文将从三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党校教师。  【关键词】 党校教师;优秀;教育  一、党校教师相较
【摘 要】 在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摆在首位,科学渗透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加强幼儿认知,同时重视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以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本文深入分析了卫生保健的相关内容并就如何落实到幼儿园教学中提出建议。  【关键词】 卫生保健;幼儿园;重要性;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整个幼儿园教学阶段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和生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问题链”的组成则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有效构成有逻辑性的问题系统,帮助学生在其中找到学习方法。“问题链”中的问题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可以把课堂设问和教学目标有效联系起来,在相对独立又有关联的教学问题中重构愈加紧密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教师也要巧妙地借助“问题链”完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一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教育生活化也成为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引发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思考。本文通过对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初步解释引起人们的思考,指出目前阶段幼儿教育生活化当中的不足,并着重阐述了幼儿教育生活化目标确立的相关内容,参考具体的实践教学案例,提出具体的策略分析,期望能够对幼儿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支持。  【关键词】 幼儿教育;生活化;实践策略;分析  
【摘 要】 部编版语文教材精编课文后的练习题是针对课文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后练习题,以“题”促读,以“题”促思,以“题”促写,以“题”促研,以此来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部编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