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词中的“以理化情”看其人生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550ci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理化情”简言之就是将情感理性化,通过对事物的理解来减少由感情造成的痛苦。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仕途的坎坷,不仅没有挫败他的斗志,反而造就了他理智缜密的思维路向,苏轼将悲伤的情怀理性化,通过“以理化情”的方式谱写了动人的诗歌,同时也影响并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观。
  【关键词】:苏轼;以理化情;人生观
  引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苏轼天资聪颖,他的聪慧不仅表现为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还表现在哲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著名学者林语堂曾夸赞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1]正如林语堂所言,坚定的信念、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道德使苏轼的人格独具魅力。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次离乡,六出汴梁,九年三谪,苏轼的人生充满波折,但他却没有让消极的情感肆意泛滥,反而以理性的思维和积极的心态从容应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并能不改初心,坚持自己的抱负。苏轼运用“以理化情”的方式化解人生的悲苦,这不仅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本文着重通过分析苏轼词中的“以理化情”,来探析其人生观。
  一、简述“以理化情”
  道家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认识的最高境界。老庄都提倡“道法自然”,追求自然无为的精神状态。其中庄子更加注重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他强调“独善其身”,反对人为的科技知识以及对自然的损伤,他主张顺应自然,保持事物的自然性,不去破坏自然。庄子追求一种无待的(即没有束缚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无往而不逍遥,才能求得精神解放。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都不得不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正如人不能独立存活于世界一样,单独的个体必须依靠外物才能生存,所以完全无待的、无拘无束的自由根本不存在,自由如此,快乐亦是如此。在《庄子·逍遥游》中曾记述道:“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2]列子可以御风而行,能够如此顺应自然,实属罕见,然而列子还是要依靠风才能飞行,所以这也是有待的。人生在世总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牵绊,庄子所追求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因而绝对快乐也不存在,人要受到生老病死的困扰,这些痛苦限制了快乐的绝对性,尤其是“死亡”,这似乎成为人们最害怕、最不愿触及的话题。
  在生死问题上,庄子对人的生命有正确认识,他十分注重个人身心的休养,提出了很多修身养性的方法,但他又强烈反对过分的注重身体,如长生不老等。生死必然,活着的时候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不随意残害自身,但离开也是必然,不要伤心难过,从自然中来就要回到自然中去,离开代表他走向了自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生死都是顺应自然的结果,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不想死亡,但这是违背自然法则的,人对万事万物增加理解,以理性的态度面对死亡,就会减少由感情造成的痛苦,这就是所谓的“以理化情”。关于“以理化情”,庄子多次提及。如《庄子·至乐》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死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非但不难过,反而鼓盆而歌,在惠子看来这是荒唐的,而庄子则认为妻子本来是没有生命的,她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这是顺应自然的,如果自己哭哭啼啼,就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正如郭象所言,庄子在懵懂无知时是悲痛的,及至他清醒后就不难过了。
  斯宾诺莎曾说过:“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而言就是“以理化情”。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悲痛的感情,这既是一种过人的智慧,也是一种豁达的心态,这种弱化悲情意识的方式,不仅在《庄子》中有所体现,在苏轼的词作中也大量出现。
  二、苏轼词中的“以理化情”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那时的宋朝内忧外患,国家积贫积弱,各阶层矛盾突出,急需政治改革。而在思想上,革新运动取得发展,将儒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从北周时期开始,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大致成型,而苏轼则是巧妙融合儒释道精神的代表人物。
  苏轼极富才情,在文学、哲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赵翼曾夸赞他说:“天生健笔一支,爽若哀梨,快如并剪,有必答之隐,无难显之情。”苏轼自己也毫不谦虚:“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岁一日千里无难。”苏轼虽然才华过人,但是仕途不畅、屡遭贬谪,他将复杂的感情注入自己的作品中,或悲或喜,或柔情或豪迈,演绎了他坎坷的人生历程。官场的不幸没有击垮他,反而令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苏轼将悲愤的情怀内化为内心的坚强,以理性的态度处理个人感情,“以理化情”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着重以苏轼的词为例,简要分析苏轼词中的“以理化情”。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苏轼也同庄子一样有悼念亡妻之作,如《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3]
