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循环微小RNA-375和组织Yes相关蛋白1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safds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循环微小RNA(miR-375)和组织Yes相关蛋白1(YAP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以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患者[男45例,女42例,年龄(64.5±11.4)岁]为研究对象,以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测定外周血miR-375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测定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和癌旁健康组织YAP1表达水平,分析两项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根据miR-375和YAP1的表达情况将研究组分为低miR-375且高YAP1组(A组,n=21),中间组(B组,n=32,包含低miR-375且低YAP1,高YAP1且高miR-375两种情况),高miR-375且低YAP1组(C组,n=34),分析两项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循环miR-375表达水平为0.132±0.085,低于对照组(0.521±0.186),癌组织YAP1表达水平为2.201±0.856,明显高于癌旁健康组织(0.814±0.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26、51.175,P<0.05)。miR-375表达和YAP1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691,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报告证实两者具有相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4,P<0.05)。miR-375和YAP1表达与Dukes分期明显相关,C期患者miR-375表达低于A和B期,YAP1表达高于A和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7、3.724,P<0.05)。miR-375联合YAP1检查有助于预测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和死亡(AUC=0.739、0.6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miR-375且高YAP1者中位生存期最短,高miR-375且低YAP1者中位生存期最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P<0.05)。

结论

miR-375和YAP1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共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

其他文献
多年以来,研究者对人类胰腺癌的研究,多建立在传统的二维代谢模型或基因工程小鼠(GEMMs)等传统模型之上。但是,这些模型并不能精确地反映胰腺癌的特性以及胰腺癌微环境的状态。然而,类器官(Organoid)作为一种新颖的体外三维培养技术,已在胰腺癌、肝癌、胃肠道肿瘤、结肠腺癌以及Barrett食管等诸多疾病的科学研究中建立了可靠的体外肿瘤模型。其中,胰腺癌类器官模型的稳定建立,为研究胰腺癌的生物学特
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缺氧反应元件(HRE)与肿瘤特异性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MKI67)启动子构成的嵌合型启动子调控的溶瘤腺病毒在肾癌细胞中的增殖能力和杀伤作用。方法将HRE序列作为增强子嵌合至肿瘤特异性强的Ki-67启动子上游,同时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构建溶瘤腺病毒Ad-HRE-Ki-67-EGFP,组织半数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滴度;两种病毒分别在常氧(2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干预对去卵巢骨折大鼠内分泌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调控作用。方法45只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湖北省疾病控制中心提供)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去卵巢骨折对照组(Sham)、去卵巢骨折模型组(OVX)和去卵巢骨折振动组(OVX-V),每组15只。OVX-V组大鼠骨折术后5 d实施频率为35 Hz,振动幅度为2 mm,加速度为0.5 g的全身振动,20
酒精性肝病(ALD)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和炎症,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目前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并且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小RNA(miRNA,miR)在ALD不同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多种miRNAs在ALD不同阶段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miRNA在ALD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通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胶质瘤细胞(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细胞库)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OR)、基因转染组(MEG3)和基因抑制组(siMEG3)。空白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基因转染组转染MEG3基因,基因抑制组进行基因干扰处理。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同源拮抗剂1(bak1)信号通路的活化在伊曲康唑抗胰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根据检测指标的不同分为对照和伊曲康唑组。用美国Merk公司提供的不同浓度伊曲康唑(0、10、30、50、70、90 mg/L)干预人胰腺癌MIA PaCa-2和CFPAC-1细胞,通过噻唑蓝(MTT)评价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荧光检测细胞
期刊
期刊
目的分离胰腺癌细胞(PANC-1)和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外囊泡,分别比较微小RNA(miRNA,miR)-483-5p在两种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超速离心法制备去除胎牛血清源性囊泡的完全培养基,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超速离心前(对照组)与超速离心后(实验组)的完全培养基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差异;用去除血清囊泡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
目的分析颈动脉体瘤(CBT)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亚单位(A、B、C、D)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散发性CBT患者95例,其中男43例,女52例,年龄范围为39~70岁,均为单侧肿瘤(左侧55例/右侧40例),肿瘤直径1.5~10.0 cm,Glenner分型为化学感受器瘤47例,嗜铬细胞瘤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