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远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怎样“调控”课堂?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使命”意识,达到生物教学“洋溢着生长律动”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做一个站在远处的‘观察者’‘引领者’‘反思者’”三个方面入手,寻找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卓有成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生长。
  关键词:观察;引领;反思
  
  自制过酒的同仁都知道:同样是葡萄,随着时间的流淌,却有了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差别,原因何在?发酵时氧气的浓度、控制的温度不同……
  由此不禁联想,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怎样“控制”课堂?又该凭借什么样的“发酵条件”,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使命”意识,达到生物教学“洋溢着生长律动”的目的呢?
  一、 沉潜 从容 创生——做一个站在远处的“观察者”
  教学在课堂,成就在四面八方;教无常师,能者为师……这是对教师的赞扬,也是对教师的激励鞭策。
  设想,在教学实践中,一个生物教师如果每天忙于做题、出卷、备课、批作业,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视野越来越狭窄,最终成为应试课堂的俘虏,甚至出现教师自身知识容量的储备捉襟见肘的现象。因而,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体系理念的要求和趋势下,老师要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对多学科知识的好奇和渴望,抓住机会经常听课,做一个站在远处的“观察者”,观察角度,从学生至教师,再从教师回归到学生。
  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让自己忙碌的教学脚步暂时歇下来,以一种平和的步伐缓缓亲近课堂,并在一种真实的陶冶中修复在喧嚣的工作重压中受损的教学方式,用更清晰、更醒悟的一颗心去感知、感悟生物课堂。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别人的课堂犹如一面镜子,看着这面镜子,就看到了自己,从而参照、借鉴、知错、避免自己犯相同错误:PPT不能太华丽、字体不能太小、颜色不能太浅;老师讲得不能太多、重点要点要板书;课堂提问指向要明确、错题分析要详细到位;教学思路要清晰有条理、课堂语言表达要简洁、规范;设计的学生活动要恰到好处、调控得当;提问后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概念模糊点在哪里、知识盲区是什么……
  例如: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需要用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操作是生物科学重要的基本技能,如果学生第一次看不见酵母菌细胞,老师只是单纯的帮助他把显微镜调清晰,那么,导致的结果是该学生依然不会利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计数板,而该实验是需要连续7天的观察与计数的,怎么办?所以教师的根本是让学生对血细胞计数板的操作观察技巧“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是需要通过高一年级整个一学年的一系列显微镜操作实验训练中逐步掌握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脂肪的检测和观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等,学生在多次独立操作中对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技能逐步娴熟,进而在高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才能游刃有余。
  生物教师沉潜各类课堂,可以是不同学科的课堂,也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的课堂,还可以是本人不同时间段的课堂。当教师凝神静心进行课堂观察时,既拓宽了生物教学的视野,又可以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固有范式。所以,课堂教学,惟其沉潜始得从容,惟其从容,始得创生,“沉潜”于课堂观察,是为了“从容”于课堂实践,以致“创生”于课堂教学,进而迸发出新的创造的思维火花,真正促成人的发展。
  二、 真实 愉悦 有效——做一个站在远处的“引领者”
  播种希望,播种幸福,守着丰收的麦浪,在感动的季节里被求知的眼睛一生珍藏……这是对教师的赞美,也是对教师的友情提醒。
  生物學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的喜爱,是由于生物学科特点决定的,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够像生物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因而生物教师不妨从“真实生活”着手,对学生“授之以渔”,做一个站在远处的“引领者”。
  真实生活,让学生浑然入境,因此,作为引领者的生物教师不妨设置一些虚拟化的生产、生活情景,如生物生长发育情况、遗传变异现象等,将抽象的理论以物态的形式表现,使比较机械的教材“还原自然的生命”,从容地引导学生徜徉“生活情境”,在真实中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在感叹中触发学生的心灵感应,使学生在“大自然”的情景中,获得知识、智慧、思想,体验到畅游知识海洋的愉悦。如,教师将“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作为背景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利用全国“三八”绿化、防沙治沙十大标兵白春兰的事迹讲述生态环境的保护、将“龙虾引起肌肉溶解事件”移植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通过向学生提供孟德尔、艾弗里、沃森、卡尔文等多位科学家的资料,让学生体会这些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可以为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初露才华提供广阔天地,引起他们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的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增添课堂生活气息,还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例如:今年四月份的苏锡常镇高三一模考试中,有一个选择题“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污染物的分解”,学生判断该选项正确,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矿区恢复”视频为例展示,告诉学生: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人们采用的措施包括: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其中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所以,课堂教学,惟其真实始得愉悦,惟其愉悦,始得有效,“真实”于课堂过程,是为了“愉悦”于课堂实践,以致“有效”于课堂教学。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着生长律动的课堂,是学生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是用“快乐”留住学生的课堂,是学生自我生长的课堂。   三、 等待 体验 生长——做一个站在远处的“反思者”
  播种理想,播种力量,去传承给学生最坚定有力的知识,优秀教师=经验 反思……这是对教师的赞誉,也是对教师的勉励督促。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对于身在一线的教师来说,沉甸甸地责任和使命感告诉我们,要创造出最优化的课堂效益,那课前的运筹帷幄与课后的反思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呼唤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构建,学生的持续发展,生长课堂,需要教师在学中教、教中思、思中改,从而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独有的专业智慧。教育内涵的厚实,需要教师做一个站在远处的“反思者”。
  例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关于“突触”的知识点,虽然一再强调这是考试重点、高频考点,需要强化、记忆,但是由于内容本身平淡枯燥,学生互动平平。反思之余,将“娱乐影星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新型除皱”引入“神经突触”的教学中:“肉毒素是一种风靡全球的無创美容魔法,它具有强大的除皱和局部美塑功能,不仅女明星爱肉毒杆菌,很多男明星也公开承认自己是肉毒杆菌的爱用者,这在娱乐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什么肉毒素可以清除‘岁月痕迹’,焕发美丽容颜呢,原因是……”学生立即兴趣盎然、专心致志。
  再如:今年高三一模考试中,有一个非选择题的知识背景是关于“CTAB法提取植物DNA”的习题,如下图:
