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探索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既是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索“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有益尝试,也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探索要兼顾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线上课程的建设应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并行;要重视能力导向和产出导向,努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
  关键词:新闻学;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无论从战略地位还是现实问题出发,网络和智能叠加催生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变革都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高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在线教学,更是对“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有力促进了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有力推动了混合式教学新发展。
  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本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混合式教学”是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其优势在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打破课上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的顺序安排,重新规划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安排,不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而且还有利于其更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来深化认知;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过渡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新闻学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新闻学教学模式构建需要从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两个方向同时推动,重构教学内容与流程。
  1.学习方式。要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需要把传统的“灌输—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思想,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变成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这一质性的转变。建设的重点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重构、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对教学活动的组织。
  2.教学模式。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以问题化和情境化为主轴设计、实施教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递,在课堂推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拓展,在课后实现教学成果的转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建设线上数字化配套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探索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
  3.教学内容和流程。要强化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知识点的讲授与传递,构建实时交互的场景。具体而言,可以用慕课(MOOCs)和微课为抓手分层次地推进混合式教学。面对低年级学生,在以知识点为主要传授内容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微课制作是以某个知识点、重点或难点为核心,每节微课5分钟左右,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系列微课便于观看和下载,不仅便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更能够增加学生的粘性。面对高年级学生,在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中,可以借助慕课(MOOCs)拓展课堂宽度,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知识,在课上通过授课巩固教学效果,并通过讨论、辩论等教学手段内化、深化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新闻学教学实践探索
  笔者在2020年春季学期的新闻学实务课程“经济新闻报道”中,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教学实践内容如下:
  1.重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与专题化设计。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教学日历,通过设计专题的练习、讨论和实践,帮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程内容设计为理论、历史、实践、提升四大模块。每个模块之间有机衔接,每个模块结束后,设计现实学习中面临的综合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建设基础学习资料库,构建课外学习的线上平台资源。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前提是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学习,因此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线上学习平台,建立包含课件、参考资料以及视频资料在内的线上基础学习资料库,构建适应学生媒介接触与使用习惯的在线教学平台,是混合式教学的重点。以笔者所上课程为例,笔者的团队录制了30讲慕课(MOOCs)“财经报道实训—成为讲故事的高手”,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带着对知识的认知和思考走进教室,在课程上讨论、分享,做到线上线下课程有效融合、充分互动。同时,通过Blackboard平台上传参考资料及视频资料,要求学生在Blackboard平台上积极发言,构建丰富的线上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线上学习环境。教师则通过在线的测试系统和讨论空间,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进程和主要问题所在。
  3.设计“问题支架”,展开实践的“情境任务”。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实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时,就难以达成课前学习的目的。教师需要通过构建“问题支架”的方式,将课下学习与课上互动进行联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沟通。例如:围绕“如何撰写一篇好的财经报道”这一问题,设立“财经报道是什么”“想让你写的财经故事更有价值吗”“如何让你讲的财经故事更具有深度”“什么样的财经报道是好故事”到“成为一个讲财经故事的高手”,层层递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再次深化对于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是教学互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相比在线学习的优势所在。新闻学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需要贴近党和人民关心的问题,贴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四个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元的舆论表达尚未形成全面、理性的认知时,教师需要通过构建“情景任务”的方式,组织好课上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充分、辩证地讨论问题,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借鉴。尤其是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全球经济环境,如何更好地认知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更好地认知当下发生的经济事件,如何在新时代讲好中国经济故事,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例如:笔者在课程中设置了“经济新闻报道”实践环节,模拟经济媒体编辑部,让学生扮演“记者”“编辑”的角色,促使学生深入到真实的经济生活情景中,发现生活的细节,寻找好故事,撰写完成报道。通过选题策划、选题讨论,带着学生客观理性正向地认识真实社會,并引入大量真实案例在课堂中讨论,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和课堂中的潜移默化,增强学生作为一名经济新闻从业人员的使命担当。有针对性地设计若干“问题支架”与“情景任务”,是新闻学混合式教学的关键。   4.加强实践能力训练,促进教学成果转化。新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上,除基本的理论教学外,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操训练,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用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课堂上的能力训练活动包括头脑风暴、案例分析、个体发言、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创作、线上互动等,鼓励学生线上线下充分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在课堂上通过活动与讨论来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2020年春季学期的课程中,笔者设计了小组策划讨论(课下)、小组策划汇报(课上)、作品修改(课下)、作品展示(线上平台)、作品互评(线上平台)、作品汇报(课上)环节,形成了学生撰写作品和教师教学环节双闭环。学生通过新闻线索的发现、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选题的论证、新闻作品的撰写、新闻作品的传播,经历了一篇合格新闻报道生产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充分实践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营造一个真实的媒介环境,帮助学生分析、判断、思考社会现象和新闻线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新闻观,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专业技能,充分体现出教学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实践性强是新闻学课程教学的突出特点。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稿件的采写与编辑,配合教师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辅导,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推广、展示优秀的学生习作,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同侪学习的效果,同时还可不断积累可持续利用的教学资料。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工匠精神完成作业,将完成作业的过程视为创作作品的过程,将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行业赛事对接起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媒体实习、参与行业比赛。