  与妻子十年生死相隔,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有许多话想说,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即使两人能够再次相见,恐怕也早已历经沧桑。夜里做梦回到曾经的故居,看见妻子竟然还在窗前梳妆。相对无言,只有默默流泪。梦境虽然美好,但终有醒来的那一刻,只有将思念埋藏在这“明月夜,短松冈”。妻子的去世无疑令苏轼十分悲痛,但毕竟斯人已去,思念过后生活还得继续,与其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不如记住曾经的美好。与庄子的鼓盆而歌不同,苏轼选择在梦境中与妻子重温旧情,梦醒之后将这段感情深埋于心。处理方式虽然不同,但面对亲人的离去,都是以接受、理解的方式来弱化悲情意识,通过“以理化情”完成情感转化。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苏轼都是“以理化情”的典范,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佳节,本应是团圆的日子,却与亲人分离,想起许久未见的弟弟,苏轼心中甚是凄凉。但苏轼仍是旷达,短短的感性伤怀后,他依旧理性的安慰自己:月亮都有阴晴圆缺,更何况是人呢?分分合合很正常,还是互相祝福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一直为世人称道,也是苏轼“以理化情”的重要依据。
  三、苏轼的人生观
  依据前文叙述可知,苏轼词中蕴含了“以理化情”的思想,接下来就结合苏轼词作中的这一特性,通过分析苏轼的人性论、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三方面来系统论述苏轼的人生观。
  1.苏轼的人性论
  所谓人性论,就是探索人的本质的问题。儒家认为人性大体分为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善恶两类,孔子强调“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还没有将人性作区分,只是单纯的认为人性是相近的;孟子提出“性善论”,指出人的本性是善的,之所以会有人作恶,是后天教育的差别;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从善;此外,扬雄则“善恶混谈”,而韩愈提出了“性三品”说。苏轼比较赞同孔子“性相近”的说法,认为人性相近,不分善恶,而只能趋向于善恶,他提出了“才”的概念,觉得人之所以有善恶之分,是因为“才”,即后天培养的结果。
  苏轼还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由“道”而来,这点类似于道家,老庄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回到自然的本真状态,苏轼也肯定人的自然欲求,认为这是人的本质,但老庄的“道”明显具有非社会性,而苏轼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整个社会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
  此外,与儒家主张的“性情相分”不同,苏轼认为人性与情感密不可分,他提倡真性情,主张性情不可分,性由情生,性为情之动。同时,宋明理学家坚持“情欲为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节情”,苏轼则认为情感是自然的生发,并无优劣之分。在情感问题上,苏轼也倾向于道家的自然无为,当然也包括前文论证的“以理化情”思想。
  苏轼提倡的人性论是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他一方面吸收道家“道”的朴素自然,肯定了人的本真之性,不排斥由人性衍生的自然情感的欲求;一方面也有儒家“善”的方面,不主张请与泛滥,希望通过后天“才”的培养达到自我的提升。
  2.苏轼的人生价值
  人生究竟有何意义,有何价值?苏轼的人生价值不仅停留在他宏伟的著作上,还体现在他的个人行为和日常生活中。
  苏轼的人生价值大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儒家爱国爱民的人格展现。他宽厚仁爱,勤政爱民。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为百姓谋福利,修筑苏堤、体察民情,事事以百姓为先;另外由于从小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灌输,苏轼立志为官,积极入世,报效国家。二是道家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官场之外,苏轼也是个热爱自然、注重养生的人。他四处游山玩水,并亲做美食,由他研发制作的东坡肉等流传至今。
  3.苏轼的人生态度
  坎坷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苏轼对待人生的态度,也许最初的怀才不遇对苏轼来说是一种打击,但后来的遭遇让他逐渐磨练了心志,他只想做好自己,坚守自己的理想,任凭风吹雨打都处之泰然。
  儒道两家在苏轼的思想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左右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顺境时,苏轼依然坚守儒家积极进取的报国之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这是怎样的豪情壮志?在逆境时,苏轼官场失意,这时道家思想就起到重要作用,“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临江仙》)道家自然无为的淡雅心境,给予苏轼轻松的生活状态。
  尽管人生有诸多不易,但不能为生活所左右,苏轼巧妙运用儒道两家思想转化自身情感负担,从而转变人生态度,拥有别样人生。
  四、小结
  苏轼天资聪慧、才华卓绝,他将儒释道三教思想灵活运用于自身,在得意时不忘初心,失意时坚持理想。不幸的经历不仅没有打倒他,反而使他的人生更加绚烂。本文通过论述苏轼词中的“以理化情”来逐步探析苏轼的人生观,从而展现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注释:
  [1]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6.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本节以下所引均从此本,不一一详注.
  [3] [宋]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9).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6.
  [3][宋]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9).
