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的发展必须经历某些重大的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某个地区都不能例外。所以对我国区域经济自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其发展规律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并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现实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以西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经济 阶段 特征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GDP和人均GDP在2000年时分别为98000.5亿元和7858元,到2008年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302853.4亿元和22698元,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8%,目前,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期间,我国的国家财政收入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58倍,进出口总值与2000年相比同样增加了3.58倍,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22073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三贸易大国。本文主要对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阶段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不平衡,导致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在同一发展时期呈现出极大的差异,结构类型也明显不同。这种状况对政府决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决策者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区别对待,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定出符合各地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要求的发展策略,从全局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省当前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至关重要。
  1、哪些省份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二时期
  目前,我国有三个省级区域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第二时期,他们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这三个直辖市处于我国沿海,一直以来就是对外贸易和商业流通的主要地区,解放后,更是担任着我国经济中心的职责,是我国人才最为集中的三个地区。在这三个区域,高新产业与第三产业正在成为主导产业,而上海作为我国的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的门槛上,正确的指导与决策将推动上海迅速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
  2、哪些省份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一时期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一时期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等8省。在这8省中,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属于沿海地区,而黑龙江、吉林、山西属于内陆地区。山西多年来煤炭工业比较发达;重工业基础雄厚,黑、吉、辽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河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重点;而江苏、浙江、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快的地区,最近三十年与北京、天津、上海的发展水平基本持平,很快将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的第二时期。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具有以下优势: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农业基础、发达的交通网络、繁荣的商品经济等;在这些省区内,特大型、大中型城市较多、对周边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非农产业与农村工业的就业比例高,转移剩余劳动力基本不成问题。这8省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应注重农村工业化的再提升,尽快向更高级前进,在这个进程中,要努力用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多采用先进技术,整体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效率。在适当的时候,要促进上述地区的产业结构迅速转型,这关系到这些地区的长远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商品与劳动力的市场化,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努力保持这些地区的经济领先地位,并带领全国经济更稳、更快发展。
  3、哪些省份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除上述11个省份及港、澳、台,我国其它20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在这20个省级区域中,山东、福建、海难、广西四省属于沿海地区,其余省份属于内陆地区,改革开发以后,山东及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相对迅速,城市辐射能力也迅速增强,很快将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其余省份则处于这样一种情况下,地域宽广人口却相对集中,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城市,但是辐射能力差,区域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西部省份则是地广人稀,地理条件较差,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经济以农牧业及初级工业为主,乡镇企业稀少、落后,就业能力低;在这20个省级区域中,有14个省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属于国家当前发展阶段扶持发展的对象,根据自身状况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这些省区应该乘西部大开发之春风,迅速发展本地区经济,尽快赶上其他相对发达地区。
  我们之所以要给全国的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认识并明确当前各省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与指导,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讲,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针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适用极点发展策略,集中精力先发展一点,然后再以点带面带动全区经济发展;针对经济发展与工业化都有了一定基础的地区,则应该采用点轴模式,在点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发展带,逐渐辐射全区;而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程度较为成熟的省区,则适用网络模式,遍地开花,同步提高全区经济。这三种模式也是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它适用于处于任何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开始逐步由点轴开发进入网络开发模式阶段,以东部沿海与长江沿线为点轴,辐射长江沿岸地区,并在陇海、兰新、京九等铁路网为依托,辐射周边,协调与均衡发展,形成新的点轴。随着这一发展策略的进一步推进,预计用20左右的时间,我国可以进入网络开发模式阶段:东部沿海及长江沿岸着重建设现代化经济,而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则应加强农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经济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工业,推进这些地区迅速进入工业化中高级阶段,并促使城市化与市场化同步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与解放初期相比,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逐渐成熟,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正在逐步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正由中级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
  具数据统计,2007年我国GDP为二十四万六千多亿元,比改革开放第一年,即1987年增长了40多倍,2003年我国人均GDP为1090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并正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人均GDP将由超1000美元向超3000美元过渡。这是一个全新的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国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将因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及设备更新而出现三个机遇:第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将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增长;第二重工业及大型机械制造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在成套机器设备更新中必然会出现自主创新。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也将面临许多矛盾及问题:首先,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必然出现矛盾;第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必然会受到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第三,国内的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第四,各种社会问题也将变得明显,如贫富差距变大、区域经济差距变大、区域经济不均衡、失业与通货膨胀等。
  2、双重转型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发的3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30年。“双重的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也使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出现了双重转型期的现象:首先,必须完成既定的经济发展任务,实现全民有贫穷走向富裕,努力缩小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制度必须尽快完成转型,甚至要将发展与转型同步进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要同时完成两个工业现代任务,一是传统的工业现代化,另一个信息化时代的工业现代化,并由传统的工业化转型为新型的工业化,城市发展也将有人口城市化向产业支柱型工功能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从扩大规模转变为提高效率,社会将进一步开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双重转型的整体经济会进一步增加转型成本,同时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3、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结构调整为特征的新阶段,从产业结构的演进来看, 2006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4:47.3:40.3,对照工业化先行国家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目前中国产业结构演进阶段转换的“拐点”已经出现。从就业结构来看, 2006年中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结构为44.8:23.8:31.4,“非农”产业占就业的比重仅为55.2%,比之工业化先行大国最低2/3,平均70%以上的比重低得多。从城市化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尚未突破50%,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007年仅仅为44.9%。因此,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需求结构升级方面做文章。在需求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供给方面,重点发展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形成以住、行为主要增长点的需求结构和以高加工度、技术密集、创新推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4、消费的增长效应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住房、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食品消费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由1993年的0.869逐渐下降至2003年的0.55,进而下降到2006年的0.428。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性的消费正在加速增长。消费结构对发展度的贡献率不断增长, 1993年为1.1%, 2003年为2.8%,而2006年上升至4.3%,这是由于收入快速增长,资产市场上财富效应不断扩大,以及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改革的进展等因素所致,并且消费增长很可能最具活力。中国经济正在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步超越投资, 200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大大高于投资(36% )和净出口(15% )的贡献率。这些变化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迎来了大众消费时代。
