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如何做到高效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该做到课前精细准备、课上灵活多变、课后认真反思。
  关键词: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高效 教师 课前准备 反思 高校课堂 服务学 引导学生
  一、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要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必须活用教材。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活用教材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符合当地的教学发展水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识规律,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在讲授美术鉴赏《审美自律》一课时,教材内容过于专业,配图简略,不宜直接用于教学。在吃透教材和充分解读教参的基础上,以学生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内容开始全课。先以PPT演示文稿的形式给学生们放映优秀书法作品,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让他们体会每一幅字所带来的不同主观感受。然后,再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例,将他在《兰亭序》中书写最多的“之”字打乱顺序,拼杂在原作图片中,让学生说出观感。多数学生表示,这样编排的《兰亭序》杂乱无章、没有情趣。当重又放出《兰亭序》的原图时,学生似乎更易理解原作的精到和神韵,对本课“审美自律”的主题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二、教会学生画画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重在让他们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学习了欣赏方法,提高了欣赏水平。但是,如果他们整个学期都不自己动手去尝试绘画,仅让美术在脑中流转,而不在手中诞生的话,这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生看画,不如教学生会画。如果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那么在欣赏任何画作时,学生都能运用所掌握的绘画方法探究相关的知识,达到理論和实践的相互交融。当学生学会画画后,教师只要进行适当点拨、适时引导,学生便可自己完成美术欣赏和分析画作的任务。
  三、让学生创造新课堂
  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注重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对于课堂本身的创新来说,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教师应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当主角,自主学习,自发进步。课堂里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由学生自导自演。教师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学习,分组发言,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成果,让他们自己创造新的课堂模式。此外,也可让学生选出身边最合适的“小老师”,在小组的帮助下为大家上课。如此一来,师生在平等对话的同时,二者所迸发出的质疑和矛盾更容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力,让他们理解教师,理解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设计茶具》一课时,先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情景:精美的茶具、优雅的装扮、娴熟的冲泡技术、优美的古筝音乐等。通过这些富有传统韵味的实物展示和表演,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体验祖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又如在教学《笔的世界》一课时,为学生提供各种千姿百态、创意独特的笔,让学生欣赏,为学生打开创造思路。在教学《漂亮的服饰》一课时,让学生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通过自我评价、相互欣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还可以把孩子带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学习,引导孩子们用脚感觉一下鹅卵石小道的表面,摸一摸树皮,感受一下表面的粗糙,逐渐感受物体表面肌理的概念,找一找学过的冷色、暖色,在身边的事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用心观察,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只有用心思考,才能找到好的方法。美术教学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去深入思考和研究,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认真去落实。无论在教学的探索创新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都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进而获得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手段的出发点都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尊重不同个体的思考和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尽量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让课堂闪现智慧的光芒。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浅谈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来进行科学且符合实际学情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高中生代表了蓬勃朝气的青少年群体,而这群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正是国家未来繁荣富强建设者中的主要力量。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设计进行融合,基于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来开展教学设计,是政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  一、课前设计体现
期刊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本课涉及事件较多、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重难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此,教学中以大概念统摄整个教学,进行如下探究。  一、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具现,是国家从未来综合性人才所需的价值观、能力和品格对化学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为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指明方向。化学教学的目标是由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构成,其目标是知识传授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知识是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教学素材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方法是落实知识和学生化学
期刊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认识斜面;明白物体在斜面上的两种运动 方式——滑动与滚动;学会用“分析比较”的方法获取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运用”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掌握利用“对比实验”来求证结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心观察的能力;带动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善于倾听、采纳别人的良好建议;體会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
期刊
教学目标:  1.归纳课文内容,观看视频,了解政协会议,开国大典,让学生在分析材料、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探究史料,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土地改革的原因和作用,让学生在分析材料、认识历史事件原因、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分析史料的学法。  3.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易;培养学
期刊
一、说教材  整个单元共有三部分内容:《我们的好朋友》、《说话要算数》、《当冲突发生》。教材编排第2课《说话要算数》是要教会学生诚实守信,该做的事情要做到,教材通过议一议,读故事,学习楷模的故事等,知道自己也要说话算数。  二、说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能逐步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2.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诚信的故事,从中受到启示,明白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总是想扫除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所有障碍,让学生顺利地“探究”出结论。学生顺着老师搭设的台阶,拾级而上,沿着老师指引的窄窄巷道,独自前行,在不容回旋的空间里,一定会得到正确的、老师想要的答案,课堂就会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运行。这是由于我们潜意识中的对学生的不放心?还是由于我们好为人师的习惯?还是由于我们对课堂上生成的差错的惧怕,惧怕自己会处置不当?  一、案例回放:急死我了,终于找到一
期刊
教学目标:略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 Greetings 2. A song.“Sports Day”. 3.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title.  【设计思路】:精选与运动有关的歌曲,引出sports。以跑道为竞赛背景,紧扣课题Sports Day。  Step 2 Revision  1.Review some
期刊
活动目标:  1.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真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思。”  2.提高学生校园安全意识,努力争强自我防范能力,自我保护能力。  3.一旦不安全的事情发生了,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  活动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观念.  活动难点:  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  活动方法:  导、说、议、评相结合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动课题。(出示多媒体音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渗透函数思想的核心素养;  2.理解函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所给对应是否是函数。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的概念,用集合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的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值域与集合B的關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