   对于新闻学混合式教学的思考
  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育情况时所说,在线教学要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要从满堂灌的“单声道”转变为互动式的“双声道”;要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相当于一场混合式教学的“启蒙运动”,混合式教育教学会成为大势所趋,混合式教学的新场景会不断涌现。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扎实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认为做好混合式教学,首先,要兼顾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同时,一定要结合学校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扎实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其次,线上课程的建设应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并行,以问题化和情境化为主轴设计,对教学资料、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空间进行可持续的更新与建设,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联接,既重视教学效率的提高,又重视教学质量的改善。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注意构建完整的学习生态环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将知识、学习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讨论、交流、观点争论,共享集体思考的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要重视能力导向和产出导向,努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通过拓展课堂的宽度,打通“线上—线下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校园内—校园外实践”各环节,拓展教学时空,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不断的自我探究与团队协作中真正地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逐渐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本文系2019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构建—以新闻学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工作。做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新闻队伍。运用我们党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经验,结合高校新闻工作特点,提出要通过“四个坚持”进一步加强高校新闻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闻舆论;高校新闻队伍;立德树人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期刊
摘 要: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如何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更好地为学校提供财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国音乐学院结合办学实际,积极推进财务管理创新,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为先导,多方着手,从办学经费筹措、内部控制、全面預算管理、财务信息化、薪酬体系、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财务管理,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优质管理服务与财
期刊
摘 要: 高校校报是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高校新闻舆论宣传的主阵地。面对新的形势,校报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高校校报在内容、资源、作用上应该突出其独特优势,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办刊宗旨上则应突出学校特色,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校报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校校报;发展;创新;路径  高校校报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高校新闻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新形势下,校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探
期刊
摘 要: 在回顾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背景、共享现状、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分类总结了信息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功能和人员角色等方面的特点,详细归纳了高校采用的资源整合、基金支持、考核激励、有偿使用和队伍建设等支持平台建设的配套机制,从而为其他高校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平台  仪器设备作为现代科学开展研究的重要平台,是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
期刊
摘 要:中国要改变对外传播的失语状态就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的能力。在重大问题的舆论斗争中发声需要直面核心问题阐明立场;需要明确斗争的目标并阐释清楚中国主张,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讲求五湖四海精神,做到舆论上最广泛的团结;需要讲求舆论斗争的艺术性,采用隐性传播策略。  关键词:重大问题;舆论斗争;国际传播能力  2021年5月31日
期刊
摘 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性努力,中国国际传播力有了显著提升,无论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进和实施,还是通过倡议设立亚洲投资银行建设和改善友好国家的民生工程,抑或是文学艺术作品出口、科技论文产出的增长,中国的国际传播力影响不断扩大。近两年,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经验和英勇事迹的广泛传播,也为国际传播力的增强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事实证据。然而,与诸多成就和伟大复兴的愿景以及建设强大国际传播
期刊
摘 要: 美育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文明需求。高校要做好美育工作,提升目标和思想高度是强化美育工作的前提,加强顶层设计是做好美育工作的保障。高校应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各方力量,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资源共享、校园文化等方面为美育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美育;高校;新时代;人才培养   美育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美育并不是新的工作和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
期刊
摘 要: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两个大局”,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北京工商大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好红色校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奋斗力量,在今年申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基础上,大力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形成扎根京华大地办学育人的新发展实践,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起步。  关键词:红色基因;综合改革;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大国工匠,这些工匠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是人才培养之“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转变观念、充实内容、丰富形式,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利用行企资源优势,克服观念困局与实践困境,从营造社会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性、培养职业创造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现实困境  1.工匠精神
期刊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引导为主轴,旨在通过回答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将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运用,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以及培养大学生理论思考习惯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结合“0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启“问”的闸门,引导大学生“敢问”“能问”“会问”。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讲授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