  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规模报酬就递增机制得到加强
  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是一个转型并增长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两种不同形式的产业部门并存,报酬递减与递增两种机制也并存,并分别支配着传统与现代两种产业部门,经济也因此分为两个方面来对应这两种报酬机制。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完成了从物质生产——资源深加工——信息深加工这个从自然资源运用到科学技术运用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也就是决定经济行为的报酬机制由递减向递增转变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报酬递增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将强。
  6、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更为突出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公共物品、资源配置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社保、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这个矛盾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可以满足私人物品及服务的配置与分配,而对公共物品与服务无能为力,或者作用极为有限,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均等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与机制才能实现;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公共服务偏向城市,而忽视了广大农村、乡镇人民的公共服务,这种非均等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激发了这一矛盾,必须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全社会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
  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与持续改革的时期。当前,中国经济又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的进一步成熟将使中国迎来重工业发展阶段,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及经济改革将进入关键时期,艰辛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决策者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调整宏观经济思路与政策。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GDP和人均GDP在2000年时分别为98000.5亿元和7858元,到2008年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302853.4亿元和22698元,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8%,目前,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期间,我国的国家财政收入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58倍,进出口总值与2000年相比同样增加了3.58倍,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22073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三贸易大国。本文主要对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阶段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不平衡,导致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在同一发展时期呈现出极大的差异,结构类型也明显不同。这种状况对政府决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决策者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区别对待,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定出符合各地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要求的发展策略,从全局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省当前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至关重要。
  1、哪些省份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二时期
  目前,我国有三个省级区域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第二时期,他们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这三个直辖市处于我国沿海,一直以来就是对外贸易和商业流通的主要地区,解放后,更是担任着我国经济中心的职责,是我国人才最为集中的三个地区。在这三个区域,高新产业与第三产业正在成为主导产业,而上海作为我国的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的门槛上,正确的指导与决策将推动上海迅速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
  2、哪些省份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一时期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一时期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等8省。在这8省中,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属于沿海地区,而黑龙江、吉林、山西属于内陆地区。山西多年来煤炭工业比较发达;重工业基础雄厚,黑、吉、辽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河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重点;而江苏、浙江、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快的地区,最近三十年与北京、天津、上海的发展水平基本持平,很快将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的第二时期。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具有以下优势: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农业基础、发达的交通网络、繁荣的商品经济等;在这些省区内,特大型、大中型城市较多、对周边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非农产业与农村工业的就业比例高,转移剩余劳动力基本不成问题。这8省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应注重农村工业化的再提升,尽快向更高级前进,在这个进程中,要努力用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多采用先进技术,整体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效率。在适当的时候,要促进上述地区的产业结构迅速转型,这关系到这些地区的长远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商品与劳动力的市场化,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努力保持这些地区的经济领先地位,并带领全国经济更稳、更快发展。
  3、哪些省份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除上述11个省份及港、澳、台,我国其它20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在这20个省级区域中,山东、福建、海难、广西四省属于沿海地区,其余省份属于内陆地区,改革开发以后,山东及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相对迅速,城市辐射能力也迅速增强,很快将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其余省份则处于这样一种情况下,地域宽广人口却相对集中,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城市,但是辐射能力差,区域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西部省份则是地广人稀,地理条件较差,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经济以农牧业及初级工业为主,乡镇企业稀少、落后,就业能力低;在这20个省级区域中,有14个省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属于国家当前发展阶段扶持发展的对象,根据自身状况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这些省区应该乘西部大开发之春风,迅速发展本地区经济,尽快赶上其他相对发达地区。
  我们之所以要给全国的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认识并明确当前各省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与指导,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讲,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针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适用极点发展策略,集中精力先发展一点,然后再以点带面带动全区经济发展;针对经济发展与工业化都有了一定基础的地区,则应该采用点轴模式,在点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发展带,逐渐辐射全区;而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程度较为成熟的省区,则适用网络模式,遍地开花,同步提高全区经济。这三种模式也是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它适用于处于任何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开始逐步由点轴开发进入网络开发模式阶段,以东部沿海与长江沿线为点轴,辐射长江沿岸地区,并在陇海、兰新、京九等铁路网为依托,辐射周边,协调与均衡发展,形成新的点轴。随着这一发展策略的进一步推进,预计用20左右的时间,我国可以进入网络开发模式阶段:东部沿海及长江沿岸着重建设现代化经济,而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则应加强农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经济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工业,推进这些地区迅速进入工业化中高级阶段,并促使城市化与市场化同步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与解放初期相比,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逐渐成熟,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正在逐步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正由中级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