  [4]刘燕飞.苏轼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苏轼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6]李庚杨.融通三教师法自然(苏轼自然观)[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
  [7]西坡.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8]张毅.苏轼与朱熹[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版面设计与图形元素的概念与范畴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版面设计中图形元素的设计要求及图形在创意中的构成手法的讨论,总结了版面设计中图形元素的构成表现方法,并通过相关应用案例分析进行例证。本文的研究,对排版设计中的图形设计与构成表现提出了审美要求,以期在版面设计中让图形元素更完美的展现创意,提升版面设计的审美层次,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专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版面设计;图形元
期刊
杯子破碎的声音,是梦破碎在地的声音……  我醒了,眼角挂着几颗晶莹的泪珠.  难道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吗?  不,我不相信,因为我手捧的这本画册残存着你的声音,残存着你的微笑,残存着你低头作画的那一瞬间留下的淡淡清香。  ……  那时的我身前是高考这座高不可攀的大山,哪怕停下一秒都有被推下身后万丈深渊的危险,密不可织的节奏让我窒息,我经常在黄昏里的某个课间偷偷地坐在操场的角落里,只有流泪的时候才可以
期刊
【摘要】:大足石刻艺术作为历史社会的缩影,具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利用大足石刻艺术宝藏创作数字浮雕作品,尝试多元化地传承与发展大足石刻艺术。  【关键词】:大足石刻;世俗造像;民族遗产;数字浮雕  数字浮雕是艺术家在电脑里创作的虚拟浮雕并可借助数控技术进行雕刻从而得到实物的一种浮雕,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已得到广泛的发展,它不仅能带来财富而且能赋予新的生活意义。[1]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必
期刊
【摘要】:眼睛是认知世界的窗口,通过眼睛的观察而去发现。有句话说的好:“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你看不到的未必不存在。”,所以眼睛得到的客观反映未必都是正确的,有时候也会欺骗你。艺术家也一样,通过眼睛去观察发现事物,之后再描绘出经过整理后的内容。在这过程中艺术家通过眼睛去观察客体时就会出现“视觉差”,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物理现象,生理现象等。但是就是这种视觉差的出现使得艺术创作有了更为独特的气息,
期刊
【摘要】:水彩画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画种。她源于西方,以水作为颜料稀释媒介在纸上作画,颜料因水的晕染交融会在纸面呈现一定的偶然效果。点、线、面是一切画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水彩画独有的特点使得点、线、面在其中的运用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元素在水彩画中的运用,对水彩绘画语言展开分析探讨,旨在为水彩画创作打开思路。  【关键词】:点线面;水彩画;形式美  一、点、线、面、水彩画之特点  1、点  
期刊
【摘要】: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的范围遍布在世界各地。苗族现在约有7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排列第四,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缤纷多彩,素有"穿在身上的史书”之美誉。苗族妇女的聪明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独特审美个性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苗族服饰丰富多彩的图案上。  一、苗族服饰图案艺术的人文背
期刊
【摘要】:珠儿是纳桑尼尔·霍桑在小说《红字》中塑造出的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在其名字、外形、性格上,都极具象征意义。她的存在推动着另外两名重要主角的心理历程发展和行为转变,也寄托着作者对善良与纯洁的赞颂。  【关键词】:红字;珠儿;形象;作用;象征主义  一、引言  纳桑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美国浪漫主义早期的小说家,其作品富含象征主义手法,也具有超验主义色彩。小说《
期刊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余华以先锋的姿态打破成规,为中国文坛注入了新的血液。由于受到卡夫卡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家的影响,其在先锋时期的创作上体现出强烈的荒诞色彩。本文将从人物、情节、叙事策略等三个方面来探究《十八岁出门远行》荒诞叙事的内在机理,感悟其中对真实与虚构、理想与现实、人性善恶等二元对立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揭示。  【关键词】:十八岁出门远行;荒诞叙事;虚拟;真实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
期刊
【摘要】:汉代石阙研究是对汉文化研究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乌杨阙是现代保存下来的汉代巴蜀地区著名的石阙。在乌杨阙的左右母阙的阙楼上都雕刻着神秘厚重的饕餮纹样,饕餮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一部分在现在设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巴蜀石阙文化有它特有的地域性,又有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本文通过在饕餮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基础上,举例说明饕餮纹样在近些年各类设计领域上的运用,对
期刊
【摘要】:通过寻找开篇的问题,我是谁?来论述超现实主义的精神。从超现实、超道德、超美学三个角度论述超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内核,并得出结论,“我”是超现实主义最自然也是最真实的展现,也是超脱理性的,“我”的美是痉挛的,“我”是神秘的。  “人啊,认识你自己!”俄狄浦斯在猜对谜语后获得斯芬克斯这一忠告,就此踏上自我毁灭的征程,这是希腊古典主义时期人生命运对俄狄浦斯的戏弄与压迫。正是理性扑杀俄狄浦斯,杀父
期刊