  该题操作步骤和教科书稍有差异,但是原理过程类似:通过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质等杂质后,加入异丙醇获得的沉淀物为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涤可以去除CTAB……第三小题设问: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涤后的沉淀物中含有RNA,为得到较为纯净的DNA,可以先用哪种溶液溶解?然后加入什么酶?接着再重复哪一步骤?最后在上清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什么试剂就可以得到纯净的DNA了。
  由于该题知识背景比较新颖,学生失分较多,教师评讲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动画先回忆书本实验过程,在此基础上,再重新阅读题干知识背景,在等待中,让学生体验、提炼、挖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用高盐(2mol/LNaCl)溶解复合物,加入RNA酶水解RNA,重复步骤②——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质等杂质,再在上清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95%的乙醇就可以得到纯净的DNA了,学生恍然大悟,题目迎刃而解。
  所以,课堂教学,是行进在反思中的有效课堂,教师深挖细思,细细感悟,在浑然不觉中,就会除去心中浮躁,产生真实的审美体验。生物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在于“教学媒体的先进之处”,而在于“教师反思完善、践履力行、穷其本然”,指明“学生将要远行的方向”。反思,让学生亲近教材,亲近教学,让生物教学生涯的月台,永远只是起点。生物教师需要在顿悟和汗颜中校正自己的教育航向,提升自己的教育品位,在课堂信息容量与学生思考、体验的空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支点,让二者互相促进,级联放大。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有效教学观:“教学是停顿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惟其等待始得体验,惟其体验,始得生长,“等待”于课堂问题,是为了“体验”于课堂生成,以致“生长”于课堂反思。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这样说:“教育即生长。”对于我们来说,学生就如春笋,在春雨的滋润下,会穿破泥土,拔节而出。它们会长成多高多壮,无法预料,生物学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用“突出科学本质”的生物学教师角色,去放眼远处,畅想未来。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高阅读速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部编版教材理念的引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对提高阅读速度的定义及意义,提高阅读速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操作建议。  关键词: 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语文素养  一、 提高阅读速度的定义  “提高阅读速度”即快速阅读,又叫高效阅读,是一种能迅速从文本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
摘 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偏向开放化、个性化,课堂教学也更加具有灵动性,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作用。由于新课改任务的有效实施,人们逐渐将课堂的灵动性作用运用于教学中,以打造灵动课堂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文章对这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核心素养  一、 引言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课堂教学方式便成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部分历史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上,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故而,本文主要从爱国和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具体教学措施,让爱国在历史课堂当中生根,让情怀在学生之间落地。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爱国主义  初中的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材料和思想理论方
摘 要:“读你千遍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小时候,听邻家阿哥阿姐唱这首歌,喜欢却似懂非懂;师范时,哼唱这首歌,思慕神往,浪漫唯美;而今,再听这首歌,百般咀嚼,千番回味,愈发喜欢留恋了。语文课,我心中的语文课,不就是这样层层朗读,千遍也不厌倦吗?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  一、 读你模糊的轮廓  轮廓,是构成图形或物体外缘的线条。语文课,读出轮廓,是指把课文读正确、
摘 要:本文深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化学教学活动中立德树人的功能以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利用食品脱氧剂中的金属铁粉,将金属的化学性质、防护、冶炼和用途等串联在一起,设计了多元的、层次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思维引导和拓展,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感受化学发展进步源于人们不断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体两面”,议论文写作教学不应该脱离阅读而独自进行。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将议论文写作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结合的策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中,分别进行素材的收集、片段写作的训练以及整文写作的训练,在紧张的高中课程中,这种策略既能完成整本书教学的任务,又能提升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议论文写作;提升策略
摘要:农村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整本书阅读的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其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和城市初中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当中能针对农村初中生的不足针对性弥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发展。本文先就农村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以及阅读现状调查情况进行阐述,然后就农村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设计指导措施详细探究,希冀能通过从理论上就整本书阅读的理论研究,能为农村初中生整本书
摘 要:写作是小学生必须要养成的重要能力,写作水平提升也能促进他们其他能力的发展。但当前小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写作甚至已经成为他们核心素养提升的瓶颈。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能实施差异化教学,没能将每个人在写作上的潜力挖掘出来。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认知、能力等有多个方面,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有着别人没有的优势。差异化教学唤醒他们在写作上的自信,也让他们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关键词:差异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深化,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小学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生面对高压的学习环境,心理道德素质的建设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合绘本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法治教育,在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法治,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讲述
摘 要:在教育大数据不断深化和应用下沉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在教学方面,无论是在教室还是互联网上,教师的教学模式从内容、手段、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都没有明显变化。(杨现民等,2016)  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合;核心素养;创造性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让教育信息化2.0变为现实”。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目标是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