  具数据统计,2007年我国GDP为二十四万六千多亿元,比改革开放第一年,即1987年增长了40多倍,2003年我国人均GDP为1090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并正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人均GDP将由超1000美元向超3000美元过渡。这是一个全新的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国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将因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及设备更新而出现三个机遇:第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将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增长;第二重工业及大型机械制造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在成套机器设备更新中必然会出现自主创新。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也将面临许多矛盾及问题:首先,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必然出现矛盾;第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必然会受到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第三,国内的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第四,各种社会问题也将变得明显,如贫富差距变大、区域经济差距变大、区域经济不均衡、失业与通货膨胀等。   2、双重转型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发的3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30年。“双重的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也使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出现了双重转型期的现象:首先,必须完成既定的经济发展任务,实现全民有贫穷走向富裕,努力缩小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制度必须尽快完成转型,甚至要将发展与转型同步进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要同时完成两个工业现代任务,一是传统的工业现代化,另一个信息化时代的工业现代化,并由传统的工业化转型为新型的工业化,城市发展也将有人口城市化向产业支柱型工功能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从扩大规模转变为提高效率,社会将进一步开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双重转型的整体经济会进一步增加转型成本,同时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3、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结构调整为特征的新阶段,从产业结构的演进来看, 2006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4:47.3:40.3,对照工业化先行国家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目前中国产业结构演进阶段转换的“拐点”已经出现。从就业结构来看, 2006年中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结构为44.8:23.8:31.4,“非农”产业占就业的比重仅为55.2%,比之工业化先行大国最低2/3,平均70%以上的比重低得多。从城市化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尚未突破50%,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007年仅仅为44.9%。因此,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需求结构升级方面做文章。在需求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供给方面,重点发展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形成以住、行为主要增长点的需求结构和以高加工度、技术密集、创新推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4、消费的增长效应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住房、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食品消费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由1993年的0.869逐渐下降至2003年的0.55,进而下降到2006年的0.428。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性的消费正在加速增长。消费结构对发展度的贡献率不断增长, 1993年为1.1%, 2003年为2.8%,而2006年上升至4.3%,这是由于收入快速增长,资产市场上财富效应不断扩大,以及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改革的进展等因素所致,并且消费增长很可能最具活力。中国经济正在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步超越投资, 200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大大高于投资(36% )和净出口(15% )的贡献率。这些变化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迎来了大众消费时代。
  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规模报酬就递增机制得到加强
  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是一个转型并增长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两种不同形式的产业部门并存,报酬递减与递增两种机制也并存,并分别支配着传统与现代两种产业部门,经济也因此分为两个方面来对应这两种报酬机制。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完成了从物质生产——资源深加工——信息深加工这个从自然资源运用到科学技术运用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也就是决定经济行为的报酬机制由递减向递增转变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报酬递增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将强。
  6、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更为突出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公共物品、资源配置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社保、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这个矛盾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可以满足私人物品及服务的配置与分配,而对公共物品与服务无能为力,或者作用极为有限,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均等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与机制才能实现;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公共服务偏向城市,而忽视了广大农村、乡镇人民的公共服务,这种非均等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激发了这一矛盾,必须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全社会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
  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与持续改革的时期。当前,中国经济又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的进一步成熟将使中国迎来重工业发展阶段,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及经济改革将进入关键时期,艰辛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决策者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调整宏观经济思路与政策。
  参考文献:
  [1] 夏顺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南北两极分化成因浅探[J]. 社会科学. 2002(09)
  [2] 郑晶,李艳.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J]. 企业经济. 2006(03)
  [3] 皇甫荣.地区经济增长分化因素分解与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08(22)
  [4] 刘东.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科学发展观[J]. 理论前沿. 2009(03)
  [5] 赵伟.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三个视点的判断[J].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5)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对于房屋建筑需求量的增多,使得房屋建筑企业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在此发展背景下,施工企业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突破,在质量基础上的功
目的:探讨益母草软胶囊与放射介入联合疗法在妇产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出血病人40例,并对其施以益母草软胶囊与放射介入治疗.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从远古时代就有了大禹治水,直到今天,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水利施工技术的方法和措施也随着工程建设不断改进创新。目前我国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当前我国医院建筑设的过程中,对医院进行后勤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经济利益和医疗水平。然而在当前我国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当中,医院后
摘 要:本文对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对比,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在《建筑工程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规范作图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建筑工程制图;课堂教学  《建筑工程制图》是土建专业领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它在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课程主要培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市政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市政排水管网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市政设施之一,其施工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仅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
为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本文对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进行研究,起到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为了科学构建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本文尝试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对指标设置原理、体系结构和系数计算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指标的研究,不但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